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因加爾登 (1893~1970),波蘭哲學家、美學家。1918年獲博士學位。1933年任哲學教授。他於1949年當選為波蘭科學院院士,1964年起為波蘭國際哲學院院士。
主要著作有:《文學的藝術作品》(1931)、《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1937)、《關於世界存在的爭議》(1947)、《藝術作品的本體論》(1962)、《體驗,藝術作品和價值》(1969)等。
因加爾登,R.一般指本詞條
R.因加爾登 (1893~1970),波蘭哲學家、美學家。1918年獲博士學位。1933年任哲學教授。他於1949年當選為波蘭科學院院士,1964年起為波蘭國際哲學院院士。
主要著作有:《文學的藝術作品》(1931)、《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1937)、《關於世界存在的爭議》(1947)、《藝術作品的本體論》(1962)、《體驗,藝術作品和價值》(1969)等。
波蘭美學家R.因加爾登不滿意只偏重審美意識作用方面的現象學分析。他努力探究審美對象的結構,分析審美作用和審美對象之間的價值關係。他在《文學藝術作品》(1931)一書中提出,文學作品的本質性結構是由4 個層次構成的:①語音層,②意義單位層,③被表現的客體層,④圖式化的各種圖象層。這 4個層次既具有各自獨立...
在這之後出現了一個新的學派,即建立在E.胡塞爾(1859~1938)現象論哲學基礎上的現象論音樂美學的學派,重要的代表人物是R.因加爾登。因加爾登認為音樂屬於同現實世界並立的意向世界,將音樂看作是一種“純粹的意向客體”。作為這種純粹意向客體的音樂,它同現實世界之間並不存在本質的聯繫。因加爾登以音樂作品同...
東歐現象學美學的代表人物是波蘭美學家R.因加爾登。他將文學作品的本質性結構區分為 4個層次,它們既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又形成為有機的統一體。因加爾登還進一步將文學中的“語句”區分為 3種類型,即文中所述或人物獨白的語句,抒情性語句以及臨界性語句。他認為,在臨界性語句中,有些是嚴格意義上的判斷,有...
姚斯還引進了科學哲學家K.R.波普爾的“期待水平”的概念,為接受美學劃定了一個新的獨特的研究範圍。理論先驅 30年代,波蘭現象學美學家R.因加爾登在他的文學作品“解剖學”中已涉及到讀者問題。他認為,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雖應遵從作品預先確定的特徵結構,但必須採取創造性的態度去使作品“具體化”。通過讀者確定...
這一運動的主要成員除胡塞爾和對意識中的情緒及價值結構進行現象學描述的舍勒,M.以外,還有所謂哥丁根與慕尼黑小組的A.賴那赫、A.普凡德爾(1870~1941)、M.蓋格(1880~1937/1938)、H.康拉德-馬修斯以及因加爾登,R.等。他們分別在本體論、倫理學、美學、法學、心理學、自然哲學、文學理論等研究中,運用現象學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