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脾和中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幼科釋謎》卷六。具有和胃,止吐瀉,定煩渴,止腹痛之功效。主治小兒脾胃素弱,復傷生冷,致傷食瀉,大便不聚而瀉,或因母食生冷肥膩而作瀉,面唇俱白,瀉稀而少,或如敗卵臭,身形瘦黃者。
基本介紹
- 名稱:固脾和中散
- 出處:《幼科釋謎》卷六
- 功用:和胃,止吐瀉,定煩渴,止腹痛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註,文獻摘要,
組成
人參、茯苓、白朮、葛根、炙草、扁豆、藿香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三錢,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功用
和胃,止吐瀉,定煩渴,止腹痛。
主治
小兒脾胃素弱,復傷生冷,致傷食瀉,大便不聚而瀉,或因母食生冷肥膩而作瀉,面唇俱白,瀉稀而少,或如敗卵臭,身形黃瘦者。
方義
方用人參、茯苓、白朮、灸草健睥補氣;姜、棗、葛根昇陽止瀉又可生津。諸藥合用,具有和胃,止吐瀉,定煩渴,止腹痛之功效。可治小兒脾胃素弱,復傷生冷,致傷食瀉,大便不聚而瀉,或因母食生冷肥膩而作瀉,面唇俱白,瀉稀而少,或如敗卵臭,身形瘦黃者。
附註
本方能益氣補中,健脾養胃,化濕止嘔,解熱生津。(《中國人參方集》)
文獻摘要
《證治準繩·幼科》:“大便不聚而瀉,或因乳母餐生冷肥膩之物,自乳而過,亦能作瀉,面唇俱白,瀉稀而少,或如壞雞子,腥臭異常,身形黃瘦,宜先溫正胃氣,次理積,而後固脾,沖和飲慢驚。當歸散潮熱合和。水煨姜、棗子煎服。理積,兒大者烏犀丸吐,小者化癬丸碑、三散宿食,固牌和中散吐瀉,醒脾散慢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