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姓

說文解字:通 嬙。囤姓源於姬姓,拼音是dùn。山東省聊城高唐縣三十里舖鎮囤莊(高唐縣城西30華里)囤氏,自山西大槐樹遷至高唐(家譜遺失,康熙前姓氏史暫無法考證。高唐州志記錄:明嘉靖十九年 1540 高唐城西三十里至臨清大道上修繕囤家橋,故可推論,明嘉靖年間囤姓已在此居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囤姓
  • 外文名:ㄉㄨㄣˋ
  • 拼音:dùn
  • 所屬類別:姓氏淵源
拼音,姓氏淵源,分布,

拼音

囤[囤,讀音作dùn(ㄉㄨㄣˋ),不可讀作tún(ㄊㄨㄣˊ)]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王朝時期官吏囤史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說文解字 通 𥫱說文解字 通 𥫱
囤史,到清朝時期亦稱囤史令,職掌管王室儲積糧、修、鹽、貨物等,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是管理國家糧、貨二倉的主要官吏。
在囤史令以下,設有囤士二人,囤史二人,囤徒六人,分別負責糧食及其貨物的倉儲和徵收,其下轄各郡、州、縣附屬從員若干。該種官制,後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皆有仿設。
到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政權,囤史令官秩為正四命(八品),俸祿六百石,相當於今國家糧食總局局長
在囤史令、囤、囤史、囤徒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囤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明朝時期官吏囤戶,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囤戶,是明朝設定的官糧管理機構官員,負責倉糧的管理與徵購。
在明朝成祖朱棣執政以後,為壓打地方糧紳的不法與貪賄行為,控制糧價,以縣位單位設定了正、副糧長各一人,以管理和平抑糧食倉儲、徵購、價格。後明成祖發現許多縣的正、副糧長根本就沒有設定官倉,而是將糧食囤集在自己家裡,形成了新的糧紳族,不但造成新的貪賄團體,並嚴重拖欠國家的征糧稅款,於是改變政策,下詔嚴令各縣改設縣囤。
在史籍《明史》中記載:“永樂五年九月,成祖以天下財賦多不理,而江南為甚,蘇州一郡,積逋至八百萬石,思得才力重臣往厘之。乃用大學士楊榮薦,遷忱工部右侍郎,巡撫江南諸府,總督稅糧。始至,成祖召父老問逋稅故,皆言豪戶不肯加耗,並征之細民,民貧逃亡,而稅額益缺。忱乃創為平米法,令出耗必均。又請敕工部頒鐵斛,下諸縣準式,革糧長之大入小出者。舊例,糧長正副三人,以七月赴南京戶部領勘合。既畢,復齎送部。往反資費,皆科斂充之。忱止設正副各一人,循環赴領。訖事,有司類收上之部。民大便。忱見諸縣收糧無團局,糧長即家貯之,曰:‘此致逋之由也。’遂令諸縣於水次置囤,囤設糧頭、囤戶各一人,名‘轄收’。至六七萬石以上,始立糧長一人總之,名‘總收’。民持貼赴囤,官為監納,糧長但奉期會而已。”
“逋稅”,就是拖欠稅款。每縣官囤建設後,設糧頭、囤戶各一人,官秩八品,專職負責統轄徵收糧食,待徵收的糧食達到六萬石(每石六十公斤,合三千六百噸)以上時,方增設糧長一人,官秩從七品,總領縣制官倉,只負責簽收查驗官糧倉儲狀況。之後,以官倉糧食為基礎,平易糧價,迅速平定了“靖難之役”以後明朝紛亂的市場和國家賦稅徵集的混亂狀況,控制了全國的糧食價格,穩定了國家經濟。
在糧頭、囤戶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囤氏。

分布

今遼寧省的鐵嶺市,北京市,山東省的聊城市高唐縣,貴州省的貴陽市,台灣省的高雄市等地,均有囤氏族人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