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地震是地球形成、運動、演化過程中產生的自然現象,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和表面傳播產生振動,造成建築物破壞、滑坡、土石流等一系列災害。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太平洋板塊西向俯衝影響,中國大陸是全球板內地震最為活躍的地區,本世紀以來近9萬同胞因地震罹難。
習近平總書記在唐山地震40周年之際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同自然災害抗爭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要更加自覺地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係,正確處理防災減災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不斷從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做好新時期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要“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這為做好防震減災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基本遵循,地震科技創新工作要緊緊圍繞提高大震巨災綜合防範能力,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夯實科技基礎、強化戰略導向、加強科技供給,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目前,人類對於地震孕育發生規律的研究尚處於探索階段。科學家們對於板間地震的空間分布和遷移規律有了一定的認識,而對板內地震研究相對薄弱,許多重要科學問題尚未解決。中國大陸災害性地震絕大多數屬於板內地震,囿於板內地震的科學認知,我國地震科技水平長期徘徊不前,防震減災能力與國家地震安全迫切需求的差距日益凸顯。為此,啟動《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針對我國特殊的構造背景和孕震環境,聚焦關鍵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廣泛動員力量,開展協同攻關。借鑑美國、日本等國正在開展的相關科學計畫,通過實施“透明地殼”、“解剖地震”、“韌性城鄉”和“智慧服務”四項計畫,爭取用10年左右的時間取得一批重要科技創新成果,查明中國大陸重點地區地下精細結構,深化地震發生機理認識,採取有效防禦手段,豐富地震安全公共服務產品,顯著提升我國抗禦地震風險能力,保障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首先,實施“透明地殼”計畫。把地下的地質結構搞清楚,既是重要的科技基礎性工作,也是地球科學領域重大前沿問題。相比於對太空的探索行動,人類對自身居住的地球了解得還很膚淺,這種狀況嚴重製約了我們對地球內部結構、大陸動力學機制與過程的了解,也極大限制了地震學家對地震發生環境和機理的認識。我國在“十二五”期間開展了深部探測技術和實驗研究,完成了2期地殼深部結構探測和地球物理場觀測,探察了83條大型活動斷層調查,取得大量寶貴觀測數據資料。本計畫將全面開展地下結構和構造的探察工作,特別是主要地震帶的深淺結構和斷層活動習性,逐步實現“地下清楚”的目標。
第二,實施“解剖地震”計畫。地震預測一直是世界性的科學難題,歷史上地震科學的進步往往都是通過對大地震的深入剖析所推動的,只有加強對不同類型強震的研究,分析總結其特有規律,才能逐步提高地震預測的科學水平。我國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大地震綜合科學考察,提出並發展了中國大陸地震活動地塊理論,開闢了川滇地震監測預報實驗場,為實施“解剖地震”計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計畫將深入詳細解剖典型震例,利用新技術新方法建立強震孕震的數值模型,豐富和發展大陸強震理論,逐步深化對地震孕育發生規律的認識。
第三,實施“韌性城鄉”計畫。災害脆弱性是現階段城鎮化進程中制約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近年來我國已經開展了以抗震性態設計、減隔震和大型複雜結構混合實驗等為標誌的城市韌性理論和技術研究,應急準備、快速回響對策和緊急處置技術逐步推廣套用。本計畫將科學評估全國地震災害風險,研發並廣泛採用先進抗震技術,顯著提高城鄉可恢復能力,不斷促進我國地震安全發展。
第四,實施“智慧服務”計畫。公共服務是我國防震減災事業的明顯短板,也是地震科技的發力點。雖然我國已經實現面向全國的地震速報信息服務,也啟動了國家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建設,但地震信息服務產品種類、時效性和技術手段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本計畫將全面提升防震減災科技產品,完善服務平台,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智慧服務,不斷滿足政府、社會和公眾需求,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實施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完成中國大陸重點地區地下結構、構造和地球物理場變化的觀測和探察,對地殼的認識更加清晰透明;開展典型地震的解剖研究,對地震孕育發生規律的認識逐步深入;發展地震工程減災技術和對策,率先建成10個示範韌性城鎮;建成防震減災信息高水平服務平台,提供全方位智慧型服務。爭取到2025年,使我國地震科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家防震減災能力顯著提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