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於旅遊業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是國務院於2011年12月28日發布,自2011年12月28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規。
基本介紹
- 發布部門:國務院
- 發布日期:2011年12月28日
- 實施日期:2011年12月28日
- 效力級別:國務院規範性檔案
- 法規類別:旅遊綜合規定
--2011年12月28日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
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我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我國旅遊業發展工作主要情況,請予審議。
一、旅遊工作的主要進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提出“旅遊事業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並強調“旅遊這個行業,要變成綜合性行業”。江澤民同志指出“我國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應充分利用,要在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切實保護生態環境的條件下,積極發展旅遊業”。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高度,把旅遊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要大力發展旅遊業。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經過30多年發展,我國旅遊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十一五”時期,我國國內旅遊、入境旅遊、出境旅遊三大市場全面繁榮,成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遊接待國和出境旅遊消費國,並形成全球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旅遊業已進入大眾化、產業化發展的新階段。
(一)旅遊經濟持續較快增長。1978年到2010年,國際旅遊外匯收入增長173倍,年均增速17.5%;1994年到2010年,國內旅遊收入增長11.3倍,年均增速16.4%。“十一五”時期,旅遊業接待總量93.68億人次,旅遊總收入6.01萬億元,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5.3%。2010年,雖然遭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旅遊業仍實現了全面恢復並較快增長,國內旅遊人數比上年增長10.6%,入境過夜旅遊人數增長9.4%,出境旅遊人數增長20.4%,旅遊業總收入增長21.7%。
(二)旅遊供給更加豐富。一是旅遊接待能力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國星級飯店13908家,其中五星級飯店達607家;全國旅行社23315家,其中1387家可以經營中國公民出國(境)旅遊;全國旅遊客車5.6萬輛;各類旅遊景區景點達到2萬多家,其中A級景區5000多家,5A級景區119家。我國擁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一批資源品位高、深受遊客喜愛的旅遊景區。國家旅遊度假區12個,優秀旅遊城市339座。二是旅遊產品體系逐步完善。傳統觀光產品進一步加強,休閒度假旅遊產品快速發展,旅遊新業態不斷湧現,旅遊產品正在從以傳統觀光產品為主體向觀光、度假和專項旅遊多元化方向發展。三是旅遊通達條件明顯改善。截至2010年,全國高速公路已達7.4萬公里,鐵路9.1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7500公里),全國民用機場175個,開通國內航線1578條、國際航線302條。主要旅遊城市與客源地之間的航線航班、旅遊列車普遍增加,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旅客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
(三)旅遊業的經濟拉動作用更加突出。一是拉動了經濟成長。據測算,我國旅遊業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以上,與旅遊相關的行業超過110個,旅遊業發展帶動了社會投資,促進了相關產業發展。其中,旅遊業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90%,對民航和鐵路客運業的貢獻率超過80%。二是促進了社會消費。2010年,我國居民國內旅遊消費達到12579.8億元,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9.4%。三是促進了社會就業。“十一五”時期新增旅遊直接就業約300萬人,帶動間接就業約1700萬人。目前,我國旅遊直接從業人數超過1350萬人,與旅遊相關的就業人數約8000萬人。
(四)旅遊業對相關事業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一是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5.3萬個村莊開展鄉村旅遊,農家樂超過150萬家,帶動1500萬農民受益。2010年鄉村旅遊接待遊客超過4億人次,旅遊收入達1200多億元。二是促進了先進文化傳播。旅遊業發展促進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紅色旅遊已經成為國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大課堂。“十一五”期間,紅色旅遊共接待遊客13.5億人次,年均增長20.4%。三是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旅遊增強了人民民眾生態保護意識,生態旅遊、低碳旅遊正在成為旅遊消費者的自覺行為。一些荒山、荒地、荒坡、沙漠、鹽鹼地、資源枯竭礦山等通過發展旅遊業得到綜合利用。四是為國家整體外交大局和對港澳台工作作出了貢獻。作為我國與世界各國交流的重要橋樑和紐帶,旅遊業已經成為我國外交活動中最活躍、爭議最少、效果最好的途徑之一。旅遊業發揮“民間外交”的獨特優勢,增進了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促進了我國與其他國家的政治互信和經濟共贏。“兩岸四地”旅遊合作不斷深化,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密切兩岸人民感情,增加台灣同胞的福祉做出了積極貢獻。
實踐證明,旅遊業是資源消耗低、帶動係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產業,對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務院就加快旅遊業發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動了我國旅遊業快速發展。主要工作有:
(一)把發展旅遊業納入國家戰略體系。
