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陀得慧尊者,生平,尊者法相:,禪詩:,偈解:,
因陀得慧尊者
五百羅漢第拾尊
為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居於須彌山頂忉利天之善見城,率領四天王等眾,故稱天主、帝(帝釋)、釋迦天王、釋迦因陀羅。因陀羅原為婆羅門教、印度教之神。
吠陀時代,因陀羅為雷雨之神,甚受崇拜。因善於攻城陷陣,後漸發展為戰神,為英堆或戰士之守護神。與梵天、毗沙門天等都是最早被融入佛教的神祇。在佛教經典中,以之為忉利天之天主,為護法善神之一。據傳為達摩達之弟子。曾在白象山中修行,證行阿羅漢果。
據《景德傳燈錄》、《傳法正中記》等書的記載,自佛祖將正法眼藏付於摩訶迦葉,代代傳承,至西天第二十四祖為師子尊者。師子尊者付法藏於二十五祖婆舍斯多,並旁出以祖,是為達摩達,達摩達又有兩個弟子,因陀羅即其一。達摩達在師子尊者遇害後,便到象白山中隱居修行,享年甚長,因陀羅一直隨侍身旁。因陀羅有四個著名弟子,即達磨尸利帝、那迦難提、破樓求多羅、婆羅波提,宗列為嫡系傳法序列,很受敬重。
“慧”在佛教中有廣狹兩義,廣義指智慧,狹義謂“於法能有簡擇”。已修達“慧”的境界的人,當然是受到敬佩的高僧。
因陀得慧尊者形象通常呈天人形,坐於巨象上,以千眼莊嚴其身。據雜阿含經卷四十載,因陀羅具有聰明智慧,能觀千神之義,故稱千眼。
因陀羅,又作因陀邏、因達羅、因提黎、因提、因祗、釋提桓因、富竺陀羅、摩伽婆、婆娑婆、憍屍迦、舍脂缽低、千眼、因提利。意譯作天主、帝,即最勝、天上之義。此外,因陀羅之別名,自古所傳逾千種。
生平
因陀得慧尊者在五百羅漢中排第十位。他原來是印度的一個和尚,居住在蛇神山上,因此又被人稱作蛇神山人。
蛇神山上有許多靈蛇出沒,普通人輕易不敢上山,但因陀得慧經常走山路,卻出入平安,從來沒有被蛇咬過。人們因此認為他道行高深,連蛇都怕他,所以對他非常尊敬。其實,蛇之所以不傷害他,是因為他每次化緣,都特意多要一些食物,在上山的時候,一路將食物分給蛇吃,蛇將他視作主人一般,自然不會傷害他了。
後來,山上的蛇由於頻頻傷人而觸動了天怒。雷雨之神因陀羅王降臨到蛇神山的上空,用暴雨和雷電擊殺群蛇,靈蛇紛紛被殺死。當時,因陀得慧正在山洞修行,忽然看到有很多小蛇逃到他的洞前,它們不斷地向因陀得慧點頭乞求,希望得到他的幫助。
因陀得慧不禁大發慈悲之心,他走到洞外,將袈裟鋪在地上,向天神禱告說:“靈蛇傷人,自然應該受到懲罰,但是小蛇仔並沒有做惡事,希望天神收起雷霆之怒,饒恕它們吧。”他的話似乎打動了天神,不一會兒,蛇神山上的雷雨便平息了,那些躲在袈裟底下的小蛇,因此得以保全了性命。
進過這次劫難以後,蛇神山上的蛇再也不敢亂來,只有遇到惡人它們才會去咬,而善良的人經過那裡,則絲毫不會受到侵犯。因陀得慧也通過這件事,明白了世間的報應絲毫不差,因果循環無窮無盡,從此他更加勤奮修行,終於成為德行高深的羅漢。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現為安然端坐,左手於膝上結印,右手於胸前結印,環須盈面,額環如日,神情威猛,神態莊嚴和平。尊者護持佛法,威武莊嚴,道行高妙。
禪詩:
天道神機莫枉疑,遇事再三多思維。
好乘東風浩蕩力,直上青空騰雲飛。
偈解:
天道神機不要用心去枉自猜疑,遇事須審時度勢、冷靜思量,如此不能憑藉東風之力浩然前行,直上青雲騰空萬里。 得此偈者,喜歡猜疑別人的想法,易見風使舵,遇事不獨立思考目前又遇好機會,但應冷靜思考,謀定而後動,以便乘勢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