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社會保障,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因北魏時曾為三原縣治,明、清稱“故縣”、“固縣”,今演化為“固賢”。
1961年,成立固賢公社。
1984年,改為固賢鄉。
2011年,固賢鎮撤鄉設為固賢鎮。
2015年6月28日,陝西省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撤銷固賢鎮,併入方里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固賢鎮轄嘴頭、郭丁、貴村、丁村、固賢村、下常社、上常社、談村、北沿渠村9個行政村。
截至2014年10月,固賢鎮下轄9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固賢村。
代碼 | 城鄉分類 | 名稱 |
610430110200 | 121 | 固賢村 |
610430110202 | 220 | 談村 |
610430110203 | 220 | 沿渠村 |
610430110204 | 220 | 郭丁村 |
610430110206 | 220 | 咀頭村 |
610430110207 | 220 | 丁村 |
610430110208 | 220 | 上常社村 |
610430110209 | 122 | 下常社村 |
610430110212 | 122 | 貴村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固賢鎮政府
地形地貌
固賢鎮地處黃土高原溝壑。最高點海拔1280米,最低點海拔720米。
氣候特徵
固賢鎮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9.8℃,年平均降水量600.8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以8月最多。
自然災害
固賢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冷凍、大風、洪澇、乾旱、暴雨等。最嚴重的一次冰雹災害發生在2008年7月,造成全鎮果園570畝受損。
自然資源
固賢鎮境內建有咀頭水庫(庫容80萬立方米),談村溝水庫(庫容64.5萬立方米)兩座,輻射井,深井12眼。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固賢鎮轄區總人口8737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12.1人。
經濟
第一產業
2011年,固賢鎮耕地面積13600畝,人均1.6畝。2011年,固賢鎮糧食生產4484噸,人均513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蘋果,核桃等。蘋果示範園7個500畝,新栽新品種果園3270畝,香玲核桃示範方9個,核桃面積4600畝。
畜牧業以飼養肉兔、生豬、雞為主。2011年,固賢鎮全鎮肉兔存欄10萬隻以上,建成了以丁村肉兔養殖為中心的肉兔養殖基地,成立丁村富民養兔合作社;投資300萬元建成沿渠村固興養豬小區,生豬存欄1500頭;投資85萬元建成固賢水興養雞場,雞存欄20000羽。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固賢鎮有商業網點14個,職工28人。2011年,固賢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918萬元,比上年增長17%;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629萬元。2011年,固賢鎮財政總收入4.3萬元,比上年增長8.5%。截至2011年末,固賢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40萬元。截至2011年末,固賢鎮有郵政所1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4.2萬份、期刊1.2萬冊,業務收入212萬元。
交通運輸
固賢鎮境內有固洪公路、淳耀公路過境。通村公路19千米。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固賢鎮有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8000餘冊,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固賢鎮有衛生院1個,病床20張,專業衛生人員2名。2011年,固賢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固賢鎮有社區服務中心3個。
歷史文化
淳化固賢鎮國槐的傳說
在淳化縣固賢鎮上常社村,離村百米的原畔之上,有一座小廟,村民謂之藥王廟,其中供奉的就是聞名天下的藥王孫思邈。在廟旁有一棵古槐,樹身已形成空洞,洞徑超過一米,周邊叢生樹靈芝多處,其中最大的寬約30厘米,高逾20厘米。據村民講,此槐樹系唐時當地村民為紀念藥王孫思邈而建廟時所栽,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了。
相傳,孫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卻做官召請,心繫天下百姓安康,經常雲遊四方,為老百姓解除病痛,唐高宗被其義舉感動,特封其為“藥王”,並賜藥王金牌一枚,以示嘉獎。晚年的孫思邈隱居於京兆華原(今銅川市耀州區,與固賢鎮接壤)五台山(今藥王山)。一次,孫思邈採藥路過上常社村,看到一夥人抬著一位婦女,向野地走去,後邊跟著幾個戴孝的孩童,哭哭啼啼的,不覺多看了一眼。孫思邈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那位婦人因難產昏死過去,並沒有真死,只是從氣色上看,和死人差不多。憑著多年從醫的經驗和一顆仁慈之心,孫思邈叫住人群,要求給病人看看。病人家屬及村民聽了有些生氣,以為他是來搗亂的,就想趕走他。孫思邈只好亮出了唐王欽賜的令牌,眾人才相信眼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藥王孫思邈。只見孫思邈從藥箱中拿出銀針,在那位婦人的頭部、腹部扎了幾針,並輕輕捻動銀針,不久那婦人臉龐漸漸有了血色,微微地睜開了眼睛。眾人不覺大呼:“真神醫也!”孫思邈擦擦頭上的汗珠,忙開了個藥方,叫主人家趕快去抓藥熬藥,只要湯藥下肚,胎兒必定產出。按照孫思邈的吩咐,那婦人果然順利產出一個男孩。村人被孫思邈的高超醫術所折服,於是建廟祭祀,希望藥王永遠留在上常社,保護村民的健康。
據說,不久雲陽縣突發瘟疫,上常社這一代猶甚,許多人家都絕了戶。剩下的人都集中到了藥王廟前日夜焚香磕頭,可還是有人不斷死去。於是,有人日夜兼程,趕到藥王山,請求藥王出山救急,孫思邈趕來查看了得病村民的症狀,沉默不語,他是為一味中藥而發愁,正在這時抬頭之間,發現廟中槐樹上竟有這種藥,藥王不覺眉開眼笑,命令村民取下樹上長的像耳朵一樣的東西,和他開的幾味中藥一同煎服,很快瘟疫就得到了控制。村民不解地問孫思邈:“樹上取下乃何物?”孫思邈答曰:“此乃樹靈芝也,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切莫損毀,子孫後代尚有用處。”故而,此樹之樹靈芝一茬接一茬地出現,不知已有多少代了,但從沒有人打樹靈芝的歪主意。村民都說正是有了樹靈芝的保護,從那以後,瘟疫再也沒有光顧過上常社村了。人們為了感謝藥王的庇護,每年正月初一都會敲鑼打鼓,進行祭拜藥王孫思邈的活動,而且已經堅持了一千多年了。
據說,藥王廟門幾千年來,都是面向東北方向的,因為那是耀縣藥王山的方向,可文革時期為了在廟前碾場方便,把廟門改在了南邊,不久村里就死掉了好幾頭大犍牛,夜裡有村民又把廟門改回東北方向。現在,這座小廟連同附近的古槐在村民心裡已經成為上常社村的標誌物,不管出外打工,還是在外工作,一回到上常社村,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藥王廟看看這棵古槐,心裡默默訴說著對故鄉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