一是把加快發展旅遊業作為促進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戰略舉措之一。2001年國務院召開了全國旅遊業發展工作會議,出台了《國務院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通知》(國發〔2001〕9號);2009年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進一步研究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加快旅遊業發展問題,出台了《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提出要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民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二是把發展旅遊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十二五”規劃綱要把旅遊業確立為服務業發展的重點產業,將加快發展旅遊業作為促進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並列出專門段落進行部署。三是把旅遊業作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國務院制定出台的促進地區或區域發展的意見或專項規劃中,都強調旅遊業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對旅遊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二)最佳化旅遊業發展環境。
一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十一五”時期,中央財政投入30億元,用於旅遊宣傳促銷和旅遊景區服務設施開發補助;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0億元,重點用於支持中西部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地方政府也明顯加大了對旅遊業的投入。二是提出促進旅遊發展的制度安排。1999年國家實行長假制度,2007年國務院調整法定節假日安排,增加了法定節假日時間,我國職工每年非工作日已達115天,同時出台了《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推動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2011年,國務院決定將每年的5月19日確定為中國旅遊日。三是加大對旅遊企業的支持力度。明確賓館飯店享受與一般工業企業同等的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政策,允許旅行社參與政府採購和服務外包,明確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可享受中央財政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和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
(三)提升旅遊服務質量。
一是加強法規和標準化建設。國務院公布了《旅行社條例》、《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等法規,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公布了《旅遊管理條例》或《旅遊業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截至目前,發布了旅遊業國家標準22項、行業標準18項、地方標準200多項,標準化範圍基本覆蓋旅遊業各主要領域和重點環節。二是做好旅遊安全保障工作。按照國家應急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健全了旅遊安全應急體系,建立了多部門協同的旅遊安全預警機制和旅遊安全應急處理機制。近三年來,國家一級共發布旅遊安全出行提示242條,接報涉外旅遊突發事件47起,國內旅遊突發事件100起,組織協調處理了其中部分影響重大的事件。在一系列有重大影響的海外旅遊突發事件中,對中國遊客的救援工作得到明顯加強。在汶川地震中,成功將5萬餘境內外遊客從災區安全疏散。2011年,成功將因社會動盪滯留在埃及的中國遊客接回國內;妥善處理台灣蘇花公路大陸遊客交通事故以及日本複合性自然災害中國遊客的保障問題。同時,健全市場規則,進一步完善了旅遊保險制度,在全國實施旅行社責任險統保示範。三是提高公共信息服務水平。開通了“12301”全國旅遊服務熱線,重點旅遊城市建設了一批旅遊諮詢服務或集散中心,遊客密集場所完善了旅遊諮詢問訊服務。各地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公共媒體新開設一批旅遊頻道或欄目,進一步加大了旅遊公益宣傳力度。四是加強市場監管。建立健全旅遊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在全國開展旅遊服務質量明察暗訪,查處了一批星級飯店、A級景區、旅行社和導遊員。旅遊、工商、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在全國開展旅遊市場秩序專項整治,重點打擊不法經營行為。旅遊、工商、質檢、宗教、文物、標準委等六部門聯合開展規範宗教、旅遊場所文明燃香活動。五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了導遊資格考試制度、導遊等級認定製度,探索導遊薪酬機制,研究建立和完善旅遊職業資格和職稱制度。實施全國旅遊職業培訓計畫,在全國旅遊系統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加強旅遊系統人才培養。全國開展旅遊教育的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達1968家,在校旅遊專業學生109萬人。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指示,連續9年實施“導遊援藏”計畫,共有531名導遊員進藏上崗帶團,帶動了當地導遊隊伍素質提升。
(四)提升旅遊業對外開放水平。
一是深入推動旅遊業對外開放。2007年底,我國旅遊業全面兌現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賓館(飯店)領域已經全面實現了國民待遇,旅行社和導遊領域的開放程度也大幅提升。2010年8月,作為主動開放措施,國家旅遊局和商務部出台《中外合資經營旅行社試點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在試點基礎上,將逐步對外商投資旅行社開放經營中國內地居民出境旅遊業務。二是不斷擴大國際旅遊交流與合作。截至目前,我國已批准140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實施111個。“十一五”期間我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共簽訂旅遊合作協定3份,與其他國家的旅遊部門簽署的合作協定、協定和備忘錄共53份,與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旅遊合作機制。結合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活動,在全球廣泛開展國家旅遊形象宣傳。與法國、義大利、印度、韓國互辦了旅遊年,與俄羅斯也將互辦旅遊年。三是創新內地與港澳台的旅遊合作。內地與香港、澳門建立了穩定的旅遊工作磋商機制。自2003年開始,國務院先後批准了22個省(市)的49個城市試辦內地居民赴港澳地區“個人游”,覆蓋約2.5億人。截至2011年10月,內地居民赴港“個人游”達到7500萬人次,占同期內地赴港遊客人數的52.45%;內地居民赴澳“個人游”4486萬人次,占同期內地赴澳遊客人數的44.15%。在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內,內地向香港澳門共開放5個方面18項旅遊內容。2008年7月啟動了大陸居民赴台旅遊業務,截至2011年11月,大陸居民赴台團隊旅遊人數達到300萬人次。今年(2011年)6月又啟動了大陸居民赴台“個人游”試點工作,開啟了兩岸民眾交流的新階段。
(五)完善旅遊業發展體制機制。
