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與新經濟學(國學與新經濟學:大學啟示錄)

國學與新經濟學

國學與新經濟學:大學啟示錄一般指本詞條

本書以儒家經典《大學》為藍本,系統闡述了《大學》所確立的儒家人生定位、修養、人生規劃和治理國家、和諧社會的理論方法與操作方案。從現在的視角看,這是一本春秋戰國時期的成功學教材,對當代社會也具有非常大的意義。本書以《大學》所確立的儒家行為原則,來面對當代經濟社會所面臨的諸多問題,能打通國學的儒家理論和當代資本運作的理論關係,實屬不易,本書在這方面做出了極好的嘗試,對試圖學習研究國學和當代經濟知識的讀者來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學與新經濟學—《大學》啟示錄
  • 作者:李國旺
  • ISBN:9787203071532
  • 頁數:300頁
  • 定價:38.00元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4月
  • 開本:16開
  • 版次: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l 《大學》是國學經典中第一部指導人們擺脫江湖地位的操作指南。
l 第一部“人生髮展規劃書”。
l 本書深度挖掘《大學》的時代價值,賦予其新經濟學思想及人文精神。
孔孟周遊列國和跨國行銷、董仲舒吸納百家的精神、諸葛亮以實用為目的的而容納多學派的開放心態、程朱和陽明先生對佛道合理核心的吸收,都體現了儒家的開放心態與包容胸懷。在朱熹的努力下,《大學》成為下層學子進入主流社會的基本教材。

作者簡介

李國旺博士,寶鋼集團華寶證券研究所所長,具有20年持續的資本市場研究實踐經驗,是中國財經界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相結合的知行合一者。曾經發起創辦《證券市場導刊》並擔任副主編,是《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等權威財經媒體的專欄作家。其主持的“中國證券投資者行為分析”曾經得到上海證券交易所資助,而其主持的“資本市場發展與中國經濟成長關係的實證研究”成為深圳證券交易所課題和中國證券業協會獲獎課題。主要著作有《操盤謀略》、《什麼公司最會賺錢》等。

編輯推薦

本書深度挖掘《大學》的時代價值,利用現代資本市場估值的研究方法,創造性地運用“力量模型”研究方法,對中國古典哲學特別是儒家學說進行分解、比較、篩選,尋找出其核心價值的組分,發現儒家文化價值具有可比性、標準化和操作性。
《大學》一書蘊涵的人本精神、人道精神、友好自然、和諧社會精神,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下,都能以開放的心態,吸納、消化、重構當代科技水平下的先進文化和思想,提供人生定位、人生修養、人生規劃、人生幸福的方案與路徑。

目錄

第一部百家爭鳴獨樹一幟
第一節成功三秘橫空出世
成功三秘人生真諦
《大學》背影:英雄輩出
第二節光想不做光說不練
古印度人在想什麼?
古希臘人在說什麼?
第二部《大學》:儒家的成功學模型
第一節中華崛起老樹新芽
追求成功通情達理
成功目標合力各方
成功標誌各方和諧
成功方向掌握真相
成功機遇價值低估
第二節儒家想成功推銷什麼?
明明德:尊德性,還得道學問
親民:既要新民,更要親民
止於至善:內聖與外王的最高境界
第三節解密儒家成功結構圖
“知止”之“知”:如何獲得成功的真知?
“知止”之“止”:學會止盈、防止失敗
“知止而後有定”:定力強者勝
“定而後能靜”:心定氣靜,寧靜致遠
“靜而後能安”:聚焦能量於最重要的目標
“安而後能慮”:平天下者是有錢人還是有思想的人?
“慮而後能得”:得人心者得天下
第四節儒學成功路線圖
“格物”:塑造知識力量
“知至”:塑造真理力量
“意誠”:塑造人格力量
“心正”:塑造精神力量
“身修”:塑造情感力量
“家齊”:塑造道德力量
“國治”:塑造政策力量
“天下平”:構建國際力量
第三部自我演進持續創新
第一節張揚仁義助人為樂
第二節獨尊儒術學優則仕
第三節忠君愛國鴻儒經世
第四節業精於勤行成於思
第五節先存天理再管欲望
書院文化光耀中國教育
兼收並蓄,創新發展
朱子成功學理論
理學:能否成為現代人事業追求的拐杖?
第六節知行合一心想事成
拿來用用,創新提高
歷史實踐:大家用了都說好
陽明成功學特點:解放思想,知行合一
第七節經世致用腳踏實地
實用富民,是做學問的指導方針
正本清源,用實踐來檢驗儒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博學於文、行己有恥:道學問而平天下
第四部《大學》思想:現在還管用嗎?
第一節明明德:認識自己,照顧八方
“格物”:知識力量重構直達事物真相
“知至”:掌握真理的力量,運用規律實現既定目標
“意誠”:提升品格力量,形成人格魅力
“心正”:身心健康、內外和諧是事業發展的內部環境
“身修”:管得住自己,才能統領別人
“家齊”:家庭和樂,事業拓展才有“幸福港灣”
“國治”:政策力量是事業成功的“生命線”
“平天下”:天下和平是創新立業的最大環境
第二節要親民先認人
想要認人:先“識”漢字
學會做人:換位思考是個體最基本的素質
服從權威:成功有時會受群體性“癲狂”制約
三人成虎:群體往往是“處置效應”的發源地
第三節文化基因:國運起落和個體命運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正誠做人良心做事
周期運動逆向操作
關聯思考創新吸收
同時共振享受“泡沫”
第五部明德親民,百姓滿意才有市場
第一節格物致知:中國現代化需要“知”道什麼
低碳經濟能助推中國現代化?
多用腦子想想,預防周期性“洋相”
熟悉不一定認“識”
美女跑了嗎?
第二節正心誠意:做好人辦好事
做灰太狼還是當喜羊羊?
自我約束,擴展能量
做事得講規矩
傾聽各方,多結善緣
開放心胸,擴展生命能量邊界
第三節修身齊家:家和萬事興
放下小我,成就大我
會聚人才,成就事業
種下希望,收穫成果
良心好,身強健
第四節強國新政:以民為本,安民富民
力量組合最大化是勝利的保證
危險中發現機遇的經濟之道
對老百姓好,老百姓對你更好
“分灶吃飯”:能遏制房價上升嗎?
地產“親民”與興“農”新路徑
強化政治安全與社會公正力量建設
強化國家經濟安全
預防人性之惡的破壞力量
內需擴容,反擊外資合圍
國家資本積極動作,維穩資本市場
防範國際資本“自由”衝擊國家主權
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的影響分析
第五節平定天下:懷柔遠人騰飛中華
剛柔相濟,培植實力
最佳化對外關係,改善國際環境
低碳美元,重繪世界經濟地圖的新奇力量
主要參考文獻

