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會

囟會

囟會,經穴名。出自《靈樞·熱病》。別名囟門、頂門、天窗。屬督脈。位於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2寸。在帽狀腱膜中,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吻合網,布有額神經分支。主治頭痛、眩暈、鼻淵、癲狂癇。平刺0.5-0.8寸。

基本介紹

  • 別名:囟門、頂門、天窗
  • 出處:《靈樞·熱病》
  • 隸屬:督脈
  • 位置:位於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2寸
  • 主治:頭痛、眩暈、鼻淵、癲狂癇
  • 功能:通利鼻轉,疏風清熱,安神寧心
  • 操作:平刺0.5 - 0.8寸
  • 主要配伍:配上星穴、絕骨穴治鼻衄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囟,指囟門。會,指會合。穴在顱骨冠狀縫和矢狀縫會合處,嬰兒時腦髓未充,頭骨不合,俗稱囟門。年長時囟門漸合,穴當其處,故名囟會。

功能作用

通利鼻轉,疏風清熱,安神寧心。

定位

位於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2寸。

解剖

在帽狀腱膜中。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吻合網。布有額神經分支。

主治

1、頭痛,眩暈。
2、鼻淵。
3、癲狂癇。

操作

正坐或仰靠,與前、後髮際連線的前1/6折點,或於上星後一寸取穴。平刺0.5 - 0.8寸,嬰幼兒禁刺。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神經性頭痛、高血壓、腦貧血、鼻炎、鼻衄、鼻息肉、小兒驚風、消化不良以及失眠等。

配伍

1、配迎香穴、合谷穴、太沖穴治鼻淵。
2、配上星穴、絕骨穴治鼻衄。
3、配上星穴、百會穴、風池穴、人中穴、大椎穴、通天穴治鼻息鼻痔。
4、配百會穴、丹田穴、氣海穴、上星穴、神庭穴、曲差穴、後頂穴等治頭痛。
5、配神庭穴、上星穴、前頂穴、後頂穴、腦空穴、風池穴、陽穀穴、大都穴等治眩暈。
6、配上星穴、前頂穴、腦戶穴、風池穴治面赤腫。
7、配百會穴、上星穴、率谷穴、水溝穴、尺澤穴等治小兒驚風。
8、配前頂穴、長強穴、巨闕穴、章門穴等治小兒五癇。
9、配肝俞穴、肺俞穴、二間穴、少商穴、百會穴治多睡。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癲疾嘔沫,暫起僵仆,惡見風寒,面赤腫”,“風眩,善嘔,煩滿……頭痛顏青者。”
2、《針灸資生經》:“腦虛冷,腦衄,風寒入腦,久遠頭痛。”
3、《醫經理解》:“顖會,在上星後一寸骨陷中,小兒八歲以下,禁針,其顖門未合也。”
4、《針灸穴名解》:“顖,從頁從思;思從囟,從心。人當思慮之際,神識會於顖門,故名顖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