一是對旅遊業發展進行綜合協調。為促進假日旅遊和紅色旅遊健康發展,成立了由17個部門組成的全國假日旅遊部際會議和由14個部門組成的全國紅色旅遊工作協調小組。支持旅遊與相關部門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促進旅遊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地方各級政府普遍加強了對旅遊業發展的組織協調,全國有27個省(區、市)建立了旅遊綜合協調機構。二是加強對重點地區旅遊發展改革的指導。2009年國務院專門印發了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廣東、雲南、重慶、福建等省(市)在旅遊改革方面先行先試;將成都、秦皇島、舟山、張家界確定為旅遊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三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將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和行業自律有機結合起來。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正在按照要求,逐步把應當由企業、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承擔的職能和機構轉移出去。加強行業協會建設,在7個省、17個城市成立導遊協會,並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原則,加快推動行業協會的改革和發展。
二、我國旅遊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關鍵期,也是我國旅遊業的黃金髮展期和轉型升級期。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建設步伐加快,我國旅遊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在加快發展的同時,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提升旅遊業的發展質量和水平。
(一)面臨的機遇。
新時期,旅遊業發展面臨一系列重大機遇。
一是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加快旅遊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我國人均收入將持續增長,消費能力將繼續提高,消費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按照世界旅遊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時,旅遊將成為城鎮居民生活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的消費需求,旅遊業將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據預測,“十二五”期間,我國人均GDP將達到並超過5000美元,城鄉居民年均出遊將超過兩次。同時,隨著交通、城市建設、旅遊基礎設施的發展完善,將使旅遊通達性和便捷性明顯提升。這些都為旅遊業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加快旅遊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十二五”時期,我國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更加注重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服務業發展,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旅遊業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要領域,作為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作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產業,將在這些重大的戰略性調整中,進一步凸顯自身優勢與地位。與此同時,現代化的新技術、新裝備正在改造和提升傳統旅遊業,將創造出大量新的旅遊業態,增強旅遊供給能力;服務方式和商業模式創新正在成為新時期旅遊業發展的新趨勢,將極大提高旅遊業的現代化水平和競爭力。
三是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為加快旅遊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十二五”時期,我國將加快改革攻堅步伐,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旅遊各相關領域的市場化程度將極大提升,區域和行業壁壘將進一步打破,市場配置資源的體制機制將更加完善,這將為旅遊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今後我國旅遊業將更加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行發展,發展的動力將更加強勁。據世界旅遊組織的最新預測,未來二十年國際遊客人數將保持年均4300萬人次的增長,到2030年,國際遊客人數將達到18億人次;未來亞太地區將成為新增入境遊客最多的旅遊目的地,今後二十年將增加3.31億人次,這將為中國旅遊業的持續增長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二)面臨的挑戰。
從旅遊業發展的外部環境看,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成長速度減緩,全球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國際旅遊市場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頻發,給旅遊業增添了不可預見的不利因素。同時,我國旅遊業自身也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逐步解決。
一是旅遊產品供給和需求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觀光旅遊熱點產品仍集中在少數知名旅遊景區,導致旅遊旺季部分景區一票難求、一導難求,新的旅遊景區開發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休閒度假產品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數量和質量與急劇上升的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中西部部分旅遊目的地交通不便、可進入性差的問題依然突出。旅遊商品種類單一、質量參差不齊,巨大的旅遊購物需求未能充分釋放。旅遊安全保障體系還不健全,旅遊便捷服務能力還有待提高。
二是旅遊市場秩序和人民民眾的期待還有差距。現行的法律法規與旅遊市場規律不能有效銜接,旅遊民事規則不完善;旅遊活動缺乏全程監管,旅遊經營和管理不規範;市場誠信缺失,地區和行業壁壘依然存在;旅遊部門執法力量不足,綜合執法機制不健全。
三是旅遊發展方式還不完全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相當一部分地區存在重開發、輕保護,重硬體、輕軟體等問題,一些地方旅遊發展仍停留在“門票經濟”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旅遊產業鏈,旅遊業綜合帶動效益沒有充分發揮;旅遊資源管理存在多部門重疊現象,旅遊規劃體系尚未制度化、法定化,規劃執行缺乏監管或監管不到位;旅遊業科技含量不高,現代產業組織建設、現代商業模式創新、現代科技運用等方面有待加強;旅遊人才隊伍的專業化、國際化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加快發展旅遊業的目標和主要措施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提出明確要求:到2015年,我國旅遊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國內旅遊達到33億人次,入境過夜旅遊9000萬人次,出境旅遊8300萬人次。旅遊消費穩步增長,旅遊消費相當於居民消費總量的10%。經濟社會效益更加明顯,旅遊業總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旅遊業增加值占全國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2%。旅遊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力爭到2020年,我國旅遊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基本達到世界旅遊強國水平。我們將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的要求,進一步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早日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民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積極提升旅遊業總體實力。
