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亦稱“成本法”。從生產要素所有者獲得收入,或從生產要素使用者支付成本的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把從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所發生的雇員報酬、固定資產消耗、生產稅和進口稅淨額、營業盈餘(混合收入)相加。計算公式為:國內生產總值=雇員報酬+固定資產消耗+生產稅和進口稅淨額+營業盈餘(混合收入)。
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亦稱“成本法”。從生產要素所有者獲得收入,或從生產要素使用者支付成本的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把從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所發生的雇員報酬、固定資產消耗、生產稅和進口稅淨額、營業盈餘(混合收入)相加。計算公式為:國內生產總值=雇員報酬+固定資產消耗+生產稅和進口稅淨額+營業盈餘(混合收入)。
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亦稱“成本法”。從生產要素所有者獲得收入,或從生產要素使用者支付成本的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把從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所發生的雇員報酬、...
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
國內生產總值表以國內生產總值為核心,對國民經濟生產與使用指標進行全面系統的核算,綜合反映國民經濟發展的規模和結構。國內生產總值表包括國內生產總值總表、生產法...
收入法又稱要素支付法,是指通過把參加生產過程的所有生產要素的所有者的收入相加來獲得國內生產總值數據的一種計算方法。這些收入包括:勞動者的工資、資本所有者的...
生產總值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核算在我國巨觀經濟管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搞好國內生產總值,對於維護我國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具有重要的...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巨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
中國GDP指的是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1985年之前,中國大陸對國民經濟核算源於前蘇聯與計畫經濟相配套的物質平衡表體系(MPS),1985-1992年逐步與聯合國推薦的源於市場...
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是一定時期內本國的生產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
上世紀80年代國中國開始研究聯合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標。1985年,中國開始建立GDP核算制度。1993年,正式取消國民收入核算,GDP成為國民經濟核算的...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年)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簡稱GDP)。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中國經濟普查年度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方法》是2007-2出版的圖書。...... 《中國經濟普查年度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方法》主要...生產法和收入法GDP核算、農林牧漁業、工業、...
反映國民收入的兩個主要統計數字是本地生產總值(GDP, 即國內生產總值) 及本地居民生產總值 (GNP, 即國民生產總值),前者計算一段特定時期本地進行的生產,而後者...
《中國非經濟普查年度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方法》不但對這些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經驗給予總結,體現了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工作者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成果,而且,出版這套...
國內生產總值與國民生產總量之間的主要區別,GDP強調的是創造的增加值,它是“生產”的概念,GNP則強調的是獲得的原始收入。一般講,各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
這本《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歷史資料(1952-2004)》匯集了經過修訂後的最新資料。...2004年的生產法和支出法GDP歷史數據;地區資料為1993-2004年的生產法、收入法和...
國民經濟短期核算是分別用生產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對短期內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核算。它主要包括國民經濟的月度核算和季度核算。國民經濟短期核算的目的是:預測本年度...
一、生產的概念和核算範圍 二、產出及其類別 三、國內生產總值的概念與核算思路 四、生產核算的時空邊界 第二節 增加值核算:生產法和收入法GDP 一、增加值核算的...
廣義的國民收入與狹義的國民收入、實際的GNP與名義的GNP在、潛在的國民收入與均衡的國民收入、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和人均國民收入...
2-14 地區生產總值和指數2-15 按三次產業分地區生產總值(2008年)2-16 地區生產總值收入法構成項目(2007年)2-17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
(2)國民總收入。國民總收入是一國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結果。與國內生產總值不同,國民總收入是個收入概念,而國內生產總值是個生產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