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國之大事:中國古代戰車戰馬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頁數:190頁
- 開本:16
- 定價:49.00
- 作者:郭物
- 出版日期:200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20065663
- 品牌: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作者簡介
郭物,男,1971年生於昆明,199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獲歷史學碩士學位,隨後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系邊疆民族與宗教研究室新疆隊成員,助理研究員,在職博士研究生。參加過山西天馬-曲村遺址晉侯墓地、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國都城遺址、雲南省劍川縣石鐘山石窟、新疆拜城縣多崗墓地和南京棲霞山佛教石窟等地的考古工作。擔任中央電視台10頻道20集專題節目《永遠的絲路》學術統籌,致力於新疆、歐亞草原和中西文化交流考古。主要論著有《歐亞草原考古概述》、《馬背上的信仰:歐亞草原動物風格藝術巡禮》等。
媒體推薦
序
王仁湘
無論閱歷豐富還是聞見淺顯,在你我他心中總會有淨土一方,那裡存放著自己用理解拼對出的一部珍貴的古國歷史,或隱或現,或晦或彰。
雖然它也許只是一些殘缺篇章,或是斷斷續續,或是不拘短長,有精彩有平淡,有許多的片斷模糊朦朧,也有許多的片斷讓人銘心難忘。
那些片斷是那樣的悠遠晦暗,那樣的不可捉摸,又是那樣的不可言喻。
那些存留在我們腦中千差萬別的影像,卻原來只是我們的主觀重構與想像,是我們從故紙堆里提煉出來的故事,或是由口口相傳中獲得的感悟。
它們雖是曲折流蕩,卻又影蹤難尋,它們雖是波瀾壯闊,卻又聲色俱無。
久遠的歷史已然逝去,它成了只能追述的數不清的往事。但是歷史卻並沒有完全消失,它被後來的時光深深地埋藏起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千年萬載,由新而舊,由舊而古,在人類的記憶中漸漸忘卻,變得不再那么清晰。
當歷史的塵埃被層層拂去,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幕幕生動的活劇,有影有形,有聲有色,這是色彩斑斕的真實的歷史。
歷史原來可以復活,歷史原本是五彩斑斕。歷史是看得見的真實存在,它是可以用十指觸摸的陳跡。這不是歷史學家發黃的書本中的平面歷史,而是考古學家們從大地下發掘出來的立體場景。
在作為考古學家的叢書作者們奉獻的這些冊子裡,我們發現歷史的本相原來是這般的豐富多彩,是這般的親切自然。
讓我們一起開始這次古代文明之旅,你很快便會有許多發現,古老的歷史原來可以觀摹可以摩挲,千萬年的往事原來可以直接面對面。考古學家尋找回來逝去的輝煌,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慧眼穿透千萬年的迷霧,來感受歷史長河泛溢的斑斕。
王仁湘
無論閱歷豐富還是聞見淺顯,在你我他心中總會有淨土一方,那裡存放著自己用理解拼對出的一部珍貴的古國歷史,或隱或現,或晦或彰。
雖然它也許只是一些殘缺篇章,或是斷斷續續,或是不拘短長,有精彩有平淡,有許多的片斷模糊朦朧,也有許多的片斷讓人銘心難忘。
