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關於同意複製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批覆》是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文物局關於同意複製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批覆
- 發布單位:國家文物局
《國家文物局關於同意複製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批覆》是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檔案。
《國家文物局關於同意複製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批覆》是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檔案。湖北省文物局:你局《關於湖北省博物館為隨州市博物館複製部分館藏曾侯乙墓文物的請示》(鄂文物發〔2008〕112號)收悉。經研究,同意湖北省博物館複製...
隨州市曾侯乙墓遺址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54件/套,開展教育活動13次,參觀人數2.8萬人次。據2022年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54件/套,參觀人數0.07萬人次。 歷史沿革 曾侯乙墓遺址遺址博物館位於隨州市曾都區擂鼓墩大道,是擂鼓墩古墓群一處重要的古墓葬遺址,是戰國...
曾侯乙尊盤,是周王族諸侯國中曾國國君曾侯乙的青銅器,屬東周時期戰國早期。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尊全套器物通高42厘米,重近30公斤。尊高30.1厘米,口徑25厘米,盤高23.5厘米,口徑58厘米,深12厘米。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複雜、...
出土文物 墓中共出土禮器、樂器、漆木用具、金玉器、兵器、車馬器和竹簡15000餘件,僅青銅器就總計6239件。其中曾侯乙編鐘一套65件,是迄今發現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銅編鐘。青銅禮器主要有鑊鼎2件、升鼎9件、飼鼎9件、簋8件、簠4件、大尊缶1對、聯座壺1對、冰鑒1對、尊盤1套2件及盥缶4件等。經鑑定,...
無錫市鴻山遺址博物館是以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下游地區吳越文化為主題的遺址類專題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173件。博物館倚特大型戰國貴族墓——邱承墩而建,總建築面積約9139平方米,展廳面積約3431平方米。陳列展覽由三部分組成:鴻山墓群及其出土文物展示、邱承墩貴族墓原址展示、吳地歷史文化主題展示。鴻...
2000年2月6日,湖北省博物館編鐘館正在舉行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覽時,展品「青銅器九鼎八簋」的壁龕,疑因製造不合格,頂上的一塊玻璃垮塌下來,砸到龕內的兩鼎丶兩簋共四件文物,國家文物局文物鑑定委員會權威性的鑑定結論是:「屬輕度小傷,較易修復」,事實上也僅用五千元就修好如初。但事件被一些有心人的...
商青銅神樹,國家一級文物,1986年在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現藏於三星堆博物館。商青銅神樹共有八棵,其中修復完整的一棵高達396厘米,是全世界已發現的最大的單件青銅文物,被命名為一號神樹。另外還有一棵只有下半部分樹身,被命名為二號神樹。一號神樹由基座和主體兩部分組成,樹頂已殘缺,...
曾侯乙編鐘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在3日的湖北隨州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中,發現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編鐘,或將改變對鐘的起源的認識。文物展出 2022年,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東方吉金——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中國古代青銅文化”單元展出了壽縣蔡侯墓出土的幾組代表性青銅器,包括編鐘 等。
透雕漆禁是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簡述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通高52、面長寬均55、底座長寬均41.8厘米 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禁面由整塊厚木板雕鑿而成。 禁 面陰刻雲紋並加朱繪,四 角各浮雕兩龍,四腿圓雕成獸形。 禁座繪雲紋、草葉紋,獸形 禁 足繪鱗紋...
鑒於遺址保存現狀堪憂,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迅速上報國家文物局,經批覆後對遺址進行了局部的搶救性考古發掘。 2011年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對哈民遺址進行了大面積有計畫的科學考古發掘工作。哈民遺址距今約5500年之前,其規模之大、保存之好、現象之複雜奇特、出土遺物之豐富在整個東北地區的...
胡繼高一生致力於中國文物保護事業。他主持和參與了諸多重要文物保護項目,1978年,他主持的敦煌石窟壁畫修復、高句麗墓葬壁畫修復和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竹木漆器脫水修復技術等三個項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6年敦煌莫高窟龜裂起甲壁畫的修復技術獲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同年,山東臨沂金雀山漢墓帛畫揭裱技術獲文化部科技...
出土環境 1959年於湖南寧鄉老糧倉師古寨山頂上出土。寧鄉縣位於湖南省中部,屬於丘陵地區,湘江支流溈水由西向東貫穿縣境。在溈水流域的老糧倉、黃材公社等地,曾多次出土精美的商代晚期的青銅器。是中國長江以南發現商周青銅器最多的一個地區。與該文物同出銅鐃共5件,有象紋銅鐃2件,虎紋銅鐃2件,獸面紋銅饒鐃...
銅車軎 銅車軎是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出土於曾侯乙墓,是先秦時期的文物。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車軎安裝於車輪軸端以固定車軸。在先秦墓葬中常以一對車軎代表一輛馬車陪葬。曾侯乙墓中共出土車軎76對。
是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編鐘古樂之鄉、中國專用汽車之都所在地。曾都是漢襄咽喉之地。地處荊豫要衝,中原文化和楚文化在此交匯,境內擂鼓墩是曾侯乙墓和65件大型成套編鐘出土處。2023年,曾都區實現生產總值614.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1%。歷史沿革 上古,為烈山氏。虞...
