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雜誌 “2012十大發現”

國家地理雜誌 “2012十大發現”

美國《國家地國家地理雜誌 “2012十大發現”理雜誌》最近整理了2012年內全球各地的重大發現,範圍包括考古、生物、天文、物理等領域,並選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十大發現”,像是菲律賓最大鱷魚“洛龍”,還有太空中的糖分子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地理雜誌 “2012十大發現”
  • 國家:美國
  • 整理:2012年內全球各地的重大發現
  • 範圍:考古、生物、天文、物理等領域
內容概述,章節概述,10.世界最大鱷魚“洛龍”,9.被單醣分子包圍的“糖太陽”,8.太陽系內的“隱藏版行星”,7.“上帝粒子”解釋宇宙存在,6.南極海底的“雪人蟹”,5.水蛇座“類日太陽系”有9顆行星,4.秘魯新種動物天堂,3.印度“無腳蚓螈”,2.好奇號在火星著陸,1.意外發現馬雅“太陽神廟”,

內容概述

2012年已步入尾聲,美國《國家地國家地理雜誌 “2012十大發現”理雜誌》最近整理了2012年內全球各地的重大發現,範圍包括考古、生物、天文、物理等領域,並選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十大發現”,像是菲律賓最大鱷魚“洛龍”,還有太空中的糖分子等等。

章節概述

10.世界最大鱷魚“洛龍”

“洛龍”(Lolong)於7月份在菲律賓被人捕獲,體長足足有6.17公尺,它打破最大鹼水鱷的金氏世界紀錄。據了解,洛龍自2011年9月開始攻擊無數民眾,甚至造成2人死亡。

9.被單醣分子包圍的“糖太陽”

歐洲天文學家在一顆距離地球400光年外的類太陽恆星外圍,發現有單醣分子存在。這顆“糖太陽”是目前已知唯一的含糖星體,代表當它周圍的行星塑成時,有機會孕育出生命。這項在8月份所取得的發現,或許代表其他生命的存在。

8.太陽系內的“隱藏版行星”

自從冥王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除名後,科學家致力尋找新的成員。5月時巴西天文學家戈梅斯(Rodney Gomes)指出,有一顆“隱藏版行星”躲在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並繞著太陽公轉;由於地處偏遠、在海王星軌道之外,科學家是觀察其他天體所出現的不規則牽動運行,才推斷這裡有一顆行星。

7.“上帝粒子”解釋宇宙存在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透過大強子對撞機(LHC),找到俗稱“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近代物理學家相信宇宙曾發生大爆炸,但在當下其實所有的粒子都沒有質量,是“上帝粒子”與其他粒子互動作用,才能穩定下來並建構宇宙、星球、生命。

6.南極海底的“雪人蟹”

科學家在南極洲海域富含礦物質的海底火山出口,發現這些不停揮舞鉗子的“雪人蟹”。科學家指出,“雪人蟹”會在鉗子的毛上種細菌,好在資源貧乏的環境中養活自己。除此之外,在1月份的這項研究計畫中,他們也發現了藤壺、海葵及章魚的新物種。

5.水蛇座“類日太陽系”有9顆行星

天文學家4月份在距離地球127光年外的水蛇座南部,發現與太陽質量、溫度、化學成分都很相近的恆星HD10180,而且它與太陽系差不多,擁有9顆行星;不過此“類日太陽系”的其中2顆類地行星卻不適合居住,因為它們地表的溫度可以把人直接煮熟。

4.秘魯新種動物天堂

科學家9月時在秘魯北部塔巴康納斯納巴勒保護區(Tabaconas Namballe National Sanctuary)進行考察,找到8種前所未知的哺乳類動物,包括圖片中的“夜猴”。

3.印度“無腳蚓螈”

印度生物學家2月時在東北部雨林發現一種沒有腳的兩棲動物,它被取名為“Chikilidae”。它隸屬兩棲動物科底下,是最原始的蚓螈目。據了解,這些蟲子早在恐龍稱霸的時代就已存在,而且在土壤下的速度飛快,因此難以被人發現。

2.好奇號在火星著陸

據美國宇航局稱,太平洋時間周日上午10:30,火星車"好奇號"在火星表層著陸,開始它為期兩年的探索火星是否適合生命存在的證據。當洛杉磯附近的宇航局地面指揮中心的控制人員接收到來自火星車的確認信號,確認它在千鈞一髮時刻著陸成功時,指揮中心響起了熱烈掌聲和歡呼聲。

1.意外發現馬雅“太陽神廟”

1600年前,太陽神廟看起來像是一座血紅色的燈塔,在數公里外都可以看見。神廟上裝飾著各種型態古怪的巨型面具,但它長期以來消失在瓜地馬拉叢林之中。直到2012年5月份,考古學家才探詢到這座神廟,並且進一步認識當時馬雅城邦的社會制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