那些片斷是那樣的悠遠晦暗,那樣的不可捉摸,又是那樣的不可言喻。
那些存留在我們腦中千差萬別的影像,卻原來只是我們的主觀重構與想像,是我們從故紙堆里提煉出來的故事,或是由口口相傳中獲得的感悟。
它們雖是曲折流蕩,卻又影蹤難尋,它們雖是波瀾壯闊,卻又聲色俱無。
久遠的歷史已然逝去,它成了只能追述的數不清的往事。但是歷史卻並沒有完全消失,它被後來的時光深深地埋藏起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千年萬載,由新而舊,由舊而古,在人類的記憶中漸漸忘卻,變得不再那么清晰。
當歷史的塵埃被層層拂去,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幕幕生動的活劇,有影有形,有聲有色,這是色彩斑斕的真實的歷史。
歷史原來可以復活,歷史原本是五彩斑斕。歷史是看得見的真實存在,它是可以用十指觸摸的陳跡。這不是歷史學家發黃的書本中的平面歷史,而是考古學家們從大地下發掘出來的立體場景。
在作為考古學家的叢書作者們奉獻的這些冊子裡,我們發現歷史的本相原來是這般的豐富多彩,是這般的親切自然。
讓我們一起開始這次古代文明之旅,你很快便會有許多發現,古老的歷史原來可以觀摹可以摩挲,千萬年的往事原來可以直接面對面。考古學家尋找回來逝去的輝煌,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慧眼穿透千萬年的迷霧,來感受歷史長河泛溢的斑斕。
圖書目錄
引言
人類的動力
龍馬精神——野馬與馴化馬
不待揚鞭白奮蹄——野馬馴化之謎
天馬行空——家馬的傳播
文明之道
文明的結晶——板輪車的發明
草原恩典——輪輻馬車的出現
車輪滾滾——輪輻式馬拉戰車的傳播
歷史的改觀——戰車的意義
戰爭與禮儀
天降奇兵——輪輻式馬拉戰車在中國的出現
一器而工聚焉者,車為多——戰車的結構
貴族的戰爭——考古所見商周的軍事技戰
聚焦禮儀——戰車在祭祀、禮儀活動中的功能
千乘之國
春秋不義戰——一禮崩樂壞群雄爭霸
戰爭機器的膨脹——車戰的興盛
師夷長技——戰車的衰落和騎兵的興起
帝國榮光
置之死地而後生——秦族、秦國和秦帝國
光輝歲月——秦始皇陵中的軍陣
驚世發現——秦始皇陵中的銅車馬
為馬而戰——漢武帝伐大宛興馬政
戰車的沒落——戰車的儀仗化和世俗化
鐵的威力——長安五窟和玄甲鐵*
金戈鐵馬
英雄時代——無胡亂華對軍事的影響
騎乘的革命——馬鐙的發明和傳播
馬具新面貌——鮮卑對馬具的改進
古代的坦克——考古所見魏晉南北朝的軍備
流瀛海東——中國馬具在東北亞諸國的傳播
……
人類的動力
龍馬精神——野馬與馴化馬
不待揚鞭白奮蹄——野馬馴化之謎
天馬行空——家馬的傳播
文明之道
文明的結晶——板輪車的發明
草原恩典——輪輻馬車的出現
車輪滾滾——輪輻式馬拉戰車的傳播
歷史的改觀——戰車的意義
戰爭與禮儀
天降奇兵——輪輻式馬拉戰車在中國的出現
一器而工聚焉者,車為多——戰車的結構
貴族的戰爭——考古所見商周的軍事技戰
聚焦禮儀——戰車在祭祀、禮儀活動中的功能
千乘之國
春秋不義戰——一禮崩樂壞群雄爭霸
戰爭機器的膨脹——車戰的興盛
師夷長技——戰車的衰落和騎兵的興起
帝國榮光
置之死地而後生——秦族、秦國和秦帝國
光輝歲月——秦始皇陵中的軍陣
驚世發現——秦始皇陵中的銅車馬
為馬而戰——漢武帝伐大宛興馬政
戰車的沒落——戰車的儀仗化和世俗化
鐵的威力——長安五窟和玄甲鐵*
金戈鐵馬
英雄時代——無胡亂華對軍事的影響
騎乘的革命——馬鐙的發明和傳播
馬具新面貌——鮮卑對馬具的改進
古代的坦克——考古所見魏晉南北朝的軍備
流瀛海東——中國馬具在東北亞諸國的傳播
……
文摘
書摘
中國商代馬拉戰車來源之爭