把旅遊業放在國家整體戰略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布局中更加積極地予以支持,充分發揮旅遊業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經濟結構調整和擴大內需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一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一步豐富旅遊產品和業態,大力提升旅遊產品的供給能力。二是以交通建設、旅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快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建立和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高旅遊公共服務水平。四是進一步推進旅遊業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繼續做大做強旅遊產業,同時積極運用現代技術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旅遊業的現代化水平。五是繼續抓好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套用型、技能型旅遊人才培養力度,探索建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育旅遊人才的新機制,提高旅遊人才培養質量。同時,加強從業人員業務培訓,提高旅遊人才隊伍整體素質。
(二)規範市場秩序,提高服務質量。
按照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下大力氣解決長期困擾旅遊業發展的市場秩序、服務質量和旅遊安全問題。一是逐步統一市場規則,建立健全符合旅遊經營特點和運行規律的行政規制、商業規則和企業規範,促進旅遊市場吃、住、行、游、購、娛各類規則的配套與銜接。二是逐步建立起旅遊市場綜合治理和監管的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協調,推動聯合執法,充實旅遊執法人員隊伍。三是加快標準制定和推廣,根據旅遊活動的特點和需求,建立覆蓋旅遊全鏈條的旅遊標準體系,推廣旅遊服務和產品認證,開展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專項活動,逐步建立完善旅遊質量評價、考核規範。四是構建地方政府負總責的旅遊安全管理體系,探索建立旅遊安全風險提示、突發事件應對、緊急救援等相關制度。
(三)統籌旅遊資源保護和開發。
在旅遊開發建設中把對自然、文化遺產等重要旅遊資源的保護放在突出位置,把發展旅遊業與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建設更好地協調起來。一是更加重視統籌機制建設,形成各資源管理部門協調配合,共同保護旅遊資源與旅遊環境,協力促進和規範旅遊開發建設的工作格局。二是注重發揮規劃對資源整合利用的統籌作用,做好旅遊規劃與相關規劃的銜接,建立旅遊規劃的社會評價制度,確保旅遊規劃的實施效果。三是規範開發行為,提高旅遊開發建設水平,維護資源的區域整體性、文化代表性、地域特殊性和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倡導生態文明理念,創新生態保護和合理開發手段,在開發建設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內涵和科技含量,培育更多的精品和品牌。
(四)加大對旅遊業發展的政策支持。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中央政府設立專項投資,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重點景區、紅色旅遊、鄉村旅遊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國務院已經決定將旅遊發展基金保留到2015年,重點用於國家旅遊形象宣傳、規劃編制、人才培訓、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安排中央財政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外貿發展基金以及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時,對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給予支持。二是制定全國旅遊業發展規劃,同時完善旅遊規劃體系。把統籌安排旅遊資源保護利用、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納入各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旅遊城市在編制和調整城市總體規劃時充分考慮旅遊規劃的有關需要,在編制土地利用規劃、海洋功能區劃、基礎設施規劃、村鎮規劃時要充分考慮旅遊業發展需要。三是制定國民旅遊休閒綱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配合全國人大做好旅遊綜合立法,研究制定旅遊市場監管、資源保護、從業規範等專項法規,不斷完善旅遊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制度環境。四是加大金融支持,進一步完善旅遊企業融資擔保等信用增強體系,拓寬旅遊企業融資渠道,積極推進金融機構和旅遊企業開展多種方式的業務合作,探索開發適合旅遊消費需要的金融產品。五是年度土地供應適當增加旅遊業發展用地,積極支持利用荒地、荒坡、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邊遠海島和可以開發利用的石漠化土地等開發旅遊項目;支持企事業單位利用存量房產、土地資源興辦旅遊業。
(五)深入推進旅遊業改革開放。
一是加強對旅遊業發展的綜合協調,完善工作機制。二是積極推進旅遊業改革試點工作,探索旅遊業改革發展新模式。三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加強旅遊政策法規建設,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嚴格依法行政,進一步發揮旅遊行業協會在促進行業自律、開展誠信經營、維護旅遊者合法權益等方面的作用。四是大力支持各地開展旅遊綜合改革和專項改革試點,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旅遊資源一體化管理。五是積極推進導遊管理體制改革,探索符合服務業特點的導遊收取服務費機制。六是繼續推進旅遊國際交流與合作,認真做好旅遊對港澳台工作,促進兩岸四地旅遊業共同發展。
