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發展歷史
建築特點
主要景點
旅遊信息
- 路線:邯鄲市內可做希達202路,33路,204路到叢台公園下。
- 時間:夏季5月1日-9月30日 早5:00-晚21:00;冬季10月1日- 4月30日 早5:30-晚18:00
- 門票:武靈叢台和七賢祠聯票4元(明信片式的5元)。
回瀾亭,坐落於河北省邯鄲市叢台公園內,位於武靈舊館之前,是武靈叢台主要建築。民國二十一年(1932)秋,國民革命軍陸軍八十四師師長高桂滋捐資重修,重修了武靈舊館,並在台上增建回瀾亭。發展歷史 武靈叢台院中間的回瀾亭,為...
清宣統二年(1910年),置倒流鎮,以境內有一倒流溪水而得名。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夏,漲洪水將街中心的石橋衝垮,當年重建木橋一座。竣工時縣長藏爾壽書寫“回瀾橋”、“回瀾亭”字,鄉名隨之更為回瀾。1958年10月,設回瀾鄉...
整個景區依山傍水,亭台樓閣高低錯落,進門是回瀾亭,圓攢尖式亭體,黃琉璃瓦;經過回瀾亭,沿石級而上是韓江樓,樓背依城廓,東臨韓江,樓高二層,面闊三間,屋面裝點黃瓦片,紅柱丹牆,樓中重塑關羽、關平、周倉塑像;沿以鐵索作護欄的石...
原廣東省省長劉田夫題匾:“回瀾亭”,並重書請人姚竹園對聯:“折地河聲奔足底,脫天峰影落城頭”。韓江樓背倚城廓,面臨韓江,樓高二層,面寬三間,俄棚屋面裝點金黃瓦片,紅柱丹牆,雄偉壯麗。
武靈叢台、叢台集序碑、趙武靈叢台遺址碑、叢台簡介碑、據勝亭、武靈舊館、回瀾亭、滏流東漸,紫氣西來石刻 旅遊信息 路線:邯鄲市內可做202路,33路,204路到叢台公園下。時間:夏季5月1日-9月30日 早5:00-晚21:00;冬季10...
民國二十一年(1932)秋,國民革命軍陸軍八十四師師長高桂滋捐資重修,重修了武靈舊館,並在台上增建回瀾亭。文物特徵 碑高190公分,寬67公分,厚20公分。文中讚揚了趙武靈王變胡服習騎射思欲奮發圖強,一掃國人萎靡之習的尚武...
今台上有武靈王紀念館、回瀾亭和歷代碑碣,其中清愛新覺羅·弘曆御筆碑、清末進士王琴堂梅花刻、舉人李世昌蘭花碣,近代史學家郭沫若書和乾隆七律登叢台詩韻,深受遊客讚揚,堪稱珍品。頂部原是平台,明嘉靖十三年,建亭其上,名據勝亭,...
金·劉從益《泛舟回瀾亭坐中作》詩:“韝鷹乍脫臂,但學天地寬。”清·閻爾梅《汧罝草堂讀史詩》之五:“轅騎長鳴思塞下,韝鷹疾視出天邊。”清·顧炎武《將去關中別中尉存槓於慈恩寺塔下》詩:“荒郊紆策馬,獵徑傍韝鷹。”...
院內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靈館”,西屋為“如意軒”,院中間有“回瀾亭”,為1931年增設。院內台壁上嵌有進士王韻泉和舉人李少安分別畫的“梅”、“蘭”石碣。叢台的二層坐北朝南的圓拱門門楣上,寫有“武靈叢台”四個古體黑字...
院內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靈館”,西屋為“如意軒”,院中間有“回瀾亭”,為1931年增設。院內台壁上嵌有進士王韻泉和舉人李少安分別畫的“梅”、“蘭”石碣。叢台的二層坐北朝南的圓拱門門楣上,寫有“武靈叢台”四個古體黑字...
院內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靈館”,西屋為“如意軒”,院中間有“回瀾亭”,為1931年增設。院內台壁上嵌有進士王韻泉和舉人李少安分別畫的“梅”、“蘭”石碣。叢台的二層坐北朝南的圓拱門門楣上,寫有“武靈叢台”四個古體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