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距離輸送漿液的管道。漿液由固體破碎成粉粒狀後與適量液體配製而成。現代管道運輸中輸送的固體主要是煤 ,此外還有鐵、磷、銅、鋁礬土和石灰石等礦物,所用液體一般為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固體料漿管道
- 簡稱:固體管道
- 分類:煤漿管道、鐵礦漿管道等
- 工藝:製漿、管道輸送和固液分離等
- 輸送的固體:煤
名詞詳解,沿革,製漿,管道輸送,固液分離,補充說明,
名詞詳解
將固體破碎成粉粒狀,與適量的液體配製成漿液,利用管道進行長距離輸送,這種管道稱為固體料漿管道,。因輸送的物質是用液體載著固體的漿液,又稱漿液管道。目前固體料漿管道主要用於輸送煤、赤鐵礦、磷礦、銅礦、鋁礬土和石灰石等礦物。在礦業開採中,早已套用礦石與水摻和,通過管道由高處泄入低處的輸送形式。這種形式運送距離較短,輸送動力靠重力作用。而固體料漿管道是用增壓設備為輸送漿液提供壓力能,運距遠,輸量大。
沿革
1889年3月美國人 W.G.安德魯斯獲得用管道輸送固體的專利,並於1893年在芝加哥的世界博覽會上展出。1914年英國的G.G.貝爾工程師將堆在泰晤士河碼頭的煤,製成煤、水各半的漿液,通過534米長、200毫米直徑的鑄鐵管,用離心泵輸往電廠鍋爐房,流速為1.2米/秒。到終點後,再將煤水分離,將水輸回到起點。這是最早用於生產的煤漿管道。
50年代中期開始建設長距離、大輸量的固體料漿管道。1957年美國固本煤炭公司在俄亥俄州修建了一條173公里長、管徑為254毫米的輸煤管道,每年可輸煤130萬噸,後因故停輸。從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黑梅薩地區的露天煤礦,到內華達州的莫哈夫電廠的輸煤管道,於1970年11月建成投產,全長439公里,管徑為457毫米,設計年輸煤量為500萬噸,一直運行至今。1977年5月在巴西建成並投產了全長393公里、管徑為509毫米的薩馬科鐵礦漿管道,計畫年輸鐵礦石1200萬噸。隨著固體料漿管道在技術上逐漸成熟,固體管道運輸正在日益發展。
固體料漿管道可按所輸物質分為;按所用的載體,可分為液送管道、風送管道等。液送管道的載體一般用水,也正在發展用甲醇等其他液體作載體。風送管道用壓縮空氣作為載體。目前長距離、大輸量的固體料漿管道都採用漿液輸送工藝。
。
製漿
包括兩項工作:一是將所要輸送的固體破碎到要求的粒度範圍;二是將破碎的固體配製成符合管道輸送要求質量的漿液。圖1 為制煤漿的流程。將儲倉中的煤輸到振動篩上粗選,再進進球磨機破碎,經振動篩篩分後再進入棒磨機摻水濕磨,然後經儲漿槽,安全篩篩分,合格的漿液最後進入稠漿儲罐,罐中裝有攪拌器,進行攪拌。用離心泵將經摻水稀釋的稠漿進行抽樣檢驗,符合外輸要求的漿液即進入外輸罐,準備外輸。
管道輸送
在管道中流動的漿液是固液二相的混合物,其流態多變,必須在一定的流速下漿液才能穩定流動。在輸
量降低、流速減緩的情況下,會出現多種不均質流態,甚至產生固體沉積現象。為了保持漿液穩定流動,須確定合理的輸送工藝,如篩選均質固體、確定合理破碎篩分、確定顆粒級配、配製適合濃度的漿液;還要根據年輸送量選擇適宜的管徑、確定臨界流速等。此外,在確定固體粒徑和級配時,要考慮便於固液分離。因此,確定輸送工藝是十分複雜的技術問題。
在固體管道中漿液的濃度受固體的重度、粒徑等的限制。煤漿管道的漿液重量濃度在50%左右,而鐵礦漿液的重量濃度為66%左右。管道輸送工藝中應注意的問題有以下四點:
①漿液管道的流態。在相同的流速下,由於粒徑級配不同,可形成三種基本流態:均質流態,在管道斷面上顆粒均勻懸浮,各點的固體濃度相同;半均質流態,細顆粒均勻分布在管道全斷面上部,但大顆粒則在下部運動,因此下部濃度大,上部濃度小,但不出現固體顆粒沉澱;非均質流態,全斷面上濃度分布很不均勻,出現固體顆粒沉澱,並在管道底部出現沉澱層。嚴格地說,純均質的漿液流是不存在的,同一種漿液當流速變化時,可以在均質流與半均質流或半均質流與非均質流之間轉化。出現沉澱時的流速稱為漿液的臨界流速,這一流速也是非均質流與半均質流的分界點。固體管道應在臨界流速以上輸送漿液。
②固體料粒徑的選擇。固體管道營運是否經濟,與顆粒粒徑的選擇有密切關係。製漿和脫水費用主要由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這兩項組成,而這兩項費用都與顆粒粒徑有關。粒徑越小,需要破碎的設備就多,耗用動力大;脫水也難,脫水的設備多,時間長,能耗也多。粒徑與輸送費用的關係更為複雜。粒徑越大,漿液流態不穩定,臨界流速大,耗能也大;粒徑小,流態穩定,臨界流速低,但也有一定的限度。如粒徑小於某一數值,則會使漿液的粘度增加,能耗上升,脫水更加困難,輸送費用反而增加。粒徑的選擇又與固體的重度有關。根據黑梅薩煤漿管道的經驗,煤漿管道中的全部顆粒粒徑要小於1.19毫米,其中20%的粒徑要小於0.044毫米。當粒徑小於0.044毫米的占 14%時,停輸時會造成管道堵塞;後改為16%通過0.044毫米篩孔,仍有堵塞,但較易於啟動;最後改為19%的粒徑小於0.044毫米,再啟動就比較容易。對不同的管道,上述條件還會改變。
③管道坡度。是造成管道堵塞的因素之一,因而管道坡度應有嚴格限制。固體料漿管道常用間歇輸送來調節輸量,停輸後固體顆粒會沉澱。如果管道坡度大於沉澱物的自然安息角,沉澱物將向下滑動堆積,形成堵塞。如果堵塞的長度較短,可在啟動壓力下恢複流動。如果坡度大的管段過長,而堆積長度過長,將會給再啟動帶來困難。煤漿管道的敷設坡度一般不大於16°。
④水力坡降。某一輸量下,漿液在單位管長的壓力降。在固體料漿管道的計算中,採用最廣泛的是杜蘭德與康多利奧斯的計算式。這種計算式可用於煤漿、鋁礬土固體管道計算,也可用於管徑在720毫米以下、固體重度在1.5~3.95之間、重量濃度在5%~60%之間、粒徑為0.509毫米左右的管道計算。計算式為: 式中im為漿液的水力坡度降;iω為水的水力坡降; iυ為體積濃度;D為管道直徑;S為固體重度; V為平均流速;g為重力加速度;Cd為固體顆粒阻尼係數。上式表明,漿液的摩阻是水的摩阻加上固體在漿液中所產生的摩阻之和,與固體重度和體積濃度成正比。
此外,還有瓦斯普半均質流的計算式等多種經驗計算式。影響水力坡降的因素很多,既有流態,又有粒徑配比、粒狀、濃度、流速、管徑等等,因此,在試驗中實測輸送各種漿液的摩阻,更有實際意義。
固液分離
固體料漿管道所輸送的漿液一般由固體和水組成的,輸至末站需進行脫水,以分離出固體送給用戶。煤漿脫水流程見圖2。漿液先進入受漿罐,以調節管道輸量和脫水量之間的不平衡。罐內的漿液輸到振動篩區分為粗細粒度的漿液後再分別處理,粗粒漿液進入離心脫水機,脫過水的煤直接輸給用戶,排出的廢液輸往濃縮池。細粒漿液直接進入濃縮池,濃縮後的漿液經壓濾機脫水得煤,供給用戶。
補充說明
上述工藝流程都用裝有耐磨材料葉輪的大排量、低揚程的離心泵。管道沿線中間增壓站的外輸泵都用高壓力、耐磨損的往復式活塞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