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關於旅遊業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充分體現了對旅遊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必將有力地推進我國旅遊業發展。我們將認真研究和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工作,積極配合旅遊法起草工作,努力推動我國旅遊業又好又快發展。
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我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我國旅遊業發展工作主要情況,請予審議。
一、旅遊工作的主要進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提出“旅遊事業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並強調“旅遊這個行業,要變成綜合性行業”。江澤民同志指出“我國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應充分利用,要在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切實保護生態環境的條件下,積極發展旅遊業”。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高度,把旅遊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要大力發展旅遊業。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經過30多年發展,我國旅遊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十一五”時期,我國國內旅遊、入境旅遊、出境旅遊三大市場全面繁榮,成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遊接待國和出境旅遊消費國,並形成全球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旅遊業已進入大眾化、產業化發展的新階段。
(一)旅遊經濟持續較快增長。1978年到2010年,國際旅遊外匯收入增長173倍,年均增速17.5%;1994年到2010年,國內旅遊收入增長11.3倍,年均增速16.4%。“十一五”時期,旅遊業接待總量93.68億人次,旅遊總收入6.01萬億元,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5.3%。2010年,雖然遭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旅遊業仍實現了全面恢復並較快增長,國內旅遊人數比上年增長10.6%,入境過夜旅遊人數增長9.4%,出境旅遊人數增長20.4%,旅遊業總收入增長21.7%。
(二)旅遊供給更加豐富。一是旅遊接待能力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國星級飯店13908家,其中五星級飯店達607家;全國旅行社23315家,其中1387家可以經營中國公民出國(境)旅遊;全國旅遊客車5.6萬輛;各類旅遊景區景點達到2萬多家,其中A級景區5000多家,5A級景區119家。我國擁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一批資源品位高、深受遊客喜愛的旅遊景區。國家旅遊度假區12個,優秀旅遊城市339座。二是旅遊產品體系逐步完善。傳統觀光產品進一步加強,休閒度假旅遊產品快速發展,旅遊新業態不斷湧現,旅遊產品正在從以傳統觀光產品為主體向觀光、度假和專項旅遊多元化方向發展。三是旅遊通達條件明顯改善。截至2010年,全國高速公路已達7.4萬公里,鐵路9.1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7500公里),全國民用機場175個,開通國內航線1578條、國際航線302條。主要旅遊城市與客源地之間的航線航班、旅遊列車普遍增加,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旅客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
(三)旅遊業的經濟拉動作用更加突出。一是拉動了經濟成長。據測算,我國旅遊業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以上,與旅遊相關的行業超過110個,旅遊業發展帶動了社會投資,促進了相關產業發展。其中,旅遊業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90%,對民航和鐵路客運業的貢獻率超過80%。二是促進了社會消費。2010年,我國居民國內旅遊消費達到12579.8億元,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9.4%。三是促進了社會就業。“十一五”時期新增旅遊直接就業約300萬人,帶動間接就業約1700萬人。目前,我國旅遊直接從業人數超過1350萬人,與旅遊相關的就業人數約8000萬人。
(四)旅遊業對相關事業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一是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5.3萬個村莊開展鄉村旅遊,農家樂超過150萬家,帶動1500萬農民受益。2010年鄉村旅遊接待遊客超過4億人次,旅遊收入達1200多億元。二是促進了先進文化傳播。旅遊業發展促進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紅色旅遊已經成為國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大課堂。“十一五”期間,紅色旅遊共接待遊客13.5億人次,年均增長20.4%。三是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旅遊增強了人民民眾生態保護意識,生態旅遊、低碳旅遊正在成為旅遊消費者的自覺行為。一些荒山、荒地、荒坡、沙漠、鹽鹼地、資源枯竭礦山等通過發展旅遊業得到綜合利用。四是為國家整體外交大局和對港澳台工作作出了貢獻。作為我國與世界各國交流的重要橋樑和紐帶,旅遊業已經成為我國外交活動中最活躍、爭議最少、效果最好的途徑之一。旅遊業發揮“民間外交”的獨特優勢,增進了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促進了我國與其他國家的政治互信和經濟共贏。“兩岸四地”旅遊合作不斷深化,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密切兩岸人民感情,增加台灣同胞的福祉做出了積極貢獻。
實踐證明,旅遊業是資源消耗低、帶動係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產業,對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務院就加快旅遊業發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動了我國旅遊業快速發展。主要工作有:
(一)把發展旅遊業納入國家戰略體系。
一是把加快發展旅遊業作為促進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戰略舉措之一。2001年國務院召開了全國旅遊業發展工作會議,出台了《國務院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通知》(國發〔2001〕9號);2009年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進一步研究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加快旅遊業發展問題,出台了《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提出要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民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二是把發展旅遊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十二五”規劃綱要把旅遊業確立為服務業發展的重點產業,將加快發展旅遊業作為促進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並列出專門段落進行部署。三是把旅遊業作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國務院制定出台的促進地區或區域發展的意見或專項規劃中,都強調旅遊業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對旅遊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二)最佳化旅遊業發展環境。