從考古發現看,中國的雙輪輻式戰車幾乎是突然從地下冒出的。早在抗日戰爭以前,在安陽殷墟的發掘中已經找到了一些車子殘跡,們還不能準確地喬清楚車子的全貌。因為木質的車子腐朽後,僅儀在黃十中保留著木頭的痕跡。剝剔車子的木痕是一項較難掌掘的田野考古技術,首先要有心理準備,發現木痕後則需要極為認真的、細緻的工作,稍不注意,就會把木痕破壞掉。新中國成立以後,在著名考古學家夏鼎的帶領下,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門先在河南輝縣琉璃閣成功地剝剔了戰國時代的車子。根據木痕弄痕升清楚了它們的形狀和細部尺寸,還作了初步的復原。有經驗之後,發掘出了一系列商代晚期的車子,而且知道商代貴族陪葬的車馬坑大多位於主墓的西南方。令人驚訝的是商代晚期的戰車結構工藝複雜, 十分完善,沒有發現原始階段的乍。在古代,這種材料多樣、結構複雜、需要不同上種合作、經過很多下藝流程的機械是不呵能一蹴而就的,所以一開始園外學者異口同聲地宣稱中國的戰車是從西方傳入的,更有甚者,說中國商代統治者是老外!長期半殖民,半封建的內憂外患使中國人對“中國文化西來說”很反感,本來瑞興學者安特生已經大大刺激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神經了,他通過研究說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文化是從西方傳人的(後來他自己部承認錯了)。這下好,老老祖宗的事剛完,老祖宗又出問題了,這還了得! 中國文獻上明明記載了奚仲造車和夏代使用戰車的歷史,因此,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考古學家削尖腦袋想在中國找出它的原始階段。可是找來找去,早於殷墟的地層就是沒有車,只有文獻的證據,而這些文獻記載經過古史辯一番折騰,有些又是可疑而不可靠的!
商代早期用車的新發現
1996年,考古前線終十傳來喜報,在河南偃師商城東北隅的一次發掘中,考古工作者在底層路土面靠近城牆的部位發現了兩道東西向順城牆並行的車轍遺蹟。已經發掘的車轍長14米,軌距只有120厘米左右。北車轍距離城牆約20-30厘米。車轍痕跡呈凹槽狀,口部一般寬約20厘米左右,深約3-5厘米。發掘者認為,車轍肯定是由雙輪車碾壓所致。車轍之間的路土面布滿小規則的小坑,可能是長期被駕車的動物踩踏所致。此外,在鄭州紫荊山鑄銅遺址中發現製造車害所用的陶范,在偃師商城也曾發掘出一件青銅質地的車軎,個體較小。偃師商城約為公元16世紀左右,這個時間,比西方最早出現馬車的時間——無論是草原還是西亞——都要晚500年。所以單從時間上來講,還是小能排隊除馬車西來的可能。研究東西方早期戰車的王海城先生指出偃師商城乍轍軌距只有120厘米,而且車轍寬20厘米,這可能說明假師的車轍也許根本小是被輪輻馬車碾壓出來的,而是用於載重的無輻車,即文獻中所謂的“輇車”、“大車”,牽引的畜力可能是牛。1986-1987年,在殷花園莊西南(宮殿區濠溝丙南角)發掘一座人型骨料坑坑口表層的獸骨堆積上,清理出了14條車輪多次滾過而軋出的痕跡。這種車是用於運送垃圾的,它的軌距為150厘米,似乎與偃師商城的車轍有更密切的關係。甚至有學者推測是獨輪推車留下的車轍。二里頭遺址中發現的車轍可能也反映了同樣的問題。
從無輻車輪和造車工具看中國戰車的來源
