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回首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是一部網路小說。

內容介紹
他的事後來還被南京的媒體報導了,一些從烏海回到南京的知青看到後,對他也都很佩服,我相信焦鴻志做出的貢獻同時也代表了我們那一代人。 相比於焦鴻志等外地知青的背井離鄉,當年海勃灣市,這座人口10來萬的小城裡的知識青年,他們的處境就好多了。 (切入上山下鄉的知青隊伍) 1969年4月下旬,在萬名軍民敲鑼打鼓夾道歡送中,海勃灣市第一批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離開了城市。儘管海勃灣市也地處祖國的西部邊陲,但鬥志昂揚的隊伍中還是發出了“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去”的屬於那個年代所有知識青年特有的豪言壯語。 同期 烏海知青 袁玉環 :當時每個人心中都非常高興,不知道自己會面臨什麼樣艱苦環境,認為只要到農村去就覺得興奮。 同期 原知青辦負責人 白天日:1973年以前,烏海沒有農村, 海勃灣市的知識青年基本都是到伊克昭盟杭錦旗的農村牧區插隊落戶。 配音:1974年3月,江南已是鳥語花香,春意盎然,北國卻仍是大地封凍,寒氣襲人。在平溝通往下海勃灣的土石公路上,幾輛大卡車滿載著100多名知識青年,向成立不久的海勃灣礦務局林場疾馳而去。為了安置一批新畢業的中學生,市里決定採取廠礦自己辦知青農場就地安置知識青年。 同期 烏海知青 韓淑琴:當年的知青林場大概就位於這個黃河邊,附近基本沒有任何房子,我們來這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吃住問題,住的是加固改造後的馬棚和舊房子,每個單間只有10多平米,七八個人一間房,非常擠,而且房子裡經常有老鼠出現,聽說有的人甚至被老鼠咬傷流血了。 配音:原海勃灣礦務局知青林場位於現在的王原地附近,當時林場大約有100多畝地,因荒廢已久,鹽鹼成片,蘆葦叢生,滿目荒涼。知青們來到這裡之後,除在四周和地塊之間栽上防護林外,最繁重的勞動就是翻地。 同期 烏海知青 袁玉環:當年翻地時的艱辛 (切入田間勞動的熱鬧景象) 配音:廠礦辦知青農場,就地安置知識青年的做法很快取得了時效,不僅蔬菜供應明顯好轉,同時因為離家較近,知識青年下去安心,家長們也頗為放心。 同期 原知青辦工作人員 白天日:滿足了大部分廠礦職工和家屬對蔬菜的需要,起到了很大作用。 配音:據統計,1974年至1980年,全市共有下鄉知青12000多人,先後共開闢41個知青農場。如今,41個知青農場中,有的被高樓大廈所取代,有的成了居民區,有的被道路所覆蓋,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還大致留有原貌,在歲月流逝中訴說著那段過往的時光。(加畫面原海勃灣礦務局林場) 同期 :當年的知青都是在實踐活動中,逐漸成長起來的一代, 他們都接受過一定的知識,學習和適應能力都很強,經過鍛鍊後來一些知青走上領導崗位,還有更多的是成為企業的領軍人物和技術骨幹,或者是科研部門和某一領域的專家學者,知青可說是用他們的青春,也為烏海今天的發展、繁榮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配音: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政府出台了知青返城政策,一千多萬激情燃燒殆盡的知青們陸續回到了最初的起點,僅有極少數人不捨離去,或不能離去,最終選擇紮根他鄉。 (焦鴻志開車歸來) 配音:數畝耕地,幾間紅瓦房,在這個距離烏達城區不算太遠的五化村里,經歷過歲月激盪的焦鴻志,最終選擇了一種更為愜意的“田園生活”。 (切入打開小門,來到花園) 小門外,是焦鴻志家的一個小花園。退休後,焦鴻志開始對田間的勞作頗感興趣,尤其喜歡種花。 焦鴻志:在南方來說,一年四季花是不斷的,在滴水成凍的北方,你能培育成大地的牡丹,而且能保證它過冬,很不容易的。 配音:六月的南京,早迎來了百花爭艷的時節,南京知青焦鴻志在他北國的花園裡,通過一個季節的精心照料,牡丹,月季花也開始依次綻放,顯得格外妖嬈動人。現在多數時間,焦鴻志都會逗留在自己的“一幕畝三分地”里,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院中這偏安一隅的恬靜和悠然,成了知青焦鴻志晚年生活中的得意情愫。 焦鴻志:來了以後不看好這的環境,我給他們說過,我是不回啊,回(南京)來看看你們可以,我在這住的冬天家裡不是陰冷陰冷的,屋裡有暖氣,夏天,我這不是這種悶熱潮熱,晚上能睡個好覺。白天熱,晚上就涼快些了。我是不太習慣那面的生活了,在這待了幾十年,我早就把內蒙古當成我的家了。 配音:當青春與理想漸行漸遠,友情和過往便彌足珍貴,難捨的記憶或許才是知青們始終都不願離去的真正原因。焦鴻志如此,李大靖又何嘗不是。 只是與焦鴻志的寧靜生活不同,在黃河對岸的海勃灣城區,知青李大靖這些天卻十分忙碌。 (李大靖獨自走進老年活動中心,推開門,上樓,和朋友打招呼) 配音:早已退休的李大靖,耐不住寂寞與孤獨,2004年來到烏海市老年學學會繼續發揮餘熱,現在她是烏海市老年學學會的副會長,主要負責組織老年人的文化活動。遠離故土40載,鄉音難改,李大靖言語間還會流露出一口濃重的南京話。但相比起同齡人來,64歲的李大靖顯得年輕些,喜歡歌唱的她,看上去總是神采奕奕。 (唱歌鏡頭) 配音:由於這支合唱隊中的成員年紀相仿,不少人像李大靖一樣曾經也都是知青,這一共同的青春印記,也是他們閒聊時最願意聊起的話題。 (李大靖在老年人活動中心與人交談) 朋友:年紀大了,再過幾年乾脆搬到女兒那裡去吧,老了也好照顧你,再說那大城市條件也好。李:女兒們也要求讓搬過去,可自己已經習慣了烏海的生活,在這裡更自在些。 配音:一座城,日新月異,一代人,容顏易老。眺望城市的繁華,這方熱土上,留下了他們難捨的青春,燈火輝煌中,有著他們無悔的付出。烏海,曾經的沙漠煤城逐漸華麗轉身,一座水上新城悄然來到。離開者,帶走了青春過往,留下人,選擇了日夜相守。40多年過去,歲月似乎塵封了歷史,可當今天我們再次重拾昨日記憶時,當年的知青,雖早就風華不再,但慶幸時間已為他們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