一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十一五”時期,中央財政投入30億元,用於旅遊宣傳促銷和旅遊景區服務設施開發補助;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0億元,重點用於支持中西部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地方政府也明顯加大了對旅遊業的投入。二是提出促進旅遊發展的制度安排。1999年國家實行長假制度,2007年國務院調整法定節假日安排,增加了法定節假日時間,我國職工每年非工作日已達115天,同時出台了《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推動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2011年,國務院決定將每年的5月19日確定為中國旅遊日。三是加大對旅遊企業的支持力度。明確賓館飯店享受與一般工業企業同等的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政策,允許旅行社參與政府採購和服務外包,明確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可享受中央財政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和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
(三)提升旅遊服務質量。
一是加強法規和標準化建設。國務院公布了《旅行社條例》、《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等法規,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公布了《旅遊管理條例》或《旅遊業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截至目前,發布了旅遊業國家標準22項、行業標準18項、地方標準200多項,標準化範圍基本覆蓋旅遊業各主要領域和重點環節。二是做好旅遊安全保障工作。按照國家應急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健全了旅遊安全應急體系,建立了多部門協同的旅遊安全預警機制和旅遊安全應急處理機制。近三年來,國家一級共發布旅遊安全出行提示242條,接報涉外旅遊突發事件47起,國內旅遊突發事件100起,組織協調處理了其中部分影響重大的事件。在一系列有重大影響的海外旅遊突發事件中,對中國遊客的救援工作得到明顯加強。在汶川地震中,成功將5萬餘境內外遊客從災區安全疏散。2011年,成功將因社會動盪滯留在埃及的中國遊客接回國內;妥善處理台灣蘇花公路大陸遊客交通事故以及日本複合性自然災害中國遊客的保障問題。同時,健全市場規則,進一步完善了旅遊保險制度,在全國實施旅行社責任險統保示範。三是提高公共信息服務水平。開通了“12301”全國旅遊服務熱線,重點旅遊城市建設了一批旅遊諮詢服務或集散中心,遊客密集場所完善了旅遊諮詢問訊服務。各地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公共媒體新開設一批旅遊頻道或欄目,進一步加大了旅遊公益宣傳力度。四是加強市場監管。建立健全旅遊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在全國開展旅遊服務質量明察暗訪,查處了一批星級飯店、A級景區、旅行社和導遊員。旅遊、工商、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在全國開展旅遊市場秩序專項整治,重點打擊不法經營行為。旅遊、工商、質檢、宗教、文物、標準委等六部門聯合開展規範宗教、旅遊場所文明燃香活動。五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了導遊資格考試制度、導遊等級認定製度,探索導遊薪酬機制,研究建立和完善旅遊職業資格和職稱制度。實施全國旅遊職業培訓計畫,在全國旅遊系統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加強旅遊系統人才培養。全國開展旅遊教育的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達1968家,在校旅遊專業學生109萬人。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指示,連續9年實施“導遊援藏”計畫,共有531名導遊員進藏上崗帶團,帶動了當地導遊隊伍素質提升。
(四)提升旅遊業對外開放水平。
一是深入推動旅遊業對外開放。2007年底,我國旅遊業全面兌現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賓館(飯店)領域已經全面實現了國民待遇,旅行社和導遊領域的開放程度也大幅提升。2010年8月,作為主動開放措施,國家旅遊局和商務部出台《中外合資經營旅行社試點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在試點基礎上,將逐步對外商投資旅行社開放經營中國內地居民出境旅遊業務。二是不斷擴大國際旅遊交流與合作。截至目前,我國已批准140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實施111個。“十一五”期間我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共簽訂旅遊合作協定3份,與其他國家的旅遊部門簽署的合作協定、協定和備忘錄共53份,與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旅遊合作機制。結合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活動,在全球廣泛開展國家旅遊形象宣傳。與法國、義大利、印度、韓國互辦了旅遊年,與俄羅斯也將互辦旅遊年。三是創新內地與港澳台的旅遊合作。內地與香港、澳門建立了穩定的旅遊工作磋商機制。自2003年開始,國務院先後批准了22個省(市)的49個城市試辦內地居民赴港澳地區“個人游”,覆蓋約2.5億人。截至2011年10月,內地居民赴港“個人游”達到7500萬人次,占同期內地赴港遊客人數的52.45%;內地居民赴澳“個人游”4486萬人次,占同期內地赴澳遊客人數的44.15%。在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內,內地向香港澳門共開放5個方面18項旅遊內容。2008年7月啟動了大陸居民赴台旅遊業務,截至2011年11月,大陸居民赴台團隊旅遊人數達到300萬人次。今年(2011年)6月又啟動了大陸居民赴台“個人游”試點工作,開啟了兩岸民眾交流的新階段。
(五)完善旅遊業發展體制機制。
