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籮屬於木工薄木作(zuō),即用薄木板圈成圓形或橢圓形器物,工匠稱圈籮匠。食籮、屜、羅子等均屬於薄木作。薄木作崇拜的行業神祗是潘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圈籮
圈籮屬於木工薄木作(zuō),即用薄木板圈成圓形或橢圓形器物,工匠稱圈籮匠。食籮、屜、羅子等均屬於薄木作。薄木作崇拜的行業神祗是潘椹。《十女夸夫》中三姐的丈夫是圈籮匠,其中三姐唱到:“七十二行不如圈籮匠,聽我從頭夸上一回。長的會圈擀麵杖,短的會旋搗蒜錘。吃飯也在屋裡坐,雨不淋來風不吹。潘椹本是我們祖,我們祖先也高貴。”唱詞中所言“擀麵杖”、“搗蒜錘”本是旋匠的活計,與圈籮混為一談,或二者同源,或作者不清。蓋因這段唱詞,圈籮匠供奉潘椹為行業神祗。
薄木器物,一般用杞柳。杞柳,亦稱紅皮柳,俗稱王八柳,落葉喬木。枝條細長而蔫軟,適宜柳編;木材少結而柔韌,適宜薄木作。
薄木作所用工具,主要有鋸、刨、斧、錘、扁鏟、牽拉鑽等。
先將圓木破成厚2分~3分左右的板材,然後根據需要截斷,鋸成板條。直徑大的器物用較厚的木板,直徑小的器物用較薄的木板。木板截斷後,用淨面刨(刨床短、刨刃寬)刨光備用。
打食籮
食籮,也稱什籮,一種用竹藤或薄木製作的分層盛具,多用其盛運餐具、食物及各種禮品。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梅津食籮》:“一越人為之語,曰:‘梅津一生辛勤,只辦得食籮一擔。’”《水滸傳》第二十九回:“施恩當時打點了,叫兩個僕人,先挑食籮酒擔,拿了些銅錢去了。”
食籮,多為圓柱形或橢圓柱形,分層,有蓋,帶提梁(如上圖),南方多用竹藤,北方多用薄木圈制。食籮之大小、形狀、層數,可根據需要製作,或背,或提,或挑,或抬。以後,又出現了端面為長方形(如下頁圖)、正多邊形等其他形制,與圓柱形、橢圓柱形食籮並存。截面為長方形、正多邊形的食籮雖然名相同、用途一樣,但不屬薄木作,而屬於木工的方作。用於背(用短扁擔、繩子挑背)或提的,多為橢圓柱形或長方體,體積較小,如小販賣燒雞、豬頭肉等熟食,多用此類。過去,訂婚時男家給女家過禮,迎親時帶“四色禮”、“八色禮”,女方送嫁妝;弔唁送“三牲祭品”;執贄拜謁等,多用食籮抬著禮品。此類用體積較大、層數較多的長方、橢圓形食籮。賣饅頭、包子、大餅等食品的多挑圓形食籮。這類層數少,或不分層,因此也叫“柜子”。
打制圓形、橢圓形食籮既非木工方作,亦非圓作,很具特殊性,故單獨成行薄木作。
圈幫
根據需要的長度和寬度,從已備薄木板上用細齒鋸下料。其長度要比器物周長長出3寸~4寸,用短刨刨光大面,用長刨刨光側面。刨光後的板材淨剩2.5分左右,用圓形火爐烤彎。木板貼於火爐壁外,邊烤邊移動,同時向里用力彎曲。薄板彎成圓形後,兩端搭接在一起,兩側用卡子卡住,搭接的長度是3寸~4寸。在搭接處選適當位置(根據板的寬度酌定),以牽拉鑽鑽孔,用藤皮將板子接頭穿縫在一起。
裝底
先把厚1厘米左右的木板用膠拼接,乾後刨光,然後用踅鋸或鋼絲鋸,按器物形制及尺寸鋸成圓形或橢圓形。把底裝入幫中,距幫的下底邊3寸~4分,用與幫同厚、與幫內圓周同長、寬1厘米的木條烤彎成圓,從底下裝入,托住底。然後,把幫與托底木條,每隔3寸左右鑽一個孔,二者均鑽透,用竹釘帶膠插入固定。
減口
每節食籮的上端均需減口,用以與上節(或蓋)組裝。名其曰減口,實際是裡面貼板條做出減口。用與幫同厚、與幫內圓周同長、寬1寸左右的木板烤彎成圓,裝入幫的上端,裝入7分,外留3分,用竹釘帶膠固定於幫上。
做蓋
蓋一般高2.5寸左右,像其他層一樣先把板烤彎成圓,用藤皮縫接。把蓋板裝入幫的上端,距端面3分,用兩根與幫同厚、與幫內圓周同長、寬3分的木條裝入蓋板的上下,頂緊塞嚴,用竹釘帶膠固定。
裝飾
蓋的幫外上端和底(指食籮的最下一層)的幫外下端圍飾木線(裝飾線)。木線與幫粘接的一面,隔4分左右鋸一個鋸口,鋸口深1.5分左右。把木線烤彎成圓形,用膠粘接於蓋幫上端和底層下端,並用竹釘固定。有的用竹片裝飾。
安梁
食籮的提梁,無論何種形制,均安裝在底層上。提梁一般由底托、柱和橫樑構成。提梁要比食籮高出4寸以上,使食籮蓋蓋掀自如。提梁的安裝方式不一,較大的食籮,在底層下面做一個“口”字形底框,兩根柱從橢圓長軸兩端的側面固定在底框上,橫樑固定在柱的上端。較小的食籮,可把竹片的中間削薄彎成弧形,兩端用竹釘固定在底層的幫上。用扁擔挑的食籮,不安提梁,而是把繩索固定在底層。
