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新讀本(套裝上下冊)》分為蒙學、經部、史部、子部、集部5個部分。蒙學以傳統蒙學讀本為主,按時間順序選編《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增廣賢文》。經部注重選文經典性和代表性,選擇《四書》《五經》和《孝經》等集中反映儒家核心價值觀的代表性經典著作。史部選文儘量網羅史部尤其是二十五史中的要籍。子部著重擷取諸子著作中富有睿智和教育意義的精彩篇章,不論是《老子》《莊子》,還是《大同書》,我們都會從中得到人生的啟示。集部採用以歷史為經、以作品為緯、以別集或總集為單元的體例,兼顧各種文體,擷取歷朝歷代的名家、名篇,讓讀者充分領略文學、語言之美。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學新讀本
-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頁數:326頁
- 開本:16
- 定價:45.00
- 作者:郭丹 葉培貴
- 出版日期:2010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8730806
- 品牌:中國社會出版社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郭丹,福建師範大學工會主席、教代會執委會主席、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全國高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屈原學會理事,中國詩經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散文學會理事。
葉培貴,文學(書法)博士,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國書協理事兼學術委員,北京書協副王席。曾任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文化部群星獎、全軍第四屆書法展、中國美術館當代名家書法提名展評審,出版著作10多種,發表論文60多篇,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圖書目錄
蒙學
《三字經》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規》
《增廣賢文》
經部
“四書”
《大學》
經一章
傳三章
傳五章
傳六章
傳七章
傳八章
傳九章(節選)
傳十章(節選)
《申庸》
第一章
第三章
第六章
第十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二十章 (節選)
第二十一章(節選)
第二十二章(節選)
《論語》
學而第一(節選)
為政第二(節選)
八佾第三(節選)
里仁第四(節選)
公冶長第五(節選)
雍也第六(節選)
述而第七(節選)
泰伯第八(節選)
子罕第九(節選)
鄉黨第十(節選)
先進第十一(節選)
顏淵第十二(節選)
子路第十三(節選)
憲問第十四(節選)
衛靈公第十五(節選)
季氏第十六(節選)
陽貨第十七(節選)
微子第十八(節選)
子張第十九(節選)
堯曰第二十(節選)
《孟子》
梁惠王上(節選)
梁惠王下(節選)
公孫丑上(節選)
公孫丑下(節選)
滕文公下(節選)
離婁上(節選)
離婁下(節選)
萬章上(節選)
告子上(節選)
告子下(節選)
盡心上(節選)
盡心下(節選)
“五經
《詩經》
關雎(周南)
桃夭(周南)
芣莒(周南)
式微(邶風)
谷風(邶風)
柏舟(鄘風)
碩人(衛風)
伯兮(衛風)
木瓜(衛風)
黍離(王風)
君子於役(王風)
子衿(鄭風)
陟岵(魏風)
十畝之間(魏風)
綢繆(唐風)
蒹葭(秦風)
月出(陳風)
採薇(小雅·鹿鳴之什)
蓼莪
《尚書》
堯典(節選)
皋陶謨
甘誓
湯誓
盤庚
西伯·戡黎
微子
洪範
康誥
酒誥
《禮記》
禮運
曲禮上
檀弓上
檀弓下
學記
樂記
《易經》
乾(卦一)
坤(卦二)
屯(卦三)
蒙(卦四)
需(卦五)
訟(卦六)
師(卦七)
比(卦八)
小畜(卦九)
履(卦十)
泰(卦十一)
否(卦十二)
賁(卦二十二)
坎(卦二十九)
離(卦三十)
震(卦五十一)
艮(卦五十二)
巽(卦五十七)
兌(卦五十八)
繫辭
《左傳》
鄭伯克段於鄢
石碏大義滅親
晉楚城濮之戰
秦晉餚之戰
晉靈公不君
晉楚鄢陵之戰
祁奚舉賢
子產不毀鄉校
申包胥如秦乞師
楚國白公之亂