一是對旅遊業發展進行綜合協調。為促進假日旅遊和紅色旅遊健康發展,成立了由17個部門組成的全國假日旅遊部際會議和由14個部門組成的全國紅色旅遊工作協調小組。支持旅遊與相關部門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促進旅遊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地方各級政府普遍加強了對旅遊業發展的組織協調,全國有27個省(區、市)建立了旅遊綜合協調機構。二是加強對重點地區旅遊發展改革的指導。2009年國務院專門印發了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廣東、雲南、重慶、福建等省(市)在旅遊改革方面先行先試;將成都、秦皇島、舟山、張家界確定為旅遊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三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將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和行業自律有機結合起來。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正在按照要求,逐步把應當由企業、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承擔的職能和機構轉移出去。加強行業協會建設,在7個省、17個城市成立導遊協會,並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原則,加快推動行業協會的改革和發展。
二、我國旅遊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關鍵期,也是我國旅遊業的黃金髮展期和轉型升級期。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建設步伐加快,我國旅遊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在加快發展的同時,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提升旅遊業的發展質量和水平。
(一)面臨的機遇。
新時期,旅遊業發展面臨一系列重大機遇。
一是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加快旅遊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我國人均收入將持續增長,消費能力將繼續提高,消費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按照世界旅遊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時,旅遊將成為城鎮居民生活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的消費需求,旅遊業將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據預測,“十二五”期間,我國人均GDP將達到並超過5000美元,城鄉居民年均出遊將超過兩次。同時,隨著交通、城市建設、旅遊基礎設施的發展完善,將使旅遊通達性和便捷性明顯提升。這些都為旅遊業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加快旅遊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十二五”時期,我國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更加注重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服務業發展,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旅遊業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要領域,作為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作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產業,將在這些重大的戰略性調整中,進一步凸顯自身優勢與地位。與此同時,現代化的新技術、新裝備正在改造和提升傳統旅遊業,將創造出大量新的旅遊業態,增強旅遊供給能力;服務方式和商業模式創新正在成為新時期旅遊業發展的新趨勢,將極大提高旅遊業的現代化水平和競爭力。
三是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為加快旅遊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十二五”時期,我國將加快改革攻堅步伐,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旅遊各相關領域的市場化程度將極大提升,區域和行業壁壘將進一步打破,市場配置資源的體制機制將更加完善,這將為旅遊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今後我國旅遊業將更加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行發展,發展的動力將更加強勁。據世界旅遊組織的最新預測,未來二十年國際遊客人數將保持年均4300萬人次的增長,到2030年,國際遊客人數將達到18億人次;未來亞太地區將成為新增入境遊客最多的旅遊目的地,今後二十年將增加3.31億人次,這將為中國旅遊業的持續增長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二)面臨的挑戰。
從旅遊業發展的外部環境看,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成長速度減緩,全球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國際旅遊市場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頻發,給旅遊業增添了不可預見的不利因素。同時,我國旅遊業自身也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逐步解決。
一是旅遊產品供給和需求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觀光旅遊熱點產品仍集中在少數知名旅遊景區,導致旅遊旺季部分景區一票難求、一導難求,新的旅遊景區開發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休閒度假產品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數量和質量與急劇上升的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中西部部分旅遊目的地交通不便、可進入性差的問題依然突出。旅遊商品種類單一、質量參差不齊,巨大的旅遊購物需求未能充分釋放。旅遊安全保障體系還不健全,旅遊便捷服務能力還有待提高。
二是旅遊市場秩序和人民民眾的期待還有差距。現行的法律法規與旅遊市場規律不能有效銜接,旅遊民事規則不完善;旅遊活動缺乏全程監管,旅遊經營和管理不規範;市場誠信缺失,地區和行業壁壘依然存在;旅遊部門執法力量不足,綜合執法機制不健全。
三是旅遊發展方式還不完全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相當一部分地區存在重開發、輕保護,重硬體、輕軟體等問題,一些地方旅遊發展仍停留在“門票經濟”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旅遊產業鏈,旅遊業綜合帶動效益沒有充分發揮;旅遊資源管理存在多部門重疊現象,旅遊規劃體系尚未制度化、法定化,規劃執行缺乏監管或監管不到位;旅遊業科技含量不高,現代產業組織建設、現代商業模式創新、現代科技運用等方面有待加強;旅遊人才隊伍的專業化、國際化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加快發展旅遊業的目標和主要措施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提出明確要求:到2015年,我國旅遊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國內旅遊達到33億人次,入境過夜旅遊9000萬人次,出境旅遊8300萬人次。旅遊消費穩步增長,旅遊消費相當於居民消費總量的10%。經濟社會效益更加明顯,旅遊業總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旅遊業增加值占全國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2%。旅遊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力爭到2020年,我國旅遊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基本達到世界旅遊強國水平。我們將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的要求,進一步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早日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民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積極提升旅遊業總體實力。