油刷
先用砂紙將食籮里外打磨光滑,然後外面用大漆油刷。
端面為長方形或正多邊形的食籮,多用硬木製做,有的每層還分成幾個格或裝上陶瓷盤;有的外面雕刻出花紋或用其他材料鑲嵌出圖案。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工具和新型材料的出現,食籮離開人們的生活已有幾十年。以後,只能從電影、電視和民俗博物館中再見食籮的芳姿了。
打 蒸 籠
蒸籠,由竹篾、薄木板製成蒸食物用的器具。《紅樓夢》第三十八回:“螃蟹不可多拿來,仍舊放在蒸籠里。”蒸籠為圓形分層,帶蓋,用以蒸包子、饅頭、花捲、餃子等食物,又稱籠屜、屜子,冀東一帶直呼為屜。屜,本義為鞋子的襯底,引申為器物的隔層。屜的直徑由鍋口大小決定,食堂、飯店等用戶多根據需要定做。
屜幫的製作基本與圓形食籮相同,所不同的是底和蓋。屜實際無底,是用竹片排列成箅狀,擺置所蒸食品。
做屜所用柳木板淨料厚3分左右,竹片寬5分左右,端手一般用楊木或柳木,另備寬2分~3分左右的藤皮。
圈屜幫
每節屜高4.5寸左右,直徑根據需要確定。用寬4.5寸、長(周長+4.5)寸的薄板圈成圓形屜幫,接頭處搭接4.5寸。接頭處用牽拉鑽鑽孔以藤皮穿索固定。
做減口
為防止屜錯位,達到扣合嚴密的目的,每節上下均需做減口。減口當在木質構件上用鋸、刨裁出,薄木板不能裁出減口,只能“做”。上減口是在屜幫上側裡面,用寬1寸的薄木板圈一圈,下掩5分,上露5分,搭接4.5寸左右,鑽孔以藤皮固定在幫上。接頭在幫的接頭處,減口板接頭與屜幫接頭吻合。下減口是在屜幫下側外面圈寬1寸的薄木板一圈。減口板比幫板下出5,與幫板搭接5分,鑽孔以藤皮固定。
穿手柄
屜的柄也稱端手。以直徑與屜幫的交點為中點,距中點3寸,左右分別開高1寸、寬1.2寸的長方孔。用兩根端面1寸×1.2寸的方木穿入方孔中,穿入後,兩端各露出5寸左右即可。
安箅架
用兩根寬6分左右的木條貼在屜幫的里側固定。每根木條兩端頂到同一方的手柄,高與手柄上面相平,用以安裝箅片。
勒箅片
在地面劃一個直徑為屜內經的圓,同時劃出兩根手柄的位置。與手柄同向擺兩根竹片,稱之為經片,經片之間距離大於兩手柄之間的距離。經片上每隔1.2寸左右(按緯片寬6分計)偏向一側鑽一個孔,緯片上與經片相交處各鑽一個孔,用藤皮把緯片逐根索勒在經片上。緯片之間的距離6分左右。作為弦的每根竹片(緯片)的長度用地面圓比量,既夠長度,又不浪費料。勒完箅片,按地面圓劃線,然後用踅鋸把每根竹片長出部分鋸掉。把箅片放入屜內手柄和箅架上,每根手柄和箅片的相應位置各鑽2個~3個孔,用藤皮固定。箅片上方用寬5分的木條圍一圈壓住,固定在屜幫上。
蒙屜帽
如上述方法在屜帽下面做一圈減口;與屜帽上平面相平從幫外圈一圈寬1寸的木條藤皮固定,從幫裡面圈一圈寬6分的木條藤皮固定。用葦(竹篾亦可)席片從裡面鋪到6分木條處,使之隆起呈球冠狀,接著鋪一層麻袋片與席片貼緊,再鋪一層葦席片與麻袋片貼緊。最後從裡面用寬1寸的木條貼幫壓住葦席和麻袋片,頂頭相接,用藤皮固定在幫上。上層席片光面朝外,下層席片光面朝里。席片固定後,用利刃割掉壓條外露出部分。
做屜圈
為解決灶台可能出現的局部不平和硬硬(木、水泥)接觸不嚴密的問題,底層屜不直接置於灶台上,而是屜與灶台之間放一個木製圓環屜圈。屜圈寬1.8寸左右,厚8分左右。屜圈可用兩種方法製做,一種方法是厚6分的木板踅割拼接而成,接頭處削成斜面,用竹釘固定,然後用細麻繩緊密纏繞,不露木材。另一種方法是用厚3分左右、寬6分的木條分層圈制,然後用麻繩綑紮纏繞。為使屜與屜圈接觸緊密,下層屜可以固定位置,不做下減口。
為保證屜與屜扣合嚴密,各節屜屜幫、減口的接頭要在同一位置,使上節屜的下減口接頭與下節屜屜幫的接頭吻合。屜所有部件的結合固定不用鐵釘、鉛絲,一律用竹釘和藤皮。後有用塑膠條代替藤皮的,沒有藤皮耐用和衛生。
現在,杞柳薄板圈制的屜已經少見,逐漸被鍍鋅板、鋁合金和不鏽鋼板製作的屜所替代,連線多以拉鉚釘固定,而且出現了正方形屜。金屬屜易刷洗,看起來衛生,但不如木質屜綠色環保,蒸製效果好。傳統木製屜比較保溫,且本身吸水,蒸出的食品表面無水珠,更香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