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相親

回國相親,是指旅居華人不在當地婚嫁,而回中國尋找另一半,海外華人“捨近求遠”選擇回國相親,造就了一時的“回國相親”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回國相親
  • 含義:旅居華人回中國尋找另一半
  • 時間:2011年
  • 原因:忙、圈子小、選擇少等
回國相親 - 方式,通過相親節目,家長安排相親,回國相親 - 原因,忙、圈子小、選擇少,文化差異不可迴避,傳統“婚戀”觀念,父母影響擇偶觀念,“回國相親”成時髦,

回國相親 - 方式

通過相親節目

2011年,中國國內各類相親節目火爆,收視率居高不下。某些電視相親節目特別策劃推出了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徵婚嘉賓專場,而且吸引了許多華人踴躍報名。

家長安排相親

電視相親只是海外華人回國相親的一種方式。有許多留學國外之後留在當地工作的僑胞,假期回國的重頭戲之一就是一場接一場的相親。相親之後可能是兩人隔著太平洋的遠距離戀愛,幸運的能終成眷屬。
父母替子女相親也不少見。上海的人民公園中有個頗有名氣的相親角,是2005年家長們自發組織起來的。相親角里出現了“海外角”,分為“美國”、“日本”等地。每到周末,這裡就會聚集很多擔心子女婚嫁問題的父母。即便子女遠在國外,父母也不願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回國相親 - 原因

忙、圈子小、選擇少

一些社會學專家分析指出,海外華人要在異國他鄉取得成績,必須付出更多努力,繁忙的工作可能讓他們的生活圈更窄,選擇餘地更小,這是很多人未能找到另一半的重要原因,因此,他們不得不返回國內這個“大圈子”尋覓伴侶。

文化差異不可迴避

對於海外移民而言,文化差異是他們不可迴避的重要問題。身在海外的華人在選擇伴侶時,表面上似乎比國內的人多了一項選擇,可以跟來自更多國家的人組建家庭。然而據《經濟學人》最新的調查顯示,在日本的華人,到適婚年紀的人數高達68%,卻很少有人能找到適合的伴侶。2004年,中日跨國婚姻有13019對,而離婚的則有4888對,二者比例達到了2.6:1。
在他們看來,雖然自己喝了幾年的“洋墨水”和“洋酒”,但身上中國文化烙印永遠不會磨滅,還是希望找到一個同樣經歷和文化背景的伴侶。

傳統“婚戀”觀念

海外華人跟外國女性談戀愛還能接受,至少能體驗下“跨文化”的衝擊,但真正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很多深層次的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對中國人而言,婚姻需要經營。但對於美國人來說,婚姻好像過家家一樣,合得來就一起天翻地覆,不高興了就任性地一拍兩散。

父母影響擇偶觀念

很多海外華人表示,希望找一個顧家、孝順父母的伴侶。父母成為他們回國相親的重要因素。

“回國相親”成時髦

針對這股“回國相親”熱,某電視相親節目近期特別策劃推出了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徵婚嘉賓專場。欄目第一次赴美宣傳時,就吸引了3000名海外華人踴躍報名,而剛剛啟動的英國專場,報名人數首周便超過了500人。
在這些留洋的單身男女中,不少人來自哈佛、耶魯、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大都是活躍在金融、股票、醫學、教育等領域的精英。在三期美國專場中,這些“含金量”頗高的男女嘉賓不僅創造了專場節目最高的牽手率,他們的擇偶標準、婚戀觀以及回國相親這一行動本身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
事實上,電視相親這種相對“摩登”的相親方式只是眾多海外華人回國找伴侶的方式之一。不少海外僑胞假期回國的重頭戲就是參加“連軸轉”的傳統相親。
引領這股熱潮的還有他們的父母。2005年,一群家長就自發在上海人民公園成立了一個“相親角”,專門為自己的兒女操辦終身大事。最近,這個相親角已經出現了“海外角”,甚至細分為“美國角”、“日本角”等。每逢周末,這些家長便紛紛展開“占領角落”活動,替遠在海外的子女相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