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

2011年9月21日,在貴州省“種三產四”豐產工程中,由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選育的兩系雜交稻組合“Y兩優5845”經專家組測產驗收畝產達980.66kg,再創世界雜交水稻畝產記錄。央視新聞頻道、中文國際頻道等眾多媒體紛紛報導。該品種已通過貴州省品種審定並在貴州大面積種植,未來兩到三年將成為貴州省的水稻主栽品種。

基本介紹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機構領導,

研究方向

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

發展歷史

2005年9月,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四川泰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組建了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受袁隆平院士直接領導,依託國家雜交水稻中心開展超級雜交水稻研究,致力於超級雜交水稻的推廣和套用。

科研條件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基地位於成都市以西的郫縣犀浦鎮,離雙流機場僅30分鐘車程。占地50餘畝,其中超級雜交稻核心試驗示範區30畝、科研樓及配套建築3000m2,科研、生活、培訓設施齊全,固定資產總投資達2000餘萬元。成都分中心下設四川泰隆超級雜交稻研究所和四川泰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兩個法人實體。

科研成就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開展了2500多個超級稻新品種(組合)的篩選、品比和試驗示範,成功選育出泰隆2號、泰隆7號、泰隆900等多個超級雜交稻苗頭組合。2007年與國家雜交水稻中心聯合啟動了西南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郫縣試點現場會,為成都市百萬畝糧食豐產工程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8年成都分中心利用新選育的特大穗親本,組配出具有畝產超過900kg潛力的泰隆900、泰隆901、炳優900等多個巨穗型超級雜交稻苗頭組合。

機構領導

泰隆超級雜交稻研究所是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下設的科研實體,是四川省水稻育種攻關協作組成員單位,承擔了科技部支撐計畫——“長江中上游兩系超級雜交稻品種選育與推廣”項目。泰隆研究所與中國水稻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四川省原子核研究所等機構進行了廣泛的合作,交流種質資源,實現了取長補短、協作共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