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價值

回歸價值

《回歸價值》是2012年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熾海。

基本介紹

  • 書名:回歸價值
  • 作者:高熾海
  • 定價:40.00元
  •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4 
  • 字數:400千字
本書基本信息,作者簡介,本書目錄,本書主要內容,

本書基本信息

《回歸價值》是一本指導區域經濟發展和理解當前中國經濟的有益參考書。
——反思當下中國問題
——回應“中國還處於政治經濟學時代”
——指向制度變革與理論創造
——提出區域發展方法
《回歸價值》全名《回歸價值:中國問題、制度與區域綜合價值發展模式》。本書的作者從價值的討論出發,提出了一個包含了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區域綜合價值發展模式,並以該模式的基底來審視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問題,給出了區域發展應當遵循的一些基本發展守則。

作者簡介

作者:高熾海。1971年生於貴州貴陽,畢業於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目前為中央財經大學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央財經大學兼職教授,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研究員,上海艾肯聯合建築設計規劃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兼任規劃諮詢事業部董事。
對區域發展戰略、空間戰略及構建有長期的研究和獨到的認知,主持過許多區域的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制定,如皖江承接產業轉移國家示範區江南新區總體戰略規劃、成都市溫江區全境發展規劃、四川省武勝縣總體發展戰略規劃、武當山太極湖生態旅遊區區域發展戰略與模式研究、東營市開發區核心區發展戰略與概念性規劃、成都市西部新城空間發展戰略及規劃研究、環丹江口生態經濟協作區總體戰略研究等。

本書目錄

自序
1. 觀念與理論
1.1 從“發展”這個詞開始
1.2 發展的目的是什麼
1.3 對阿馬蒂亞·森的再思考
1.4 為什麼是“國民”
1.5 什麼是“財富”
1.5.1 為什麼技能也是財富
1.5.2 作為公共物品的財富
1.5.3 財富的更多哲學和制度含義
1.5.4 財富與價值和經濟學
1.6 財富的價值來源
1.6.1 制度資本
1.6.2 社會資本
1.6.3 文化資本
1.7 審視“效率”與“公平”
1.8 GDP的背後是什麼
1.8.1 技術的GDP
1.8.2 中國的GDP
1.8.3 主義的GDP
1.9 中國區域發展模式
1.9.1 誰在主導區域發展
1.9.2 GDP導向與工業思維
1.9.3 土地財政
2. 制度與問題
2.1 房價之殤
2.1.1 中國的房價真的高嗎
2.1.2 住房價格是由供需決定的嗎
2.1.3 政府對住房有什麼樣的責任
2.2 土地制度、分稅制與地方政府行為
2.2.1 分稅後分出了什麼
2.2.2 中國土地財政簡史
2.2.3 做買賣的中國地方政府
2.3 土地財政,潘多拉的盒子
2.3.1 土地財政最大的危害是破壞中國政治現代化進程
2.3.2 土地財政使地方陷入“財務陷阱”
2.3.3 寅吃卯糧與土地產權、土地“預算軟約束”
2.3.4 經營土地、共容利益與官民對抗
2.4 基石不牢的保障房與房產稅
2.4.1 尚未破題的保障房
2.4.2 站不住腳的房產稅
2.5 增長模式轉型之艱
2.5.1 把經濟成長方式問題結構化
2.5.2 技術、價格與經濟成長方式
2.5.3 制度、財產權利與要素價格
3. 方法與出路
3.1 重構利益關係的改革
3.1.1 如何保障農民及其意義
3.1.2 政府、市民利益及其他利益
3.2 區域綜合價值發展模式
3.2.1 區域發展的源泉是什麼——重回價值論
3.2.2 區域發展的目的是什麼——重建價值觀
3.2.3 區域綜合價值發展模式概觀
3.3 區域綜合價值發展模式的構建方法
3.3.1 更新規劃體系與方法
3.3.2 價值型與統籌式的產業構建和發展路徑
3.3.3 增進區域價值的機制設計
4. 實踐與案例
4.1 太極湖生態文化旅遊區的實踐
4.2 四川省武勝縣的實踐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本書主要內容