序言

序言 一
陳雨露(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是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兩大命題。古為今用,是謂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進行萃取、提練、重組、創造,與現代社會經濟與生活進行無縫對接,從而為現代化服務,為中國人的幸福生活服務,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樹立核心標桿。洋為中用,是謂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吸收、消化、利用外來的思想、制度、體制、機制、文化等,納入中國原有的價值體系,逐步成為中國文化經濟生活的有效組分,從而生髮出新的功能進而形成新的中華文化,為現代中國的騰飛提供最基本的價值中軸線。
清末以來,中國的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生存、國家的復興進行全方位的探索,他們基本是圍繞“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兩大主線展開多元探索。當代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已經完成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任務,正處於民族的復興和文化的復興的過程中。如何利用中華文化歷史資源,如何將現代化的中國的崛起之根深植於古老的文化土壤之中,這是當代中國之“士”的歷史使命。這個使命的完成,才能滿足中國和平崛起與和諧世界的需要,才能讓全世界理解、明白、分享中華文化價值。
標準化、科學化和可複製,是現代化過程中的基本“標準”,中華文化要成為世界價值體系的度量標準體系的成分,也需要進行科學化、簡單化、標準化和可操作化的過程。李國旺先生利用現代資本市場估值的研究方法,特別是其發明的“力量模型”研究方法,對中國古典哲學特別是儒家學說進行分解、比較、篩選,進而尋找出其核心價值的組分,從而發現儒家文化價值具有可比性、標準化和操作性。為了尋找典型、有利於進行價值“解剖”,李國旺先生特地選擇了儒學中最“簡單”的《大學》“八方力量”進行分析。為了讓現代讀者理解和掌握《大學》的精神,作者將《大學》比擬成上市公司。作者指出,曾子借用《禮記》之殼,《大學》巧妙上市,並在董仲舒的努力下成功地從江湖進入廟堂。作者向大家提示了一個基本的規律,即《大學》的人本精神、人道精神、友好自然、和諧社會的精神,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下,都是以開放的心態,吸納、消化、重構當時科技水平下的先進的文化和思想。孔孟的周遊列國和跨國行銷、董仲舒的吸納百家的精神、諸葛亮以實用為目的而容納多學派的開放心態、程朱和陽明先生對佛道合理核心的吸收,都體現了儒家的開放心態與包容的胸懷。在朱熹的努力下,《大學》成為下層學子進入主流社會的基本教材,改變了《大學》在其出生初期僅為王公貴族服務的歷史格局,從而大大推進了中華文化的文明進程。在現代環境下,中國古典哲學思想不僅需要馬克思主義進行武裝,還需要吸納當代西方最新的人本主義研究成果,需要吸收現代科技成果進行重構,因為只有暢開胸懷吸納當代文明的最新成果,儒家文化才能在與現代化的碰撞、交鋒、對接過程中,取人所長、補已之短,進而形成包容、寬容、大氣的新氣象和新思維,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和世界文明進入中國的雙車道的橋樑。
文明的橋樑,需要文明的載體,文明最基本的載體是人,特別是實踐文明的個體。李國旺先生是知行合一者,在研究中國古典文化過程中,密切結合當代資本市場的實踐,特別是他觀察研究中國金融中心上海灘一批金融市場弄潮兒的生活工作和資本市場的投資操作過程,對相關人員進行全方位的研究考察和展現,將其中的“讀書”生活、投資實踐,以類似“故事”形式,向大家“報告”,這些“報告”是中國古典文化在現代中國傳承和發展的典型案例。
