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

實驗室-依託,實驗室-屬性,實驗室-領域,實驗室-支撐,實驗室-進展,

實驗室-依託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

實驗室-屬性

在實施《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發展“十五”計畫綱要》和《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發展綱要》的背景下,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在國土資源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指導下,於2000年籌建了開放實驗室——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其宗旨是按照項目實施與基地建設、人才培養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建立靈活、高效的科技項目運行機制,推動土地科學學科建設和科技創新人才隊伍的結構最佳化,提升國土資源科技事業的進步。實驗室運行5年多來,部領導和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給予了大力支持。2003 年部批覆的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三定方案”(國土資廳發[2003]27號),將“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定為內設機構。2004年9月16日,由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黃宗理司長主持,隆重舉行了“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暨開放日活動”,國土資源部鹿心社副部長為實驗室揭牌並講話。
實驗室按照“開放、流動、公平、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圍繞土地資源領域,以土地科學的核心學科土地利用學為中心進行攻關,完成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了一批學術思路新、年輕的科技群體,積累了一批先進的軟硬體設備,為土地科學研究基地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實驗室-領域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按照國土資源部“科技創新計畫”(861計畫)所確定的八大領域和六大技術體系,以土地科學為中心,重點開展具有基礎指導意義和廣泛套用價值的創新性研究和開發。主要包括:
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LUCC)研究
圍繞土地資源管理的國家目標和科學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LUCC)研究,為土地資源合理配置、利用與可持續管理提供科學理論、方法和數據支持。
研究領域包括:
服務於國土資源管理的土地利用/土地 覆被變化資料庫構建;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過程與機制;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效應機制與綜合預測模型,包括深化中國AEZ 研究。
2. 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
圍繞我國不同層次上的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中的問題,深入分析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表現特徵、影響因素、層次結構和作用機制,建立綜合性的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體系,為國家土地資源的持續利用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和方法支持。
研究領域包括:
不同生態經濟區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的指標體系;
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管理標準;
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方法;
不同生態經濟區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模式。
3. 土地資源與生態環境綜合監測理論與技術
圍繞國家生態環境建設目標,針對土地資源退化的現狀與趨勢,借鑑國內外資源環境監測技術與方法,深入探討我國土地資源與生態環境綜合監測的理論與方法,為國家土地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提供理論和方法支持。
研究領域包括:
土地資源與生態環境綜合監測評價指標與體系、技術方法;
新型數位化土地資源調查評價技術套用示範;
全國土地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系統預案。
4. 土地資源最佳化配置
圍繞我國社會經濟和土地管理戰略目標,深入研究土地利用規劃中的土地利用最佳化配置理論與方法,為我國土地利用規劃的規範化、科學化、實用化提供理論和方法儲備。
研究領域包括:
服務於土地利用規劃的綜合評價理論與方法;
土地資源利用配置專家決策支持系統。

實驗室-支撐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在國土資源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指導下,實行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直接管理下的實驗室主任負責制。採取“開放、流動、公平、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以及固定人員與流動人員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科技攻關、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土地資源調查、評價、規劃、管理等方面的基礎資料,為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的基礎套用研究奠定了紮實的基礎。主要包括完成了覆蓋全國的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擁有全國各級土地利用現狀分類資料和變更調查數據;開展了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土地資源監測調查工程和土地資源基礎資料庫建設,初步建立了土地調查與監測、地價調查與監測、土地資源基礎資料庫建設等技術體系,並獲得了大量現勢性的土地基礎數據;開展了土地利用分區、土地生產潛力與人口承載潛力、基本農田保護、土地可持續利用等領域的基礎性研究,取得了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
國土資源部成立以來,部領導高度重視土地科學學科發展和土地科技創新,強化科技進步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作用。在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的支持下,承擔完成了《土地利用動態監測試驗研究》、《土地資源標準體系研究》、《土地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預研究》、《長江三角洲地區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與可持續利用研究》、《土地術語標準研究》、《土地用途分區研究》、《土地資源合理利用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研究》等重點科技項目,開展了《土地變更調查現代科學技術集成示範》科技專項以及《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變化(LUCC)過程及效應》專項計畫中有關重點課題研究,為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創新提供了機會。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擁有一批土地資源、地理、經濟、測繪、法律、計算機等各類專業人才,其中博士、碩士以及具有高級技術職稱者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30% 以上。擁有多台套高精度GPS接收機、圖形工作站、小型計算機,以及ARC/INFO、MAPGIS 等軟體。通過承擔重點科技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培養了一批具有一定技術實力和實踐經驗的土地科技隊伍。同時,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與國內外相關專業的專家及學術機構具有良好的合作關係,與全國各級土地勘測規劃院所具有良好的協作傳統。啟動了內部管理機制改革,正在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項目運行機制,為實驗室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運行環境。