春秋雲紋銅禁是春秋中期青銅器,1978年出土於河南淅川縣下寺春秋楚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春秋雲紋銅禁通高28.8厘米,器身長103厘米,寬46厘米,重量95.5千克,呈長方形。春秋雲紋銅禁,整體用失蠟法鑄就,工藝精湛複雜,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文物特徵 春秋雲紋銅禁禁長...
2014年5月至10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博物館、上虞越窯青瓷研究發展中心對該窯址進行了聯合發掘,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漢代成熟青瓷類型,揭露了較完整的窯場布局,揭示了東漢至西晉時期包括窯爐與裝燒工藝在內的系統發展過程,發現了比較完整的三段式龍窯結構,出土了大量...
館藏文物 綜述 熊家冢遺址博物館內有41座殉葬墓、6座祭祀坑、6座馬坑、5座小型車馬坑,大車馬坑已揭露出43乘車共164匹馬,其中屬於“天子六乘”的車馬就有3乘,出土了以玉器為主的各類精美文物2200多件套。其規模宏大的主冢、陣容豪華的車馬坑、身份顯赫的墓主、闊綽的祭祀場景,可與陝西秦始皇兵馬俑媲美。
古老中國的音階——曾侯乙編鐘 濫竽充數——馬王堆漢墓竽 一片冰心在玉壺——玉壺冰琴 舉世無雙 國寶檔案 博物館參觀禮儀小貼士 博樂樂帶你游博物館 難忘的旅程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宋新潮 考古學家,博物館學家,歷史學博士,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聯盟主席。潘守永 人類...
牛形鈕蓋鼎 食器。蓋上有三個造型生動逼真的牛形鈕飾。 鼎 外壁原用綠松石鑲嵌有精美紋飾,出土時綠松石已佚。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曾侯乙墓出土。
出土文物證實,在新石器時代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有玉器的存在了。但考古發掘出土的玉器藝術價值並不高,可能是由於當時人們製作玉器的經驗不足,所以打造的玉器外形都是十分簡單的,加上雕琢玉器的技術與工具有限,所以玉器本身大多沒有紋飾 。新石器時代,以彩石作為玉器原料。主要以北方的紅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
2013年8月19號,“戰國商鞅方升”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名錄。大事記 流傳歷史 秦孝公十八年(前344年),商鞅任大良造時頒發標準量器。戰國商鞅方升初置於“重泉”(陝西蒲城縣),後轉發至“臨”地。晚清時期,戰國商鞅方升出土。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龔心釗從清暉閣買來戰國商鞅方升,藏...
出土環境 秦銅車馬出土於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20米,距現地表7.8米深的地下。兩乘銅車馬一前一後放置在一個木槨內,因木槨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銅車馬出土時均已被壓碎,但由於未被盜擾,原位沒有大的變動,車馬的構件基本齊全。保護措施 秦銅車馬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文物。1995年8月,陝西省文物局授予《秦陵...
文物歷史 1923年2月28日,渾源縣下轄李峪村的農民高鳳章等人偶然發現了幾十件青銅器。這批器物器類豐富,造型獨特,紋飾精美,一時轟動海內,被稱為“渾源彝器” ,犧尊就是其中最為精彩的一件作品。渾源彝器出土之際,正值舊中國軍閥混戰,重要文物大規模流失的時期,甫一露面,就引發了海內外古董商的覬覦之心。
1978年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戰國,通高28.3,口長21.6,寬17.3cm。木胎,雕制。由蓋、器身兩部分構成,並分別以整木雕就。蓋為橢圓形隆起,兩側有新月形缺,以便嵌裝方形浮雕器耳。蓋頂中心浮雕兩條相互蟠繞的龍,周邊飾變形雲紋,兩端各有五組浮雕的龍首或龍身紋樣。器身的盤亦為...
2016年4月29日,商皿方罍參加由海南省博物館和湖南省博物館聯合舉辦的“酌彼金罍——皿方罍與湖南出土青銅器精粹展”。2018年2月12日,商皿方罍數字影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箭亭廣場《國家寶藏》特展亮相。文物爭議 出土地和時間 一說為,1922年出土於桃源縣漆河鎮,依據為器蓋收藏者、湘軍高官周磐被處決前...
文物新視野 16曾侯乙墓竹簡書法藝術特徵淺析 21越窯青瓷的興衰初探 現場傳真 27湖南出土的戰國秦漢玻璃璧 39清地方環保政令 精品鑑賞 42玉魚芻議 44甘青彩陶的一束絢麗奇葩 ——金山區博物館館藏彩陶精選 探索與分析 文博論壇 51從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看博物館教育的新發展 ——以上海博物館錢幣陳列的多媒體展示為例 ...
荊州博物館按照國家文物局《考古發掘證照》,對項目所處秦家咀墓地進行考古發掘,2023年發掘編號M1093出土戰國楚簡。考古發掘證明該墓地是東周時期楚國都城近郊的一處邦墓地。M1093位於秦家咀墓地中西部,形制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附頭龕),方向97°,墓口殘長2.98、寬1.76米,墓底長2.74、寬1.52米,墓坑殘...
《記憶武陵——土家族歷史文化》:展覽分為“悠久的歷史”、“山地經濟”、“燦爛的文化”三個部分。展覽通過對武落鐘離山土家族來源傳說場景的塑造、土家族地區出土文物和傳世土司官印等文物的展示、國寶級文物溪州銅柱的複製直觀地梳理了土家族悠久的歷史。展覽設計注意融入土家族文化元素,比如吊腳樓風格、虎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