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說

針對教育對象的不同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教育和教學的學說。儒家的重要教育教學原則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因材施教說
  • 定義:針對教育對象的不同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教育和教學的學說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孔子是第一個運用“因材施教”原則而獲得巨大成功的教育家。在教學中,孔子注重啟發、誘導、有的放矢,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注重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對象確定不同的教育內容,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因此,北宋程頤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河南程氏遺書》卷十九)南宋張拭說:“聖人之道,精粗雖無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材而篤焉。”(朱熹:《論語集注·雍也》引)朱熹說:“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論語集注》)

發展歷史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為孟子所繼承和發展。孟子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盡心上》)他將教育對象分為五種不同類型,並指出對不同類型的人應採取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他認為,對於優秀的學生,只要稍加引導,就會像及時的雨露滋潤草木一樣,很快地成長起來;對於在德行或才能方面表現較突出的學生,如能針對特點,加以化育,就會使他們成為有高尚德行之士或有通達才能之人;對於一般的學生,則可用問答的方式來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對於那些不能直接及門受業的學生,則可以用“聞道以善其身”的方式進行教育。
繼孔、孟之後,《禮記·學記》的作者進一步提出了“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的觀點,所謂:“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在這裡,“知其心”,就是說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才能。“救其失”,就是說要在了解學生心理特徵的基礎上糾正他們各自存在的缺點和不足。
漢代董仲舒認為,教學成敗的關鍵在於教師對受教育者的“氣”、“聲”、“行”、“物”等生理及心理狀況是否有較深入地了解,若能如此,便能“引其天性所好,而壓其情之所憎”,從而做到“食其志”,“扶其精”、“遂其形”、“別其情”,所謂:“故知其氣矣,然後能食其志也;知其聲矣,而後能扶其精也;知其行也,而後能遂其形也;知其物矣,而後能別其情也。”(《春秋繁露》)這是對先秦儒家因材施教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唐代韓愈對因材施教的思想則進行了形象的描述。他說:“大木為杗,細木為桷,欂櫨侏儒,椳闃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功也。”(《昌黎先生集·進學解》)意思是,人的才能大小各有不同,就像樹木的材質不同一樣:有的能承擔屋室的棟樑,有的只能成為屋室的戶樞、門限、戶牡和門旁的木柱。匠人要因其材而造作,就能使其各有所用。如果教師能像工匠一樣因其材而教之、用之,就能造就出各式各樣的人才來。
宋代張載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說:“教人至難,必盡人之材,乃不誤人。”若教人“不盡材,不顧安,不由誠,皆是施之妄也”(《張子全書·語錄抄》)。所謂“盡其材”,就是要充分發展學生的才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能“因材施教”,不顧學生的內心要求,就不能使學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發展,甚至會誤人子弟。
明代王守仁則提出了“隨人分限所及”而施教的思想。他說:“人的資質不同,施教不可躐等”(《王文成公全書》卷一《傳習錄》上)。他以“良醫治病”為喻,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因材施教”觀:“夫良醫之治病,隨其疾之虛實強弱,寒執內外,而斟酌加減,調理補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初無一定之方,不問症候之如何,而必使人人服之也。君子養心之學,亦何以異於是。”(《王文成公全書》卷五《與劉元道書》)他強調教學應因人而異,“聖人教人,不是束縛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從狂處成就他,狷者便從狷處成就也。人之才氣,如何同得”(《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傳習錄》下)。
明清之際的王夫之說:“君子之教因人而進之,有不齊之訓焉。……斯造就人才之深心,不得不出於此,而豈一概之施,成乎躐等之失也哉。”(《四書訓義》卷十)他認為:“教者因人才之不齊,而教之多術。”(《四書訓義》卷三十二)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情況“各如其量”地進行教學,做到人無不可教,教無不可施。他說:“吾之與學者相接也,教無不可施。吾則因其所可知,而示之知焉;因其所可行,而示之行焉。其未能知,而引之以知焉;其未能行,而勉之以行焉。未嘗無有以誨之也。”(《四書訓義》卷十一)
清代教育家戴震認為,教育者要像醫生給人治病一樣,應根據學生不同的特質進行教育。如“醫家用藥,在精辨其氣類之殊”,若“不別其性,則殺人也”。不從學生的個別特點出發進行教育,往往會有相反的結果,故“知其性者,知其氣類之殊,乃能使之碩大蕃滋”(《孟子字義疏證》)。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而施教。他說:“言乎其異謂之材,因材而善之,謂之教。”(《原善》)戴震認為,人的材質雖有“等差”,也並非絕對不可變,若“因材質而進之以學,皆可至於聖人”(《孟子字義疏證》)。
孔子及歷代儒家結合各自的教育教學實踐,對因材施教進行了理論的闡發和總結,使因材施教成為中國古代儒家教育理論和實踐的優良傳統之一。(李如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