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綱要

國史綱要

《國史綱要》是由陳勇編寫,上海大學出版出版的一本書籍。本書是一本簡明中國通史教材。全書共分十四章,系統而又重點地敘述了史前時期至清末的中國歷史。本書既吸收過去中國通史教材中注重政治制度、社會經濟、學術文化的三大塊的敘述,又補充了社會生活史等方面的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史綱要
  • 作者:陳勇
  • ISBN:9787810586719
  • 定價:45.00元
  • 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3-1
  • 裝幀: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讀者評論,

圖書信息

版 次:1頁 數:513字 數:480000印刷時間:2004-7-1開 本:紙 張:膠版紙印 次:I S B N:9787810586719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簡明中國通史教材。全書共分十四章,系統而又有重點地敘述了史前時期至清末的中國歷史。本書既吸收過去中國通史教材中注重政治制度、社會經濟、學術文化的三大塊的敘述,又補充了社會生活史等方面的內容;既從巨觀整體層面把歷史的基本線索和特點展現清楚,又依據歷史實情,抓住各個時期歷史現象的不同變化作有階段性地重點解說,使讀者能夠比較系統而又有重點地掌握中國歷史的發展變遷軌跡和演進規律,增強他們對祖國歷史文化的熱愛。
本書敘述簡潔,篇幅適中,線索清楚,重點突出,可作高等學校中國通史教材使用,也可作為文史愛好者的自學入門讀物。

目錄

第一章 文前文化與文明起源
第一節 燦若群星的考古學文化
一、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第二節 三皇五帝的古史傳說
一、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
二、早期國家的產生
第三節 原始文化與藝術
一、繪畫
二、雕刻藝術
三、陶塑藝術
四、音樂舞蹈
第二章 三代文明
第一節 探索中的夏代文明
一、文獻記載中的夏王朝
二、二里頭文化:考古學證據
三、夏文化
第二節 宗天尚鬼的殷商文明
一、商人的興起與成湯建國
二、盤庚遷殷與武丁中興
三、商朝的滅亡
四、燦爛的青銅文化
五、宗天尚鬼:殷人的宗教觀念
第三節 制禮作樂的西周文明
一 西周的建立
二 西周的制度
三 西周的衰亡
四 思想文化
第三章 社會轉型期的東周文明
第一節 禮壞樂崩的春秋時期
一 王室衰微
二 春秋五霸
三 民族融合:華夏與四夷
四 思想文化:百家爭鳴的前奏曲
第二節 七雄並起的戰國時代
一 社會大變革
二 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
三 七雄的兼併戰爭
四 思想文化
第四章 專制制度短暫嘗試的秦王朝
第一節 秦統一天下
一 統一時機的成熟
二 統一的思想準備
三 掃平六國
第二節 專制一統制度與鞏固措施
一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二 鞏固統一的各項政令
第三節 秦的暴政與秦王朝的滅亡
一 暴政下的統治
二 各階層的不滿與反抗
三 陳勝、吳廣起義大澤鄉
四 秦朝的覆滅
第五章 專制統治調整鞏固與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漢王朝
第六章 國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的魏晉南北朝
第七章 統一南北的隋王朝
第八章 強盛的唐王朝
第九章 分裂與割據的五代十國
第十章 轉型之中的趙宋王朝
第十一章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
第十二章 皇權政治空前強化的明王朝
第十三章 清朝前期的強盛
第十四章 風雲激盪的晚清社會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編後記