把旅遊業放在國家整體戰略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布局中更加積極地予以支持,充分發揮旅遊業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經濟結構調整和擴大內需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一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一步豐富旅遊產品和業態,大力提升旅遊產品的供給能力。二是以交通建設、旅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快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建立和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高旅遊公共服務水平。四是進一步推進旅遊業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繼續做大做強旅遊產業,同時積極運用現代技術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旅遊業的現代化水平。五是繼續抓好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套用型、技能型旅遊人才培養力度,探索建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育旅遊人才的新機制,提高旅遊人才培養質量。同時,加強從業人員業務培訓,提高旅遊人才隊伍整體素質。
(二)規範市場秩序,提高服務質量。
按照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下大力氣解決長期困擾旅遊業發展的市場秩序、服務質量和旅遊安全問題。一是逐步統一市場規則,建立健全符合旅遊經營特點和運行規律的行政規制、商業規則和企業規範,促進旅遊市場吃、住、行、游、購、娛各類規則的配套與銜接。二是逐步建立起旅遊市場綜合治理和監管的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協調,推動聯合執法,充實旅遊執法人員隊伍。三是加快標準制定和推廣,根據旅遊活動的特點和需求,建立覆蓋旅遊全鏈條的旅遊標準體系,推廣旅遊服務和產品認證,開展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專項活動,逐步建立完善旅遊質量評價、考核規範。四是構建地方政府負總責的旅遊安全管理體系,探索建立旅遊安全風險提示、突發事件應對、緊急救援等相關制度。
(三)統籌旅遊資源保護和開發。
在旅遊開發建設中把對自然、文化遺產等重要旅遊資源的保護放在突出位置,把發展旅遊業與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建設更好地協調起來。一是更加重視統籌機制建設,形成各資源管理部門協調配合,共同保護旅遊資源與旅遊環境,協力促進和規範旅遊開發建設的工作格局。二是注重發揮規劃對資源整合利用的統籌作用,做好旅遊規劃與相關規劃的銜接,建立旅遊規劃的社會評價制度,確保旅遊規劃的實施效果。三是規範開發行為,提高旅遊開發建設水平,維護資源的區域整體性、文化代表性、地域特殊性和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倡導生態文明理念,創新生態保護和合理開發手段,在開發建設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內涵和科技含量,培育更多的精品和品牌。
(四)加大對旅遊業發展的政策支持。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中央政府設立專項投資,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重點景區、紅色旅遊、鄉村旅遊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國務院已經決定將旅遊發展基金保留到2015年,重點用於國家旅遊形象宣傳、規劃編制、人才培訓、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安排中央財政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外貿發展基金以及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時,對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給予支持。二是制定全國旅遊業發展規劃,同時完善旅遊規劃體系。把統籌安排旅遊資源保護利用、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納入各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旅遊城市在編制和調整城市總體規劃時充分考慮旅遊規劃的有關需要,在編制土地利用規劃、海洋功能區劃、基礎設施規劃、村鎮規劃時要充分考慮旅遊業發展需要。三是制定國民旅遊休閒綱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配合全國人大做好旅遊綜合立法,研究制定旅遊市場監管、資源保護、從業規範等專項法規,不斷完善旅遊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制度環境。四是加大金融支持,進一步完善旅遊企業融資擔保等信用增強體系,拓寬旅遊企業融資渠道,積極推進金融機構和旅遊企業開展多種方式的業務合作,探索開發適合旅遊消費需要的金融產品。五是年度土地供應適當增加旅遊業發展用地,積極支持利用荒地、荒坡、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邊遠海島和可以開發利用的石漠化土地等開發旅遊項目;支持企事業單位利用存量房產、土地資源興辦旅遊業。
(五)深入推進旅遊業改革開放。
一是加強對旅遊業發展的綜合協調,完善工作機制。二是積極推進旅遊業改革試點工作,探索旅遊業改革發展新模式。三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加強旅遊政策法規建設,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嚴格依法行政,進一步發揮旅遊行業協會在促進行業自律、開展誠信經營、維護旅遊者合法權益等方面的作用。四是大力支持各地開展旅遊綜合改革和專項改革試點,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旅遊資源一體化管理。五是積極推進導遊管理體制改革,探索符合服務業特點的導遊收取服務費機制。六是繼續推進旅遊國際交流與合作,認真做好旅遊對港澳台工作,促進兩岸四地旅遊業共同發展。
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關於旅遊業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充分體現了對旅遊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必將有力地推進我國旅遊業發展。我們將認真研究和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工作,積極配合旅遊法起草工作,努力推動我國旅遊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