這種無輻車輪在新疆發現過,就是上面提到的新疆哈密五堡墓地M7出土的無輻車輪。五堡遺址屬焉不拉克文化,根據兩處墓地的碳十四數據,其早期遺存的年代大約為距今3200年,和殷墟時間差不多,丙亞和歐亞草原四輪和雙輪無輻車的年代都比五堡的標奉早。五堡墓地還出土了很多毛織品,美國著名的紡織史專家芭博在對其進行了實地研究後得出結論,認為五堡紡織品的紡織技術源於公元前第2千紀後期的高加索地區。無輻車很可能同時從那裡傳來。體質人類學的研究成果從另一個方面進一步證實了這種推測,焉不拉克墓地遺存中存在有一定數量的原始歐洲人種群體。現有的證據表明,焉不拉克文化與甘青地區的四壩文化曾經有過比較密切的聯繫,而四壩文化也在很多方面顯示出它既與西方有著文化卜的交流,同時也與中原地區存在著一定的聯繫。叫壩文化的分布區正處於河西走廊這個東西交通的要道上,前面說過四壩文化可能很早就擁有了家馬,四壩文化的居民可能是在與來自草原的民族的交往中得到了家馬,同時還得到了無輻車。
從造車所必需的金屬工具看,中國境內最早的金屬工具分別發現於中國青銅時代早期的兩個中心區域:西北地區以齊家文化和四壩文化為代表,中原地區以二里頭文化為代表,兩地金屬工具出現的時間約略相同,均為公元前第2千紀初。就算從文獻看,中國馬車製造成功的時間上限應該不會超過這一時間,而關於中國青銅文化的來源,現在還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吉林大學考古系的林沄教授已經指出二里頭文化所見銅刀是“北方系”的銅器,它在造型上與四壩文化的銅刀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甘肅岷南縣 杏林遺址採集到的.件紅銅斧,時代屬於齊家文化,可能是中國 境內最早的銅斧之一,其造型和鑄造技術,尤其是口部的單耳,與烏拉爾山以東公元前二千紀上半葉的塞伊馬 圖賓諾文化群的 單耳和雙耳銅斧有著很大的相似性,卡約文化中發現的一把帶倒刺的矛也是如此。從冶金術看,塞伊馬一圖賓諾文化群受到奧庫涅夫文化的影響,並和卡拉蘇克文化有傳承關係。
美同哈佛大學的胡博博士認為中亞的“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那亞文化群”與齊家文化有著文化交流,它們之間的聯繫紐帶是活躍在草原上的安德羅諾沃人。安德羅諾沃文化中晚期已經與我國新疆的青銅文化發生了聯繫,不僅銅器,在新疆還發現廠安德羅諾沃文化的陶器.由十安德羅諾沃人很早就有家馬和馬車,齊家文化作為一個中介,把這些影響帶到了中原,影響了二里頭文化。所以中國製造馬車所需要的青銅工具.其來源還有待進一步的研宂。不單造車的下具,關於製造馬車的木工技術,如揉木、膠合、樺接,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材料還很少,只有榫接技術在L(:汀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中有比較清楚的發現。中西馬車系駕方式的比較
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孫機研究員總結了中同馬車系駕的方式。發現中國早期馬車的系駕方法叫做“軛式”,把牽引力分作兩部分。從秦始皇陵隨葬銅車看,首先是通過軛把馬的牽引力傳到街上,再通過衡傳到轅,另外還在兩軛的山側通過兩條皮帶(古人叫)把服馬的牽引力傳到接近車廂部位的轅上,這樣可以使馬的牽引力均勻分配,避免馬脖子受到頸帶的束縛,兩匹驂馬則以靳曳車,靳繫於輿底。由於雙轅車的流行,西漢時發明了“胸帶式系駕法”,至元初時,“鞍套式系駕法”成熟,一直沿用到今天。和西方馬車的系駕牽引方式比較,占代兩河流域採用的是“頸帶式系駕法”,這些車都足小輪,便於上下。公元8世紀才出現“胸帶式系駕法”,而且仍然沿用“頸帶式系駕法”。
……
插圖
中國商代馬拉戰車來源之爭