《孝經》
開宗明義章
天子章
諸侯章
卿大夫章
士章
庶人章
三才章
孝治章
聖治章
紀孝行章
五刑章
廣要道章
廣至德章
廣揚名章
諫諍章
感應章
事君章
喪親章
國學新讀本(下部)
史部
《國語》
叔向賀貧
《戰國策》
燕昭王求士
《史記》
孟嘗君傳(節選)
《漢書》
蘇武傳(節選)
《三國志》
諸葛亮傳(節選)
《新唐書》
薛仁貴傳(節選)
《明史》
戚繼光傳(節選)
《清史稿》
林紓嚴復辜鴻銘列傳
《資治通鑑》
淝水之戰(節選)
《貞觀政要》
君道(節選)
《讀通鑑論》
桑維翰論
《水經注》
巫峽(節選)
《徐霞客遊記》
閩游日記(節選)
子部
《墨子》
非攻上
《山海經》
精衛填海
夸父逐日
黃帝擒蚩尤
鯀禹治水
《老子》
一童
二童
三章
八章
九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六章
二十五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三十八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六章
四十九章
五十一章
六十三章
六十八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八十章
八十一章
《莊子》
逍遙遊
齊物論(節選)
應帝王
秋水
達生(節選)
山木(節選)
《荀子》
天論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節選)
《孫子兵法》
虛實
《呂氏春秋》
察今
《淮南子》
后羿射日
共工怒觸不周山
女媧補天
姮娥奔月
《世說新語》
王子猷居山陰
石崇與王愷爭豪
過江諸人
詠雪
管寧割席
《朱子語類》
理氣
《傳習錄》
《大同書》
去苦界至極樂
集部
古歌謠
伊耆氏蠟辭
彈歌
……
後記
我還要感謝福建師範大學的博士生導師郭丹教授,首都師範大學的葉培貴教授。二位老師以淵博的知識和誨人不倦的態度,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有益的啟示。首都師範大學的博士生張冰和北京一七一中學的尹興老師在編校工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在此一併致謝。
最後,我還要感謝本書的催生者陳國富先生。為了這本讀物的順利出版,他從北京多次打長途到福州與忙於校區搬遷而拖延任務的我們溝通交流。他的熱情和催促,使得這部讀本得以順利面世。
序言
國學是20世紀20年代產生的名詞,其意義內涵比較複雜,其定義歷來存在爭議。章太炎先生《國學概論》稱:“國學之本體是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歷史非小說傳奇;治國學之方法為辨書記的真偽、通國小、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變遷及辨文學套用.”胡適《再談整理國故》認為:“‘國故’這兩字,是章太炎先生提出,比從前用的‘國粹’好多了;其意義,即中國過去的歷史、文化史,包括一切。”在《發刊宣言》一文中,他又說:“‘國學’在我們的心眼裡,只是‘國故學’的縮寫。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為‘國學’。”(見《胡適文存二集》)。我國台灣著名學者龔鵬程在《大陸國學熱潮》一文中曰:“國學,在晚清,具體內涵其實是指經學,因此絕沒有一個弄詩詞戲劇的人會被稱為國學大師。到了‘五四’以後,國學變成了史學,胡適、傅斯年所謂‘整理國故’,均是將國故視為史料而整理之,史學家錢穆也寫過一冊《國學概論》。如今呢?國學也者,範圍指涉大異於前,實只是中國學問之概稱。中國固有之學問,如經學、宋明理學、佛教、道教、孫子兵法、詩詞歌賦,固然都可列入國學之林,就是中國學人、文化人想要發展成具有‘中國性’、‘中國特色’的學問,亦都可以號稱為國學。”在2007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學入門》一書中,龔先生又將“國學”修正為:“國學這個詞,指的是中國傳統的學問。”雖然國學的意義內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總的來說,廣義上,國學包括傳統官方民間各種學問、藝術、技藝等;在狹義上,國學集中體現在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中,應是較容易為各家認可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