當然,《大學》本為儒家為擺脫江湖地位,特地向當時的王公貴族子弟提供的“人生髮展規劃書”,是培養“君子”治國平天下的基本原則、基本道理、基本方法。據說,現代美國一些大學的培養學生的目標,就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者,中國的“大學”未來會否如此發展,還得經過實踐檢驗。但是,“大學”培養追求真理、服務民眾、完善人生,古今中外,可能是基本的宗旨。儒家因為掌握了人生最基本的道理,才能在千年的歷史實踐和百家交鋒中脫穎而出、長盛不衰。李國旺先生作為資本市場的實踐者,在業餘時間關心中國古典文化的現代化,特別是吸收古典文化中的合理核心為投資者服務,無意中開闢了國學研究的新陣地,形成了國學研究新的“市場空間”為國學研究“古為今用”進行了新的探索與“定位”。
基於上述理由,特地向有志於研究中國古典文化與現代資本市場實踐者推薦本書。
是為序。
序言二 國學經典的新讀法
(劉濤,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宣傳部部長)
在當代,國學是否還具有推動社會發展、促進個人進步的價值?這種價值通過什麼形式表達出來的?這是一個頗為有趣也是頗為現實的問題。國學作為一種傳統文化,所產生的影響取決於人們對它的認識、解讀、體認以及消化、運用的程度。近年來,在哲學、文學藝術領域中和在社會公眾中不斷掀起的國學熱表明,國學尤其是儒學雖歷經幾千年,卻依然有著極強的生命力。近些年“孔子學院”在許多國家的建立,正說明了儒學崇高的國際文化地位和廣泛的全球吸引力。這並非偶然的現象,古人言:“半部《論語》治天下”,國學尤其儒學是中華數千年文明的結晶,它的開放、包容、和諧、進取、自新的品格決定了它具備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四書五經”乃儒學之精粹,《大學》列為四書之首,其在儒學中地位顯貴。其實,通覽“四書五經”不難看出,《大學》匯聚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今天,我們學習研究“四書五經”從《大學》入手可起到提綱挈領之效,掌登堂入室之鑰。李國旺先生積多年學習研究之成果,著《儒學與經濟學:<大學>啟示錄》,對國學的時代價值和其價值表現形式做出了回答。作為一個經濟學家、一個資本市場的實踐者,能夠利用資本市場中“公司估值”的方法,對中華傳統文化儒家經典《大學》進行重新解讀、審視、估值,並拓展到經濟學領域,既為國學挖掘出新的套用價值,又為經濟學賦予歷史人文精神,這是難能可貴的。書中充滿邏輯性的論述和活潑流利的語言,可見李國旺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堅實的經濟學功底,深厚的國學功力。
在一般人看來,國學經典深奧無邊,不過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和當代國學研究者的專利而已,而非常人所能領悟。但李國旺先生卻恰恰選擇《大學》為考察對象,審視、分析、闡釋中國傳統文化發生、發展過程中的優秀基因,通過對《大學》精義的研究,結合國學在現代中國資本市場中的傳播、實踐、發揚的過程,以實踐經驗向讀者提供了一個個鮮活的“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眾生相”和人生自我實現的“路線圖”。李國旺先生對《大學》外在結構中“三綱”、“八目”進行解構、重組,並藉助現代物理學研究的新方法,挖掘出了《大學》中的“暗結構”,即《大學》內涵的精神。
為了讓普通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大學》之精義,李國旺先生以其嫻熟的文字把控能力,把這部2500年前的著作放在現代語境中做層層深入的全面解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研究的嶄新視角。在常人眼裡“深奧無邊、曲高和寡”的國學經典,在李國旺先生筆下,獲得了日常化、生活化、具體化地闡釋。通過這種睿智的解讀,李國旺拓展了儒學思想、精神的客群邊界和實踐領域,使儒學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具備了通用的“語言”。
日益深刻的經濟全球化進程對世界各國主體文化的影響是深遠的多元的,隨之而來的文化全球化不可避免。在這一大背景下,李國旺先生的這個研究成果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中華傳統文化的機會,也為國學在當代社會經濟實踐中提供了更為廣泛的套用價值。
有幸提前閱讀其未印稿,同感而作。
是為序。
2010年7月於北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