本書主要內容如下(但章節不是按這個順序編排的):
一、 爭議中國的區域發展有多少種模式實際沒有意義,唯一的“異類”溫州模式並未走出浙江,而且已經弱化,中國所有地方的發展已經同質化,可以歸結為“投資——增長模式”,即:政府主導、GDP導向、工業思維、土地財政。這是現實,困頓且不正常。
二、 土地財政的危害是廣泛而深遠的:它是過去十年房價飆升的真正原因;它破壞了中國的政治現代化進程;它使地方政府陷入“財務陷阱”;它使地方公共事務因“土地預算軟約束”和寅吃卯糧而陷入危機;它導致了今天愈演愈烈的官民對抗危局;它導致了中國經濟的系統性風險。它是中國當下的火藥桶。
三、 大多數觀點(尤其是社會輿論)認為地方政府和開發商是 土地財政的獲益者,然而,本書認為:土地財政沒有贏家。社會因高企的房價付出了高昂的長期財務成本,承擔了土地引致的國家風險,承擔了財富隨時失去的危險,是最大的失敗者;地方政府陷入了土地依賴和財務陷阱,這是政府經營城市、土地買賣的角色錯位下,必然的不良機制導致的,飲鴆止渴,捉襟見肘,不是贏家;某些官員因貪腐因政績而短期獲利,某些開發商因土地財政而留出的權錢交易空間短期獲利,但,從長期來看,又何嘗都不是失敗者。
四、 土地財政形成的制度性原因,是分稅制與中國現行土地制度的結合。分稅制使得地方財權與事權不匹配,使地方政府形成了廣開財路、減少公共服務、依賴轉移支付等行為模式。而現行的土地制度創造了巨大的政府權力空間,中央默許地方政府成為土地利益的代言人和享有者,以交換稅收關係的逆轉。為土地財政成型而服務的土地交易賣方壟斷管制體系、“地方投融資平台+土地收益權質押+政府財政擔保”這一組織形式、“經營城市”的觀念和理論準備,在過去17年逐漸成型,地方政府徹底成為“做買賣”的政府,角色錯位,職能扭曲。
五、 為緩解房價壓力,在大量的行政手段之外,中央近年來推出了三方面主要政策:保障房,房產稅試點,巨觀調控。保障房十分需要,它代表政府如何履行公平正義的天職,但是,保障誰必須有嚴格的限定。如今的問題,首先不在於如何分配,而在於過於寬泛,產生了巨大的新的不公平。房產稅根本就站不住腳,不具備法理。同時,三項政策都沒有觸及問題的根源,也都僅僅是見招拆招。未來,政府會越來越疲憊,而矛盾會越來越大,中國甚至會有倒退回到計畫經濟的危險。
六、 經濟成長方式轉型,是一個提了許多年、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老問題。它反映在中國的區域發展上,就是工業思維、三次產業結構趨同且不合理、要素利用低效、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對經濟成長方式最流行的定語是“粗放”和“集約”,然而,本書提出:經濟成長方式的形成和轉型,實質都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產權制度問題——當可以壓榨要素時,就無需向技術、管理要效益。所謂產權,是以特定財產權利為基礎的行為選擇權。中國的人力資本產權和資本產權都存在缺陷,而土地產權存在嚴重問題。
七、 制度變革是根本,人都是在制度背景之下展開行為的。涉及區域發展的制度變革不是要不要分稅制的問題(而是涉及整體財稅結構),也不是土地私有化這么簡單,而是如何以一個制度系統,形成農民、市民、政府三個主體利益共容,農業、工業、服務業三類產業利益共容,城市、近郊、鄉村三類區域利益共容,當代與後代兩種代際時期利益共容。我個人並不十分悲觀,我們存在帕累托改進的可能性和機會,雖然時間視窗也許並不長。
八、 在制度變革的背後是觀念和理論。政府主導的觀念,GDP主義的觀念,對發展概念的模糊,對“效率”與“公平”概念的誤讀,這些固化的理念深深阻礙了我們認知問題、尋找方向。而照搬因應於西方成熟政治體系下的西方經濟學,機械化地看待中國經濟問題,純粹的巨觀量化、就經濟論經濟、以西方模型對中國模型,實際上與另一個三十年生套蘇聯政治經濟學一樣,可能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不是“適合”、“適用”、“適時”,都要打上問號。中國當前,需要高於工具理性的整體理性來看問題。同時,目前的空間經濟學所有分支,對解決區域發展問題都存在根本的理論不足,在這方面,既是工具理性的不足(關鍵在於對空間行政的認識),也是整體理性的缺乏。
九、 在觀念上,本書深究了發展、目的、自由、效率、公平、GDP究竟應該指向什麼。在理論上,本書提出了“區域綜合價值理論”,這首先是“綜合價值理論”:重回政治經濟學(不是前蘇聯的政治經濟學),重新認識財富及其背後的價值源泉,把價值的“質”與“量”分開來,力圖走出既要客觀價值來源又要客觀價值量的政治經濟學歷史困境,以及無視客觀價值只要主觀價值從而無法導出深層次制度含義的當代經濟學中國適用性的困境。重回價值論,但不是重複過往,而是希望思索經濟學的本質。關於要素的回報及回報公平,關於交易的深化及交易主體公平,這是經濟學研究一以貫之的本質。只不過,兩個公平問題先期由古典政治經濟學藉由價值論探討了,當憲政民主的政治結構確立後,後期的探討分化到政治學等學科去繼續深入。
十、 區域綜合價值理論不同於可持續發展理論、包容性增長理論、循環經濟理論、新型工業化理論等,也不簡單是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當代經濟學在“區域”概念上的嫁接,它提出的整體理性實際上意味著:以價值、要素、交易、市場、產權為關鍵字,重新認識區域發展的源泉和手段,將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統一起來,互為目的,互為手段,廣域地看待要素稟賦並以此作為區域產業構建和產品化的導向,要素能級和結構的提升改變區域價值能級,以市場為主體,政府回歸公共服務,將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包容增長等技術視角寓於區域價值視角之中。理論的廓清有助於在區域發展觀念上,建立一種以系統平衡替代物質至上、以長遠替代短視、總體利益共容替代局部利益傾斜的發展觀、價值觀。
十一、 在區域綜合價值的發展模式構建上,本書提供了一些方法,包括規劃方法、產業構建和發展路徑、公共服務實施與要素提升路徑、財稅金融健康化路徑。無論根本制度是否變革,區域發展的觀念、模式、方法都必須革新。而沒有方法只有方向的模式,就是空中樓閣。
十二、 本書還提供了兩個區域套用綜合價值理論於發展的案例。坦率地說,提出區域綜合價值發展模式,最早是在2010年初,時間太短,這些地方能不能走得順利,還不到驗證、總結的時候。所以,在根本制度不支撐的背景下,對這些地方的希冀,對這些人勇氣的欽佩,大於對這一模式的祝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