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汶川:中國救災機制分析

回響汶川:中國救災機制分析

《回響汶川:中國救災機制分析》是2009年8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國勝。該書以5·12汶川地震為例,分析中國民間組織和志願者在抗震救災過程中的參與狀況、存在問題與制度局限,並對中國救災的募捐主體、救災款物的使用、捐贈的管理費用和捐贈信息的披露等社會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基本介紹

  • 書名:回響汶川:中國救災機制分析
  • 作者:鄧國勝
  • ISBN:9787301155721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8月1日 
  • 開本:16
  • 平裝:236頁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條形碼:9787301155721
  • 尺寸:22.6x15.2x1.4cm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圖書序言,圖書後記,

內容簡介

《回響汶川:中國救災機制分析》書中介紹了國外的救災體制,並提出了中國救災機制從壟斷走向開放的新思路和合作治理的救災模式。
《回響汶川:中國救災機制分析》適合從事或有志於減災救災工作的政府相關人員、民間組織和志願者閱讀,對於公共管理學科的師生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鄧國勝,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1999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學位,2007年8月-2008年8月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做訪問學者。主要開設課程為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組織評估、定量分析方法、社會組織管理等,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共與非營利組織戰略規劃、治理結構、績效評估與能力建設。主要論著有《非營利組織評估》、《公益項目評估》、《民眾評議政府績效》(合著)、《事業單位治理結構與績效評估》(合著)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中國救災管理制度及其變遷
第一節 中國現行救災管理制度
第二節 救災捐贈管理制度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以來救災管理制度的變遷
第四節 中國救災管理制度的優勢
第二章 救災管理制度中民間組織與志願者的參與
第一節 民間組織的參與機制
第二節 志願者的參與機制
第三章 救災捐贈機制問題及原因
第一節 救災募捐主體與受贈主體問題
第二節 救災捐贈款物的使用問題
第三節 捐贈的管理費問題
第四節 捐贈信息的披露問題
第四章 救災管理制度逐步走向開放
第一節 民間組織與志願者參與的機制創新
第二節 捐贈管理的機制創新
第五章 國外救災體制中民間組織和志願者的參與機制
第一節 美國救災體制中民間組織和志願者的參與機制
第二節 日本救災體制中民間組織和志願者的參與機制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中國救災管理制度的優勢與局限
第二節 中國救災管理制度創新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圖書序言

2008年注定是要給中華民族的國民心理留下永久且深刻記憶的一個年份。正當整箇中華民族都在準備實現期待百年的即將於8月8日在北京舉辦奧運的夢想之前,發生了兩起特大自然災害,即南方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大地震。特別是5月12日14時28分發生在四川汶川的芮氏8級特大地震,波及10省(市)、417縣、4600多鄉鎮及近4.8萬個村莊,受災人口4000多萬,涉及轉移安置人口1500萬,死亡及失蹤人數達8萬多,被掩埋和死亡的各種家畜和其它動物800多萬頭(只),交通、通訊中斷,基礎設施全面毀壞,造成整個災區直接經濟損失8000多億元。一時間,江河斷流、生命傾覆、蒼天閉眼、大地失聰,整個國家被地球瞬間能量釋放造成的巨大災難所刺傷。
地震發生後,中國政府第一時間啟動了全民緊急回響機制,人民解放軍緊急總動員,各級政府緊急回響,各種非政府組織和民間自組織緊急行動,展開了中華民族前所未有的百縣千鄉萬村生命大救援行動,並通過電視、廣播、手機、募捐活動將災區的需要和愛傳遍全社會乃至整個華人世界,籌集善款創紀錄達到760多億元,有300多萬人被愛心激發,作為志願者奔赴災區參加救災,譜寫了無數動人的篇章。“5·12”大救災和8月8目的奧運會,以巨大的悲情和喜情兩大主旋律,調動了全民族的激情和參與欲,成為載入2008史冊的兩大事件,推動著中國公民意識的覺醒與成熟。
“5·12”大地震過去了一年多,中央及各地政府的注意力逐漸回到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發展的軌道上來,如火如荼的緊急救援行動已經結束,只有災區政府、災民和少數民間組織還在持續進行漫長的災後重建工作。我們認為,有必要對中華民族經歷“5·12”大地震之後的社會救災回響行動進行回顧,對我們在這一過程中所取得的經驗和教訓進行理性的調查、研究、篩選、總結和反思,以啟示我們今後的思考,推動救災體制的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喚醒公民意識,促進公民社會的逐步發育。因此由中國扶貧基金會資助,數十名學者進行了為期半年多的調查研究,誕生了我們面前這套叢書——《“5·12”行動啟示錄——汶川大地震社會回響研究叢書》。

圖書後記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大地震時,我正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訪學。雖然焦急,但也無奈,只好每天通過媒體了解抗震救災的最新進展。5月下旬應邀前往錫拉丘茲大學馬克斯韋爾學院,與赫爾曼教授談起危機管理中的NGO和國際NGO在抗震救災中的作用等議題,這也促使我更多關注危機管理中的民間組織研究。
為期一年的訪學很快結束。2009年1月,中國扶貧基金會找到我說,他們與國內一些知名的基金會聯合準備8月份召開一個國際論壇,希望出一套叢書,對汶川抗震救災進行反思和總結,為今後政府和民間組織應對巨災留下寶貴的財富。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能夠為災區做些有益的事情,彌補我心中的遺憾,於是欣然答應。
短短几個月時間,我們前後三次去四川調研。另外,我和課題組的其他老師、同學還分別到一些東部和中西部省份調研。期間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也吃了很多閉門羹。這次課題是我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以來遇到的最大挑戰。本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汶川地震中接受捐贈和資金使用的信息應該向社會披露,但我們到少數地方政府部門調研,被告知需要請示領導,然後再無下文;或者被告知數據暫不對外公布;或者讓我們到網上查一些讓人看不懂或太籠統的信息。本以為到這些地方紅十字會、慈善會和公募基金會調研,情況會好一些。但我們真正需要的數據,特別是資金使用情況的數據同樣不好獲取,實在出乎我的預料。沒有朋友們的幫助,我們是不可能獲得現在這些珍貴的一手資料,完成這部書稿的。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還得到了叢書其他課題組的鼎力支持。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的郭虹老師不僅為我們提供信息支持,還幫助我們聯繫四川當地的民間組織;中山大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的朱健剛老師將他們完成的個案研究報告無私奉獻給我們,供大家分享。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也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翔實的資料。在此,我要特別感謝那些給我們提供幫助、接受我們調研和提供各類信息的朋友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