讀者評論

當初買書時,買的中國通史有三本,這一本是最簡單的。但這一本有它的好處,注重綜合和骨架,以及對歷史的整體把握,雖然簡單,但是詳略得當,並沒有遺失要點,反而有利於對歷史框架的整體概括。重綜合、重分析、脈絡清晰而又要點俱到是這本書的最大特點,也是這書作者的長處。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簡明通史。
都說讀史使人明智,這也是我讀幾本歷史著作的原因,另外我也想了解一下中國的古代大概是個什麼模樣。中國的歷史並不像人們日常說的有五千年,有文字記載的中國歷史大概只有三千七百年左右,關於夏朝的存在歷史界尚存在很大爭議,即使有也只能把中國文明的歷史向前推進五百年,算下來也不足五千年,但為什麼會有上下五千年的說法呢?或許是從大禹治水算起的,但這個說法有待商榷。中國也不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是梁啓超提出來的,國際上根本沒有認可,事實上世界上好幾大文明都比中華文明歷史要悠久,說中華文明是歷史上最悠久的純屬無稽之談。
讀史使人明智這句話是培根說的,意思是說要讀出歷史的真實,讀懂歷史發展的規律,並且理性的參與到歷史其中。而唐太宗則說過,讀史可以知興衰、明得失。中國古代史的整體發展規律是,自從宋代以後中國逐漸開始走下坡路,而中國歷史上強盛時的朝代大概都是一樣的——有良好的人才選拔制度,古代知識分子可以參與到治理國家中來,有相對開明的君主,擢用人才,採納意見,有良好合理的賦稅制度,百姓安樂,國庫充足,有良好的國防和軍事制度,邊疆穩定,有比較寬鬆的文化氛圍,注重教育等等。在中國古代國際地位最突出的強唐盛漢,還要求統治者有天下包容的胸懷和四海眼光,以唐太宗和漢武帝最為典型。而**的朝廷也是一樣的——皇帝昏庸,吏治**,奸臣弄權,軍備鬆弛,局勢紛亂,苛捐雜稅,老百姓苦不堪言,財政賦稅和人才選拔制度漏洞百出。中國古代**王朝的一大特徵是宦官和外戚專權,這是中國古代史上的“中國特色”,其次就是土地兼併嚴重,富者田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如果還碰上天災連年或者戰亂頻繁,更是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怨聲載道。
中國古代總的歷史規律是漢唐時期比較強盛,自宋朝以後便江河日下,整的歷史趨勢是前半段比較好,後半段比較差。漢唐是對中國影響最為深遠的朝代。中國在秦漢時期第一次建立了大一統的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漢朝時期國力強盛,第一次形成了長久的實質性的民族大融合,所以中國古代有漢人的說法,到現在也仍有漢族的說法。唐朝更不用說了,漢唐時期的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文明的交流,唐太宗時期的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繁榮富強的國家,唐太宗更是被尊稱為天可汗,萬國來朝,四海臣服,盛唐時期中華文明的種子播及天下,現在的大中華文化圈就是當年的影子,如今的唐人街、唐裝都是當年盛唐遺留下的風采。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不堪回首的戰亂歲月。黃河以北的中原大地曾經兩度淪落於異族的馬蹄之下,一是漢朝之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一是南北宋時期的女真族的金國,百姓忍受異族政權壓迫,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整箇中華大地也曾經兩次陷於異族政權之手,一是元朝時期的蒙古帝國,一是滿清政權。蒙古政權一直拒絕同化於漢族,經過短暫的奴役統治之後終於把它趕回蒙古漠北。滿清政府建立的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對中國的近現代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方面,它奠定了中國現在版圖的基本輪廓,甚至在乾隆時期清朝治理下的疆域遠比現在要廣,直可與漢唐時期相比,康雍乾時期還創造了將近一百年的盛世,但這只是封建社會落日的餘暉,對中國影響更深遠的是,由於滿清政府的閉關鎖國,盲目排外,錯失了中國走向世界舞台的機會,拉大了中國和西方的差距。這是一曲已處於生命尾期的落後制度對抗新興起的先進制度的悲愴輓歌。
中國人的民族復興夢自從清朝滅亡列強入侵時就已經種下了,而中國古代天朝上國的大文化思想從漢朝時就已經開始了。強盛的漢王朝第一次接觸到了中華以外的國家,在漢朝大將陳湯給漢皇帝的上疏中就有“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事實上漢朝也是對中國歷史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朝代。中國兩千年的歷史疆域包括現在基本上都是漢朝奠定的。中國歷史上影響兩千年直到現在的儒教和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是在漢朝確立的,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影響了中國數千年士子和國人的思想。中國古代兩千年的“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的封建尊君思想同樣也是漢朝董仲舒提出來的。中國古代影響兩千年的士農工商思想是漢朝提出來的。中國古代影響兩千年的注重孝道、以德治國是漢朝舉孝廉制度演變來的。中國秦漢時期的郡縣制到現在都有借鑑的意義。漢族、漢人的說法更不用提了。
整體來說,漢朝、唐朝、清朝是對中國影響最為深遠的三個朝代。一個國家強盛、人民安康的朝代是一個制度基本完備並發揮良好作用的朝代,無論強唐盛漢還是現在,皆是如此。漢朝是中國古代建立的第一個長久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唐朝首次發揮實效的科舉制度選拔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制度是第一位的,歷史也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所以制度框架的建設和與時俱進是第一重要的。大到一個國家的建設,小到一個公司、一個團體,制度的建設和完善都是至關重要的。——這是我讀這本書的最大感悟。
歷史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先說到這裡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