從考古發現看,中國的雙輪輻式戰車幾乎是突然從地下冒出的。早在抗日戰爭以前,在安陽殷墟的發掘中已經找到了一些車子殘跡,們還不能準確地喬清楚車子的全貌。因為木質的車子腐朽後,僅儀在黃十中保留著木頭的痕跡。剝剔車子的木痕是一項較難掌掘的田野考古技術,首先要有心理準備,發現木痕後則需要極為認真的、細緻的工作,稍不注意,就會把木痕破壞掉。新中國成立以後,在著名考古學家夏鼎的帶領下,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門先在河南輝縣琉璃閣成功地剝剔了戰國時代的車子。根據木痕弄痕升清楚了它們的形狀和細部尺寸,還作了初步的復原。有經驗之後,發掘出了一系列商代晚期的車子,而且知道商代貴族陪葬的車馬坑大多位於主墓的西南方。令人驚訝的是商代晚期的戰車結構工藝複雜, 十分完善,沒有發現原始階段的乍。在古代,這種材料多樣、結構複雜、需要不同上種合作、經過很多下藝流程的機械是不呵能一蹴而就的,所以一開始園外學者異口同聲地宣稱中國的戰車是從西方傳入的,更有甚者,說中國商代統治者是老外!長期半殖民,半封建的內憂外患使中國人對“中國文化西來說”很反感,本來瑞興學者安特生已經大大刺激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神經了,他通過研究說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文化是從西方傳人的(後來他自己部承認錯了)。這下好,老老祖宗的事剛完,老祖宗又出問題了,這還了得! 中國文獻上明明記載了奚仲造車和夏代使用戰車的歷史,因此,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考古學家削尖腦袋想在中國找出它的原始階段。可是找來找去,早於殷墟的地層就是沒有車,只有文獻的證據,而這些文獻記載經過古史辯一番折騰,有些又是可疑而不可靠的!
商代早期用車的新發現
1996年,考古前線終十傳來喜報,在河南偃師商城東北隅的一次發掘中,考古工作者在底層路土面靠近城牆的部位發現了兩道東西向順城牆並行的車轍遺蹟。已經發掘的車轍長14米,軌距只有120厘米左右。北車轍距離城牆約20-30厘米。車轍痕跡呈凹槽狀,口部一般寬約20厘米左右,深約3-5厘米。發掘者認為,車轍肯定是由雙輪車碾壓所致。車轍之間的路土面布滿小規則的小坑,可能是長期被駕車的動物踩踏所致。此外,在鄭州紫荊山鑄銅遺址中發現製造車害所用的陶范,在偃師商城也曾發掘出一件青銅質地的車軎,個體較小。偃師商城約為公元16世紀左右,這個時間,比西方最早出現馬車的時間——無論是草原還是西亞——都要晚500年。所以單從時間上來講,還是小能排隊除馬車西來的可能。研究東西方早期戰車的王海城先生指出偃師商城乍轍軌距只有120厘米,而且車轍寬20厘米,這可能說明假師的車轍也許根本小是被輪輻馬車碾壓出來的,而是用於載重的無輻車,即文獻中所謂的“輇車”、“大車”,牽引的畜力可能是牛。1986-1987年,在殷花園莊西南(宮殿區濠溝丙南角)發掘一座人型骨料坑坑口表層的獸骨堆積上,清理出了14條車輪多次滾過而軋出的痕跡。這種車是用於運送垃圾的,它的軌距為150厘米,似乎與偃師商城的車轍有更密切的關係。甚至有學者推測是獨輪推車留下的車轍。二里頭遺址中發現的車轍可能也反映了同樣的問題。
從無輻車輪和造車工具看中國戰車的來源
