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基礎學科公共科學數據中心

國家科技部和財政部認定的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之一,屬於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下的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國家基礎學科公共科學數據中心依託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牽頭中科院40年科學數據工作的堅實基礎,聯合中科院、教育部、工信部、國防科工局、國家林業局、黑龍江省等下屬40餘個單位共同建設。數據資源覆蓋17類一級學科,包含交通運輸分中心和信息科學分中心,23個主題庫。線上服務數據總量2.29PB,數據記錄近10億條,形成完善的標準體系、技術體系和軟體棧,服務體系全面覆蓋 “數據服務-信息服務-知識服務”,創新科學數據出版新模式,推動科學數據的高效匯聚、開放共享、多學科交叉融合分析和創新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基礎學科公共科學數據中心
  • 外文名:National Basic Science Data Center
  • 別名:國家基礎數據中心
  • 類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
中心簡介,服務成效,發展歷程,總體目標,

中心簡介

國家基礎學科公共科學數據中心(以下簡稱“國家基礎數據中心”)是國家科技部和財政部認定的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之一,屬於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下的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基礎學科公共科學數據中心依託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牽頭中科院40年科學數據工作的堅實基礎,聯合中科院、教育部、工信部、國防科工局、國家林業局、黑龍江省等下屬40餘個單位共同建設。數據資源覆蓋17類一級學科,包含交通運輸分中心和信息科學分中心,23個主題庫。線上服務數據總量 2.29PB,數據記錄近10億條,形成完善的標準體系、技術體系和軟體棧,服務體系全面覆蓋 “數據服務-信息服務-知識服務”,創新科學數據出版新模式,推動科學數據的高效匯聚、開放共享、多學科交叉融合分析和創新套用。
國家基礎數據中心2021年順利通過中國科學院科學數據中心學科中心認定;支持2021年度中關村論壇順利舉辦,助力開放科學國際創新聯盟成立,開放科學實踐北京倡議發布,相關工作入選2021年度中國科學院科學數據工作十大進展;與交通運輸部合作成立交通運輸科學數據分中心,支持交通領域數據匯聚與共享服務; 2021年順利通過中國科學院科學數據中心學科中心認定;2021年10月入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12月入選中國科學院“十三五”信息化成果展,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

服務成效

2020年起,國家基礎數據中心承擔國家啟動重點研發計畫項目科學數據匯交工作,截止2022年3月服務支撐五個項目管理機構51個專項960個項目的數據匯交,匯交數據總量超過1PB。國家基礎數據中心持續服務科技創新、經濟發展,近兩年服務重大項目1000餘項,支撐論文總數3000餘篇,形成典型服務案例519個,有力支撐了科技強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文化自信、生態保護、產業創新和人民生命健康。

發展歷程

國家基礎數據中心始於 2003 年建設的“基礎科學數據中心及共享服務網”,是 2002 年啟動的“國家科學數據共享工程”的重點項目,得到了科技部的持續支持,後經過多期建設,2013 年 7 月通過科技部組織的驗收評審會並獲得“優秀”。2017 年 1 月 25 日,按照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績效考核與評估結果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24 號),被正式納入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體系,正式從建設階段進入後評估階段,並更名為“國家基礎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台”,持續穩定地提供基礎科學數據共享服務。2019 年 6 月,國家基礎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台經過調整,基於部分學科數據基礎建立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國家空間科學數據中心、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等 5 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其他基礎學科重組成為“國家基礎學科公共科學數據中心”。

總體目標

國家基礎數據中心面向國家大力發展基礎科學研究的戰略部署,貫徹落實《科學數據管理辦法》、《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管理辦法》,以物理、化學、材料、動物、植物、病毒等學科領域和青海湖、黑龍江等典型區域為重點,建設完善的科學數據資源體系,匯聚包括科技項目數據在內的基礎科學數據資源、強化數據產品加工和深度分析挖掘,服務國家重大項目和產業升級,充分發揮基礎科學數據在我國雙創戰略實施中的基礎支撐作用,提升我國基礎科學數據資源的匯聚、長期保存、開放共享、分析挖掘、套用服務和驅動創新的整體能力和國際影響力,促進基礎學科領域數據科學家為代表的複合型人才培養和數據科學的全面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