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是2021年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
  • 作者: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
  • 出版時間:2021年
  • 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18978243
  • 類別:經濟類圖書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中發〔2012〕6號)中關於“建立全國創新調查制度,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監測評估”的要求,2013年科技部全面開展基於國家層面、區域層面、產業層面和企業層面的創新能力評價工作,2017年科技部、國家統計局聯合印發了《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實施辦法》,對創新活動統計調查和創新能力監測評價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是我國創新調查與評價監測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面向“十四五”的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建設 1
一、“十三五”以來國家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取得的成就 2
(一)創新經濟發展壯大,成為我國經濟重要戰略支撐 3
(二) 創新環境持續最佳化,率先形成適應科技企業成長規律的
雙創體系 4
(三) 創新產出明顯提升,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型
產業格局 4
(四) 創新開放不斷擴大,率先形成深度融入全球創新體系的
發展平台 6
(五) 產城融合深入推進,率先形成綠色協調宜居宜業宜創的
城市新區 7
(六)創新活力得到釋放,成為我國新時代改革探索的先行區 8
二、 “十四五”時期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
新要求 8
(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 9
(二)新冠肺炎疫情使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 9
(三)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將處於核心地位 10
(四)“雙循環戰略”賦予國家高新區未來發展新機遇 11
(五)“兩區”定位為國家高新區指明發展新方向 12
(六)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國家高新區加快治理體系現代化 12
三、推動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議題 13
(一)全方位回響並參與新型舉國體制,推動科技創新新主題 13
(二)聚集與培育創新資源,幅度提升自立自強新能力 15
(三) 搶抓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機遇,布局新場景、發展新
經濟 16
(四)高質量培育高科技企業,全鏈條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16
(五) 高標準建設智慧新城,引領新時代、帶動新生活、
倡導新文明 17
(六)深化對外開放,在建設全球命運共同體上爭取新突破 19
(七) 強化依法治國意識,加快提升中國特色的園區治理
能力 20
第二章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指數總覽 21
一、2019年的指數表現 22
(一)指數整體表現態勢 22
(二)分項指數增長和貢獻 23
二、不同區域國家高新區的表現對比 28
(一)四大地區園區的表現對比 28
(二)各省份園區的表現對比 29
三、不同類別國家高新區的表現對比 34
(一)三類園區的表現對比 35
(二)穩定期和新升級園區的表現對比 36
(三)自創區和非自創區園區的表現對比 37
第三章 創新資源集聚評價 39
一、創新人才集聚 41
(一)人才招引政策持續完善,穩就業作用日益突出 41
(二)企業從業人員結構更加最佳化,“雙高”趨勢明顯 42
(三)科技活動人員不斷集聚,區域不平衡未見改善 46
二、科技資金投入 49
(一)財政科技撥款加速增長,稅收減免政策有效落實 49
(二) 東部和中部地區國家高新區財政科技支持力度優勢
顯著 51
(三)企業科技活動經費全面提高,委外費用增長快 54
(四) 企業研發投入占全國企業半數,研發投入強度是全國
平均水平的3倍 55
三、創新主體培育 59
(一)過半研發機構集聚東部園區,江蘇、廣東並駕齊驅 59
(二)當年認定高企近3萬家,高企率提升4個百分點 64
(三)高企創新指標表現突出,經濟規模指標仍需提升 68
第四章 創新創業環境評價 71
一、創新服務與協同創新 73
(一)創新創業政策資金不斷增長,支持創業風投力度 73
(二)東部園區創新服務機構數占六成,中關村仍獨占鰲頭 75
(三)產學研合作步伐加速,企業間開放創新合作繼續強化 79
二、金融服務與創業投資 83
(一)產業投資基金蓬勃發展,政府參與度進一步提高 84
(二)金融服務機構數量全面增長,企業踴躍借力資本市場 86
(三)機構風險投資增速趨緩,與矽谷地區的差距加大 88
三、創業孵化與雙創活力 91
(一)孵化載體穩步增長,人才服務機構增速保持高位 92
(二)在孵企業破12萬家,東部地區優勢進一步強化 95
(三)新註冊企業數增長提速,日均註冊企業達1697家 99
第五章 創新活動績效評價 105
一、創新成果產出 107
(一)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蓬勃發展,專利產出成果豐碩 107
(二)專利產出效率持續提高,專利成果質量全國領先 110
二、知識經濟發育 112
(一)科技創新提升發展“含金量”,東部園區優勢明顯 112
(二)技術交易規模占全國三成,人均成交額是全國的10倍 115
(三)技術性收入占比持續增長,企業收入結構進一步最佳化 119
三、產業價值實現 121
(一)高技術產業表現突出,成為推動開放創新的主力軍 121
(二)東部園區高技術產業優勢明顯,廣東省全國領先 124
(三)高技術服務業發展迅速,但規模尚需進一步提升 127
(四)高技術服務業人員占比持續攀升,上海紫竹表現 129
(五)企業利潤總額持續增長,利潤率出現小幅下滑 132
(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信息服務的營收規模 136
第六章 創新的國際化評價 139
一、國際創新合作 141
(一)國際平台建設加速推進,五省境外研發機構超百家 142
(二)委託境外研發費用翻倍增長,東部園區占八成以上 146
二、國際人才集聚 149
(一)國際人才不斷匯聚,4家園區留學歸國人員超萬人 150
(二)人才國際化水平有待提升,明顯落後於矽谷地區 152
三、國際創新成果 156
(一)國際創新成果豐碩,PCT專利申請占全國四成以上 156
(二)本土企業是國際創新主力,成果產出效率迅速攀升 157
四、國際貿易交流 160
(一)國際貿易規模穩健增長,利用外資金額占全國四成 160
(二)高附加值貿易持續擴大,企業出口結構更加最佳化 161
第七章 創新驅動發展評價 165
一、輻射帶動作用 167
(一)經濟體量持續擴大,對全國和區域經濟貢獻突出 167
(二)經濟規模頭部效應顯著,一流園區貢獻三成以上 169
二、經濟效率提升 173
(一)企業生產效率連年增長,人均上繳稅額出現下降 173
(二)勞動生產率持續提升,西安、合肥和武漢遙遙領先 175
三、共享發展 177
(一)薪酬水平穩步提升,是全國城鎮水平兩倍多 177
(二)勞動者價值更易實現,東部園區優勢突出 179
四、綠色發展 184
(一)節能降耗優於全國,東北地區園區仍需重視 184
(二)生態生活環境不斷最佳化,產城融合加速推進 186
附 錄 評價指標體系及相關說明 189
一、指標體系 190
二、指標解釋及數據來源 191
(一)創新資源集聚 192
(二)創新創業環境 193
(三)創新活動績效 194
(四)創新的國際化 195
(五)創新驅動發展 196
三、測算過程 197
(一)增長率的測算採用對稱增長率 198
(二)計算上層指標的加權增速 198
(三)合成分指數 199
(四)計算總指數 199
四、園區分類說明 19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