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史》是我社“國別史”系列之一種。本書用簡明的語言敘述俄國從史前至當下的歷史,是一部既有故事性又有學術性的通史教材。 本書於2004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後重印一次。此次修訂,訂正了原書中的錯誤,補寫了最近幾年的內容。同時補充了中俄關係發展史。 俄羅斯,這個紅色風暴的源頭,現代化的遲到者,經歷了太多的分分合合。它曾是群星燦爛的國度,是東西方文明的回合帶。他的落後,他的發展,它的強大和衰落,都是一個未解之謎。此書試圖撥開雲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別史系列:俄國史
- 作者:張建華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頁數:386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010127905
- 外文名:The History of Russia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國別史系列:俄國史(修訂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序言
自序
第一章民族和國家的起源(公元8世紀至17世紀中葉)
一、俄羅斯民族的由來
二、俄羅斯國家的起源
三、莫斯科公國的強盛
四、沙皇專制制度的起源
五、農奴制的確立
第二章專制制度的黃金時代(17世紀末至18世紀末)
一、彼得一世改革
二、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開明君主專制”
三、文化教育的興盛
四、金字塔式的封建社會結構
第三章思想啟蒙與文化教育(19世紀初至19世紀末)
一、知識分子與思想啟蒙
二、黃金時代
三、白銀時代
第四章現代化的艱難啟動(19世紀初至20世紀初)
一、衰落與危機
二、農奴制廢除
三、資本主義發展
第五章專制制度的覆亡(1905年至1917年)
一、新興力量的產生
二、君主立憲改革
三、專制統治垮台
第六章十月革命的勝利(1917年至1924年)
一、歷史的再次選擇
二、穩定新生政權
三、社會主義的“凱歌行進”
四、蘇維埃聯盟建立
五、列寧晚年思想
第七章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與史達林模式(1924年至1953年)
一、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
二、黨內激烈鬥爭
三、勝利與冷戰
四、史達林模式形成
第八章赫魯雪夫的改革與冒進(1953年至1964年)
一、權力的過渡
二、全面推行改革
三、民族政策的調整
四、赫魯雪夫的下台
第九章發展與停滯時期(1964年至1982年)
一、新的領導集體
二、新經濟體制
三、對外政策的調整
四、政治僵化和社會危機
五、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
第十章走向解體的蘇聯(1982年至1991年)
一、“新思維”構想
二、改革急劇轉向
三、聯盟大廈坍塌
第十一章由亂而治的俄羅斯(1992年至2012年)
一、艱難的轉軌
二、新的外交政策
三、普京執政後的俄羅斯
四、梅普共治的俄羅斯
中俄譯名對照及索引
政權沿革表
歷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和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張建華,1962年出生於哈爾濱市。歷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地教授,兼任中國世界現代史學會理事、中國蘇聯東歐史研究會理事和歐美同學會留蘇分會會員。曾是俄羅斯莫斯科大學訪問學者、聖彼得堡大學訪問學重、德國DAAD學者和埃爾蘭根大學訪問教授。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畫”和北京市社科理論“百人工程”項目。曾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留學基金委、教育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多項。近期專注於俄國思想文化史和蘇聯政治文化研究。著有《俄國史》(人民出版社)、《俄國現代化道路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蘇聯民族問題的歷史考察》(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等學術專著。在《歷史研究》、《聖彼得堡大學學報》、《世界歷史》、《俄圖斯東歐中亞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和《俄圖斯文藝》等雜誌發表論文百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