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城市土地資源監測與仿真重點實驗室

2017年5月3日,“國土資源部城市土地資源監測與仿真重點實驗室”在深圳正式驗收。

在驗收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們滿懷期望指出,“實驗室”的成立是國土資源部對深圳市規土委在城市土地科技領域長期研究成果的高度認可,希望實驗室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立足深圳,聚焦城市土地前沿、關鍵、重大科技問題研究與示範,形成創新性和前瞻性研究成果,引領城市土地科技發展。

基本情況,成立背景,研究方向,特色研究,發展目標,

基本情況

國土資源部城市土地資源監測與仿真重點實驗室是廣東省國土資源廳主管領導下,依託於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由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深圳市規劃國土房產信息中心、深圳市房地產評估發展中心、深圳市數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市地籍測繪大隊、深圳市海洋環境與資源監測中心六家單位聯合組建的一所實驗室。
目前,實驗室有固定人員33人,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33人。學歷上,博士後4人,博士(含博士後)22人,碩士10人;職稱上,院士1人,教授或教授級高級工程師9人,具有高級職稱的13人;專業上,涉及土地管理、地理學、生態學、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測繪學、海洋學等多個專業。此外,實驗室有客座研究人員16名,其中教授或教授級高級工程師7人、具有高級職稱的9人。
實驗室由郭仁忠院士擔任實驗室主任,王家耀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羅平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鋒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石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彭子鳳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鄒兵教授級高級規劃師、周凱高級工程師擔任實驗室副主任。2013年6月,以實驗室核心人員組建的土地資源制度設計與技術創新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培育計畫。

成立背景

隨著城鎮化的持續推進,土地資源消耗加劇,我國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問題正逐步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迫切需要突破傳統土地科學研究的局限,加強土地領域的創新體系建設。深圳市是改革開放的視窗,隨著城市的快速高效發展,其城市空間質量提升的訴求愈發強烈,在城市化2.0階段如何更加科學、精細、標準地進行土地空間治理與土地質量提升從而保證城市綠色、健康、持續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應對這些需求,郭仁忠院士立足深圳,組織團隊深耕細琢,以空間信息技術創新為支撐,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區的土地資源管理與利用的理論、技術與套用,服務於我國的土地科學與城市發展需求。深圳市規劃和國土委員會秉承深圳市特區改革創新傳統,高度極為重視科技的創新引領作用,組織團隊申報建設城市土地監測與仿真重點實驗室,希冀從空間信息技術土地科技和制度創新視角破解高度城市化地區的土地空間資源約束管理問題。

研究方向

面向我國土地管理信息化、綠色化等戰略發展方向,結合深圳在城市尺度土地制度探索及技術創新的實踐基礎,從空間信息角度探索支撐城市土地管理的科技創新,圍繞土地大數據平台構建、土地系統仿真及模擬、土地資源環境的空間感知、三維空間可視化及三維地籍管理等科技問題,現已形成四大學術方向:
方向一——數據融合與土地大數據:研究多源異構土地信息的融合與表達技術,研究土地大數據存儲與管理技術,研究多源數據融合下的土地大數據平台構建,信息線上協同技術及土地雲平台構建,實現城市土地大數據平台上的一體化管理。
方向二——土地系統模擬與政策仿真:研究複雜環境下的重大土地政策情景模擬與仿真,土地經濟工程仿真與風險管理、土地管理社會風險識別與仿真、土地制度改革與政策設計等,推進經濟安全與社會和諧的土地改革、土地政策方案優選。
方向三——土地資源感知與空間最佳化:研究城市綠地、陸海交界濕地、濱海城市近海海域等城市國土生態資源的監測及表達技術,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環境效應的空間感知技術,研究土地空間格局與城市資源環境承載、人類宜居等的作用機制與耦合技術,構建面向環境友好的土地空間利用最佳化技術及空間資源統籌平台,促進融合智慧和生態認知的城市土地空間最佳化。
方向四——三維地籍與土地立體化利用:研究虛擬城市環境構建等土地信息三維可視化技術,探索不動產權籍登記及三維地籍管理技術,研究土地空間立體化利用管理技術,推進土地立體化利用及三維地籍管理。

特色研究

數據融合與土地大數據方面,自2002年,郭院士提出了開放式空間信息平台的建設思想,開展了《數字深圳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城市地理信息系統》、《面向地樓房人一體化城市大數據整合關鍵技術與套用》、《以地理空間框架為支撐的城市源數據自動集成與示範套用研究》、《基於物聯網的城市地理空間數據動態研究及套用示範》等課題研究工作,實現多源數據異構集成與融合、地理空間數據動態更新與線上聯動、實現空間數據線上加工和線上共享等多項核心技術創新。
在土地系統模擬與政策仿真方面,深化複雜環境下土地政策情景模擬與仿真研究,開展系列土地利用管理的社會經濟效應仿真研究,包括地價線上評估、房地產整體估價平台建設、徵收地拆遷評估公共平台建設、土地的數字監察與預警等,探索突破土地經濟工程及社會風險仿真技術。
在土地資源感知與空間最佳化方面,研究探索了減量增長目標下的土地利用規劃支撐技術、國土生態風險信息感知、立體監測技術研究及管理系統構建、探索麵向質量提升的城市國土空間最佳化技術。
在三維地籍與土地立體化利用方面,研究構建三維地籍關鍵技術體系及業務管理平台,探索性系統研究土地立體化利用基礎性支撐技術,創新土地立體化利用管理理論與機制,攻關基於傾斜攝影的三維自動建模技術。
建設期間,實驗室共開展科研項目30餘項,其中在研項目11項。實驗室所承擔的研究項目共獲得24項獎勵,其中國際獎勵2項、省部級獎勵3項、重要科技獎勵9項、重要社會行業科技獎勵10項;發表文章72篇,申請專利5項,出版專著6本,軟體著作權登記9項。制訂標準規範5項。

發展目標

國土資源部城市土地資源監測與仿真重點實驗室中長期發展總體目標是:顯著提升本實驗室在城市土地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與套用,使實驗室成為城市土地領域科技創新與業務支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緊緊圍繞城市土地管理工作及其長遠發展中的關鍵問題,以土地科學、智慧城市、智慧型交通、數字城市等行業的套用需求為嚮導,深化土地的信息化、立體化、決策智慧型化、布局最最佳化等重點領域的關鍵科學與技術的創新、示範與推廣,構建城市尺度下的土地監測與仿真的技術體系與理論框架,形成創新性、引領性和前瞻性研究成果,從而促進我國土地科學的進步與發展,推進城市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同時,建設套用基礎科研平台與學術交流平台,努力將實驗室建成為我國土地領域的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基地、土地監測與仿真新技術成果輻射基地、土地高素質人才聚集與交流基地、土地重大項目實施與套用基地,引領我國城市土地資源管理的科技與創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