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

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

2010年8月16日,科技部與北京市政府舉行了共建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簽約儀式,通過5至10年時間,將共同合作把農業科技城打造成全國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和現代農業產業鏈創業服務中心,為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引領和服務支撐,引進國內外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科技城建立總部研發機構,打造總部企業密集的產業經濟中心,帶動區域經濟成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
  • 啟動時間:2010年8月16日
  • 地點:北京市
  • 標誌: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項目正式啟動
項目啟動,項目基礎,建設內容,項目意義,

項目啟動

2010年8月16日下午,科技部與北京市政府簽訂了《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協定》,此舉標誌著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項目正式啟動。引
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對科技城的建設提出“充分認識科技城建設重大意義”和“採取有效措施,紮實做好科技城建設”的兩點建議,並透露,科技部將鼓勵農業跨國公司在科技城建立研發機構,吸引海外人才來科技城創新創業。在互利互惠、智慧財產權合作雙贏的原則下,支持專家、企業到海外,特別是向開發中國家推廣我國先進適用技術,傳授我國農業發展的經驗。
萬鋼在講話結束時深情地說道,“我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科技城建設起來以後,不光成為我們農業科技交流的中心,也讓市民能夠不出遠門看到現代化的農業,看到綠樹成蔭,看到瓜果成片,看到鮮花遍地……那時候,科技城不光把科技,還能把美和藝術與我們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願夢想能夠成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李學勇,北京市市長郭金龍,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王欽敏,北京市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李士祥、北京市委常委牛有成,北京市人大副主任李昭玲,北京市副市長苟仲文,北京市副市長夏占義、北京市政府秘書長孫康林、科技部副秘書長王志學等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簽約儀式由北京市委常委趙鳳桐主持,北京市市長郭金龍、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王欽敏也在簽約儀式上進行了講話。

項目基礎

據了解,北京市聚集了61%的國家重點農業試驗室,約有24%的涉農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時還有眾多全國一流的農業高校、院所,具備了開展農業新品種、新肥料、新農藥、新技術和新農機具研發,農業高端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培育,以及涉農高端人才培養的優良基礎。

建設內容

據科技部農村中心主任賈敬敦介紹,科技城將建設“農業科技網路服務中心”、“農業科技金融服務中心”、“農業科技創新產業促進中心”、“良種創製與種業交易中心”和“農業科技國際合作交流中心”五個中心,並建設若干特色園區,以打造國家層面的高端農業服務平台,實現“以現代服務業引領現代農業、以要素聚集武裝現代農業、以信息化融合提升現代農業、以產業鏈創業促進現代農業”的四大特色。
科技城將採取“一城多園”布局,以“五個中心”為平台,以“多園”為載體,形成“中心”與“園區”互動、科技城與外埠園區網聯的發展格局。“五個中心”包括農業科技網路服務中心、農業科技金融服務中心、農業科技創新產業促進中心、良種創製與種業交易中心和農業科技國際合作交流中心。“多園”是指在科技城內建設若干特色鮮明、專業性強、輻射面廣,具有現代農業高端形態的特色園區。先期將選擇昌平小湯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順義國際鮮花港等作為“多園”試點。

項目意義

此次簽約建設的科技城,突破了原有農業科技園區技術示範、成果轉化、生產加工的傳統模式,將以現代服務業引領現代農業,通過科技與服務結合,實現產業、村鎮、區域整體功能的突破與升級。通過資本、技術、信息等現代農業服務要素的聚集,形成“高端研發、品牌服務和行銷管理在京,生產加工在外”的現代農業產業模式。 農業科技城建成後,將為農業科技創新創業提供產權交易、投融資服務、現代物流、會展交流、高端人才培養等高端服務。同時,引進國內外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科技城建立總部研發機構,打造總部企業密集的產業經濟中心,帶動區域經濟成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