這種無輻車輪在新疆發現過,就是上面提到的新疆哈密五堡墓地M7出土的無輻車輪。五堡遺址屬焉不拉克文化,根據兩處墓地的碳十四數據,其早期遺存的年代大約為距今3200年,和殷墟時間差不多,丙亞和歐亞草原四輪和雙輪無輻車的年代都比五堡的標奉早。五堡墓地還出土了很多毛織品,美國著名的紡織史專家芭博在對其進行了實地研究後得出結論,認為五堡紡織品的紡織技術源於公元前第2千紀後期的高加索地區。無輻車很可能同時從那裡傳來。體質人類學的研究成果從另一個方面進一步證實了這種推測,焉不拉克墓地遺存中存在有一定數量的原始歐洲人種群體。現有的證據表明,焉不拉克文化與甘青地區的四壩文化曾經有過比較密切的聯繫,而四壩文化也在很多方面顯示出它既與西方有著文化卜的交流,同時也與中原地區存在著一定的聯繫。叫壩文化的分布區正處於河西走廊這個東西交通的要道上,前面說過四壩文化可能很早就擁有了家馬,四壩文化的居民可能是在與來自草原的民族的交往中得到了家馬,同時還得到了無輻車。
從造車所必需的金屬工具看,中國境內最早的金屬工具分別發現於中國青銅時代早期的兩個中心區域:西北地區以齊家文化和四壩文化為代表,中原地區以二里頭文化為代表,兩地金屬工具出現的時間約略相同,均為公元前第2千紀初。就算從文獻看,中國馬車製造成功的時間上限應該不會超過這一時間,而關於中國青銅文化的來源,現在還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吉林大學考古系的林沄教授已經指出二里頭文化所見銅刀是“北方系”的銅器,它在造型上與四壩文化的銅刀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甘肅岷南縣 杏林遺址採集到的.件紅銅斧,時代屬於齊家文化,可能是中國 境內最早的銅斧之一,其造型和鑄造技術,尤其是口部的單耳,與烏拉爾山以東公元前二千紀上半葉的塞伊馬 圖賓諾文化群的 單耳和雙耳銅斧有著很大的相似性,卡約文化中發現的一把帶倒刺的矛也是如此。從冶金術看,塞伊馬一圖賓諾文化群受到奧庫涅夫文化的影響,並和卡拉蘇克文化有傳承關係。
美同哈佛大學的胡博博士認為中亞的“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那亞文化群”與齊家文化有著文化交流,它們之間的聯繫紐帶是活躍在草原上的安德羅諾沃人。安德羅諾沃文化中晚期已經與我國新疆的青銅文化發生了聯繫,不僅銅器,在新疆還發現廠安德羅諾沃文化的陶器.由十安德羅諾沃人很早就有家馬和馬車,齊家文化作為一個中介,把這些影響帶到了中原,影響了二里頭文化。所以中國製造馬車所需要的青銅工具.其來源還有待進一步的研宂。不單造車的下具,關於製造馬車的木工技術,如揉木、膠合、樺接,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材料還很少,只有榫接技術在L(:汀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中有比較清楚的發現。中西馬車系駕方式的比較
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孫機研究員總結了中同馬車系駕的方式。發現中國早期馬車的系駕方法叫做“軛式”,把牽引力分作兩部分。從秦始皇陵隨葬銅車看,首先是通過軛把馬的牽引力傳到街上,再通過衡傳到轅,另外還在兩軛的山側通過兩條皮帶(古人叫)把服馬的牽引力傳到接近車廂部位的轅上,這樣可以使馬的牽引力均勻分配,避免馬脖子受到頸帶的束縛,兩匹驂馬則以靳曳車,靳繫於輿底。由於雙轅車的流行,西漢時發明了“胸帶式系駕法”,至元初時,“鞍套式系駕法”成熟,一直沿用到今天。和西方馬車的系駕牽引方式比較,占代兩河流域採用的是“頸帶式系駕法”,這些車都足小輪,便於上下。公元8世紀才出現“胸帶式系駕法”,而且仍然沿用“頸帶式系駕法”。
……
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