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國人生計問題
- 作者:李偉
- ISBN: 9787501795536
- 定價:45.00 元
- 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0年03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國人生計問題》是由李偉編著、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書的全稱是《國人生計問題——源於中國人社會經濟發展史的另類思考》,本書以“中國經濟學在哪裡”為切入點,探討經濟學方法論這一前提,順勢考察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演變,漸進論述個人人生道路、家庭、家族以及村落的生計困境,據此推及“中國人”社會經濟發展的巨觀歷史畫卷。作者著力探討國人在農耕社會長期演變中生成的行為方式及其內在能力資本,並指出:當制度性障礙大幅降低後。強大的經濟力量因此迸發,這是深刻理解過去30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奇蹟的關鍵所在。
中華文明為何源遠流長、經久不衰?中國經濟為何在過去30年裡持續高速增長?這兩個問題,貌似無涉,實有關聯。《國人生計問題:源於中國人社會經濟發展史的另類思考》目的,是要闡明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繫。中國人千百年來面臨的經濟問題,主要就是如何生存下去的基本生計問題。從這一角度看,梁啓超將經濟學譯作生計學,自有根據。
作者自題《國人生計問題:源於中國人社會經濟發展史的另類思考》“另類思考”。緣為角度獨特,取材浩博,在宏大主題之下,作者的推理論證層次分明、結構緊湊,援據較為全面。文筆流暢可讀。有助於讀者結合共性與個性、當下與既往的基礎上去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演化史。
作者簡介
李偉,1968年底下放江西豐城縣榮塘鄉。在農村生活6年,其中在茶場當過3年茶農。1975年2月進入江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畢業後任職中學教師。1984年考入廈門大學經濟系讀研,1987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任職廈門大學經濟系講師,期間參加過國務院農研中心發展研究所“中國農地制度”課題組江西、福建兩省調研。1989年後調入海南省,曾參與中改院及海南亞太區域研究中心籌建工作。1994年評為經濟學副研究員,現任職港航控股公司總法律顧問。作者研究興趣:經濟與社會發展史、農村土地問題、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資本理論。
圖書目錄
開篇 問中國經濟學在哪裡?
第一章 中國與西方:方法與思想史考察
一、西方經濟學進入中國
二、前蘇聯計畫經濟模式在中國的實踐
三、當代中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話語權
四、回到理性“經濟人”假設的理論前提
五、“經濟人”與國人
六、上古時代的“國人”與“野人”
七、古代經濟思想(一):務農、食貨與人民謀生之道
八、古代經濟思想(二):田制、地權與恆產恆心之說
九、古代經濟思想(三):義利、財富與大同理想之論
十、古代經濟思想(四):分業、編戶齊民與人口理論
十一、古代經濟思想(五):節用、侈靡與貨幣理論
十二、近代中國經濟思想在抵抗中嬗變
十三、重新審視蔣介石的《中國經濟學說》
十四、特別推崇費孝通鄉土中國社會經濟研究
十五、為經濟學的中國本土化鼓與呼
第二章 人生如夢:中國人的個人生計
一、生出來容易,活下去艱難
二、吃飯是頭等大事
三、從吃喝有餘到穿著得體
四、安居才能樂業
五、出行要安全、方便和快捷
六、土地是中國人的命根子
七、受教育是為了擺脫土地的束縛
八、職業生涯:與他人交往的需要和選擇
九、熟人社會中“愛有差等”的行為方式
十、差序格局中的“泛均衡”交換關係
十一、跨越熟人社會後的角色變換(從關係人到經濟人)
十二、小世界理論:人與人的六重聯結(從經濟人到關聯人)
十三、生命成本流逝與個人生計二重性
十四、中國人一生的人力資本積累
十五、人生境界:從安身立命到“三不朽”再到五種人
十六、轉眼就是百年:回歸鄉土大地之根
第三章 富不過三代:農耕家庭、家族與村落的生計困境
一、婚姻家庭:一個人力資本產權交易的長期契約
二、農業的家庭經營效率與家庭財產的緩慢積累
三、家庭手工業及其他兼業經營與農家生計
四、人口生產:天倫之樂、更多的責任與緊張
五、分家析產:長期契約在代際傳承中裂變
六、富不過三代:家庭內部的緊張與外部壓力的共同制約
七、家庭財產的產權邊界:模糊還是清晰?
八、從夫妻雙系的家庭到父系偏重的家族
九、家族的經濟功能:族田經營、祭祀與人才培養
十、家族企業的興衰:與交易費用有關嗎?
十一、從血脈到地緣:定居之家族聚居為地緣之村落
十二、農耕村落共同體:以聚居地為中心向周邊不斷擴張
十三、共同體內部的緊張與向外擴張面臨資源有限
十四、“三農”的生存困境及不斷逼近的生態災難
十五、村落共同體在困境中擠壓出“流民”:兩種類型
十六、村落轉型的命運:工業化、城市化和自生自滅
第四章 盛不過三朝:中國人“天下”之國民生計
一、古代農耕文明的興起:與400毫米等降雨線有關嗎?
二、西周封建立國與“大”農業耕作
三、文明中心向周邊迂迴推進:中原王朝成為華夏中央帝國
四、中央集權的政治與小農家庭經營的普遍化
五、城鄉手工業與市場:夾在官府與小農之間
六、人口與土地之間的緊張:自耕、租佃與細碎化的長期趨勢
七、流民不斷溢出與周期性的社會內亂(農民起義)
八、人禍大於天災: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重創小農經濟
九、從亂到治和儒家倡導的“修齊治平
十、歷史上王朝“盛世”跨不過三朝皇帝,盛極而衰
十一、秦漢以降中華文明在分分合合中進退延續
十二、對外族人口與文化的包容、解構與同化
十三、人口遷移的漸進波浪式與中國人“天下”版圖之伸縮
十四、國民經濟重心在動亂與治平中向東向南緩慢推移
十五、中國社會大歷史:擴張、沉淪、動亂、倒退、回生之循環及走出去
十六、看不懂的中國與中國人:永遠的漸進式
第五章 重新解釋世界:當前生計問題與未來之趨向
一、馬克思的思想和學說已經改變世界
二、20世紀中國之大變局:過程與評價
三、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之謎:西方的幾個“論、題”
四、中國經濟奇蹟的政治前提、糧食基礎和文化因素
五、經濟成長要素(一):金錢與資本投入
六、經濟成長要素(二):人口與人力資源
七、經濟成長要素(三):土地有效利用及資本化趨勢
八、經濟成長相關因素(一):組織(契約)與制度成本降低
九、經濟成長相關因素(二):“中性”政府成為增長的推動力量
十、經濟成長相關因素(三):兩個市場合為增長的拉動力量
十一、關鍵在人:人力資本總量巨大,國人行為高度一致
十二、樂極生悲:快速增長下國人生計面臨五大問題
十三、一個構想:市場引導非農產業家庭經營之新趨向
十四、一個主題:從個人產權界定到家庭財產權的重新構建
十五、國人生計之未來:走向“天、地、人”和諧的理想社會與內心世界
結束語 通向東方人本主義——經濟學之路或在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