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類傳真機

經公用數據網傳輸,在傳輸之前減少圖像信息冗餘度的高速傳真機。採用適合於公用數據網的規程,保證無差錯接收檔案。經合適的調製解調處理後,可以在公用電話網上使用,也適合在綜合業務數字網上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類傳真機
  • 外文名:Group4 facsimile apparatus
  • 套用學科:通信
背景,分類,原理和功能,套用和發展,

背景

CCITT於1984年提出四類傳真機(簡稱四類機)標準化的建議,並於1988年作了大愉祖趨仔幅度修改和補充。基本級(一級)四類機標準主要由建議T.6、T.62、T.70、T.503、T.521、T.563組成。

分類

四類機可與其他文幾疊備慨本通信手段綜合,已有與智慧型用戶電報的混合操作。按性能分為三級,見表。
四類傳真機
四類機的分級和終端基本特性。

原理和功能

採用髙速、高分辨力的圖像感測器,傳真信號經模/數轉換後由編碼器進行數據壓縮。其傳真編碼方案在三類機的二維編碼方案(MR)的基礎上,作了修改,稱為改進的MR編碼(MMR)。與MR編碼的區別為:①一頁組成一個傳真塊,每頁的全部掃描線都用二維編碼,不再插入一維編碼;②不使用線結束碼(EOL)和時剃榜說間填充碼(FILL);③傳真塊編碼數據結束信號用“傳真塊結束(EOFB)”,格式為兩個連續的EOL碼,共24比特,不用RTC控制信號。傳真編碼數據經傳輸後的解碼為編碼的反過程。記錄方式適合四類機高速、高分辨力的特點。
四類機不要求必須配備圖像掃描器和記錄頭,只需保證與網路接欠潤坑口的信號與使用掃描器和(或)記錄頭時相同。
四類機按頁進行信息格式化和信息傳送。以硬拷貝或軟拷貝方式自動接收和顯現報文。接收副本的內容、格式和布局必須與傳送原稿相同。
四類機的報文信息及控制信號均用高級數據鏈路控制(HDLC)規程幀結構傳送,傳輸差錯由控制規程糾錯。它與各種網厚愚判路的連線均能自動應答、傳輸、接收和清除。其通信協定按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SI)分為七層。下三層通信協定的要求與所使用的網路有關。運輸層和會話層分別由CCITT建議T.70和T.62規定。表示層按照建議X.208、X.209和X.226。套用層規程根據四類機的操作方式是傳真、混合型、智慧型用戶電報方式,分別按照T.503和T.521、T.561、T.60和T.61。
各級四類機都具備基本級的性能,在業務中使用的終端在基本級上相互兼容。選用功能的使用在握手過程(handshaking procedure)中協商。

套用和發展

適用於業務量大,對傳真報文質量要求高的電信業務。比如,作為遠端計算機以及圖形和文良協字處理系統的輸入/輸出設備,也可用於在公用數據網上開放的電子信箱。
四類機與綜合業務數字網的接口、灰調和彩色圖像的傳送等方面的技術發展較快。糊乘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