實驗室-進展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籌建以來,在國土資源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的關懷、指導下,緊緊圍繞《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發展“十五”計畫綱要》和《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發展綱要》,按照項目實施與基地建設、人才培養相結合的原則,穩步推進實驗室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1. 項目實施取得重大進展
圍繞實驗室發展方向,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土地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以及土地資源最佳化配置等方面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累計承擔各類科技項目25 項,總經費2047 萬元。其中,國家科技部86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 項、國土資源部科技專項2 項,國土資源部重點科技項目7 項、國家計委支持項目3項、國土資源部土地管理專項業務項目10項。有12 項已按計畫完成並通過評審驗收,項目成果均獲專家好評,2項成果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其他項目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被SCI 收錄和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60 篇。
2. 申請項目獲得重大突破
積極申報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實驗室在做好在研項目的同時,積極拓展業務,爭取重大科技項目。在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等司局的指導下,配合中國地質調局編寫了863計畫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308)主題項目《對地觀測技術在國土資源調查中的套用》項目建議書,並通過申報承擔了《成像光譜技術在土地動態監測中的套用》子課題,實現了我院承擔“863計畫”“零”的突破。
積極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2年,實驗室申請《基於3S 技術的典型地區耕地退化監測與評價方法研究》和《基於PSR框架,針對土壤侵蝕的土地質量指標體系研究》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均獲成功,標誌著我院土地科學的研究與國際前沿接軌。
積極爭取國家基本建設投資項目。在部地籍管理司指導下,編寫了《全國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建設方案》,並獲得國家計委批准。在此基礎上,開展了《環北京地區資源與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試驗研究》和《環北京地區資源與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工程》,為建立全國資源與生態環境綜合監測技術體系奠定了基礎,並為全面實施全國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提供了示範。該項目的實施,對於推進土地科學學科建設、深化國土資源調查成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學術水平逐步提高
實驗室本著“開放、合作”的精神,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對外交流,不斷提高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3 年來, 實驗室主持或聯合主辦了國際學術會議1次, 主辦國內學術會議1 次。實驗室研究人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2人次,在國際重要會議上特邀報告與專題邀請報告2個。在國內重要學術會議上的特邀報告16 個, 專題邀請報告3 個。為加強廣泛交流,擴大實驗室的影響,提高實驗室的知名度,在全國範圍內展示實驗室成果,與中國農業大學還聯合舉辦了“土地持續利用與管理”國際培訓班,與自然資源學會——土地資源專業委員會,在南京舉辦了“當前土地資源研究熱點與新進展學術研討會”。此外邀請ITC、IIASA等國際組織的專家作報告,並且接納加拿大女皇大學研究生進行畢業論文實習。幾年來,實驗室加強了與院其他業務所和有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與聯繫,切實調動和發揮了院內外專家在實驗室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同時,開展了院外合作研究基地的籌建工作。
4. 人才結構趨於合理
在依託單位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的支持下,經過幾年的發展,實驗室擁有土地資源、地理、生態、測繪、計算機、遙感等各類專業人才,初步具備了一支素質較高的科技隊伍。
在固定研究人員11 人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 名, 高級工程師8 名,具有博士學位的7 人,碩士學位的3 人,並以青年人為主體。
在項目運行過程中,先後有客座研究人員44 人, 總工作時間為28.4 人·年,客座研究人員主要包括來自加拿大女皇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的教授、研究員和在讀博士與碩士研究生。
在研究生培養方面, 實驗室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的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 自2000 年以來,共培養碩士2人,博士3人。目前在讀博士研究生2 人。
人才培養是實驗室建設的目標之一。實驗室是一個發展中的年輕實驗室,其年輕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實驗室成立時間較短, 而且是開放時才剛剛組建,其籌建與建設時間等於開放時間;二是實驗室的研究隊伍以中青年及各地來的客座優秀中青年骨幹為主要組成人員;三是所屬學科是近些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性的新學科。通過建立良好的科研條件與學術環境增強實驗室的吸引力, 取得良好的效果,培養了一批年輕的學術帶頭人與科研骨幹。
極主動的人才培養措施, 取得良好的效果, 使一批青年科研人才脫穎而出。已有2 人獲得國土資源部百名科技人才計畫資助,實驗室年齡在40歲以下的高級工程師7人,保持了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以年輕人為主體的特色。實驗室培養的青年科研人員以及碩士、博士研究生不僅在國內已成為一些大學與科研機構的學術帶頭人與科研骨幹,有的還在國外做出了突出的學術貢獻。
5. 制度建設逐步完善
在分別對有關部門、高等院校等重點實驗室進行考察、分析和借鑑基礎上,根據目前需要和我院具體情況,制定了《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章程》、《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項目經費管理與使用細則》、《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考評及獎勵暫行規定》等規章制度。此外,還完成了《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科技發展“十五”計畫》的編寫工作,確定了實驗室今後五年的主要發展目標和重點研究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