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四頂山在
合肥市肥東縣城南25公里、巢湖北岸。海拔174米。因山有4峰,故名。又傳說古仙魏伯陽鑄鼎煉丹於此,故又稱為四鼎山。
唐代有人建寺,後方自勉建朝霞書院於此,皆毀。四頂山有“四頂朝霞”景觀。山上有洞穴奇石、 朝霞”
景觀。山上有洞穴奇石、“煉丹池”。池在西峰上,南北長約20米,東西寬15米,深l米多,山泉終年不竭,清澈見底。“仙人洞”長3米,寬1.4米,高2米,可容數人。“伯陽井”又名“蜀井”,也在西峰,深不見底,水清味甘。另有“鸚鵡觀天”石、“老蚌含珠”石、“棋盤”石、“都御史座”石、“釣魚台”、“天將守門”等自然景觀。
之美,以朝霞為最。相傳
東漢魏伯陽曾在此煉丹,山下留下的丹砂、仙粉,輝映朝霞,放射異彩。四頂朝霞先後被列為“廬陽八景”和“巢湖八景”之一。四頂山上有煉丹池、朝霞寺、朝霞書院、滴蘆井等名勝古蹟;有青蛙石、鸚鵡石、釣魚台、都堂石等奇石異景。四頂名勝,歷來為文人墨客所仰慕,羅隱、李天馥等都留下了讚美詩篇。四頂山景多、詩多。周邊名人也多,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革命烈士蔡永祥、台灣三棲明星吳靜嫻女士等都出生在這裡。
為科學、合理地開發四頂山旅遊資源,肥東縣人民政府和合肥市旅遊局、合肥市規劃局採取在全國招標的方式聯合編制《四頂山濱湖旅遊區總體規劃》,經過招標、投標、評標、定標、評審、修改等階段,目前四頂山濱湖旅遊區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已經順利結束。規劃區總面積約9.1平方公里,周長14.7公里,以“濱湖山水、休閒度假、人居天堂、遊樂天地、健康樂園、會議商務”為特色,力爭建成國內重要的濱湖旅遊休閒度假區。根據區內四頂山、茶壺山和濱湖岸線的自然空間構成特徵,度假區空間布局劃分為“三片一帶”(南片、北片、中片和濱湖帶),旅遊功能區劃分為8個功能區19個節點。該規劃編制堅持科學發展觀,特彆強調了旅遊區域擴散與居民利益協調,旅遊開發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特色景觀
初晴露旦,旭日東升,登山俯瞰,恍乎涌五色琉璃,故又名朝霞山。為古“廬州八景”之一。山上樹木蔥鬱,怪石林立,石尖端常年滴水,俗稱茶壺嘴。登山遠眺,百里巢湖片片風帆,姥山忠廟綺麗風光,盡收眼底.唐著名詩人羅隱有《四頂山》詩記其勝:“勝景天然別,精神入畫圖。一山分四頂,三面瞰平湖。過夏僧無熱,凌冬草不枯。遊人來至此,願舍發和須。”為巢湖風景區重要景點。
煉丹池又傳說古仙魏伯陽鑄鼎煉丹於此,故又稱為四鼎山,古有“廬陽一郡勝境”之說。唐代有人建寺,後方自勉建朝霞書院於此,皆毀。四頂山有“四頂朝霞”景觀。傳說魏伯陽煉丹聚集的仙氣不散,形同朝霞。山上有洞穴奇石、“煉丹池”。池在西峰上,南北長約20米,東西寬15米,深l米多,山泉終年不竭,清澈見底。“仙人洞”長3米,寬1.4米,高2米,可容數人。“伯陽井”又名“蜀井”,也在西峰,深不見底,水清味甘。另有“鸚鵡觀天”石、“老蚌含珠”石、“棋盤”石、“都御史座”石、“釣魚台”、“天將守門”等自然景觀。
清代廬州府學正朱弦“頗疑其說”。他在寫《廬陽八景——四頂朝霞》時,曾親自登山觀察:“一曰晨起,徘徊於螺髻之側。適當初晴露旦,草木含滋,旭曰東升,奇光四射,俯視四五里許,恍乎涌五色琉璃中,我始悟。”才知朝霞是水氣折光反射形成的奇觀。
遊人觀朝霞,一般是頭天晚上就住在山上,凌晨登高遠望,要是碰到雨過天晴的好天氣,當旭曰透過蒙蒙的水霧,帶著閃動的陽光來到大地時,在腳下的草地上,會出現一道道光環:在浩瀚的湖水中,會回呈現出一派五顏六色的光彩,微風拂起,光逐水,水生光,直向湖天盡頭。四頂山南端高峰,有一座金碧輝煌、蔚為壯觀的古剎。唐代一僧人在此結廬為庵。宋時建“慶和寺”,明代學者黃道曰改名為“朝霞寺”,供奉關羽像。廟前一片大樹林鬱鬱蔥蔥,中有兩棵高達10餘丈的紫檀,像兩個忠實的衛士分列兩邊,非凡引人注目。金屬門鉑的黑漆大門上有副對聯曰:“山勢東來猶望蜀,湖波西下欲吞吳。”明末聞名學者方自勉曾隱居朝霞寺,設書院授徒,造就出一大批學士,聞名當時。
1935年之前,山下六家畈的吳中流先生在山上的第四峰偏北處,建了一座“四頂公園”。稍後,愛國將領張治中先生又在四周建了一所西式結構、小巧玲瓏的別墅,取名“朝霞小築”。
廟後有一專供遊人休息的場所,石凳石椅厝放四面。一塊方形青石棋盤,32個棋子似乎分成兩隊人馬,正在楚河漢界前線激戰拼殺。周邊有四個石鼓圓凳供觀陣者助威。相傳南北斗星曾下界在此對弈,並從此留下了千古神話。
尤其令人驚異和不可思議的是,在那大廟和花園相隔的長廊之間,有一口十幾米深,名為“滴蘆井”的高山古井,晚上月上中天時,從井底水中能看到光怪陸離的五彩祥雲和美妙的月光,這便是四頂山景中之景——朝霞映月。 北面山腰處有一處驚險奇觀:一條巨大呈寶塔狀的尖石直穿長空,高約七八米,頂端鑲有一塊石片,並垂下一條長三四米的石線,仿佛一個仙翁正坐在那裡靜靜地垂釣。在南面山腰朝陽處,有兩塊形似一雙鸚鵡巨石,名曰“鸚鵡石”,每當陽光照射之時,站在三里外的中廟或更遠一點的姥山向北遠望,只見那鸚鵡石宛如一對情鳥在交頸相偎,喃喃細語。巢湖水邊的西山腳下,有一孤石,似出水青蛙棲息岸邊,昂首望天,曰“青蛙石”。四頂勝鏡,不僅吸引了大批古今遊客,也留下了成篇累卷的膾炙人口的詩賦。晚唐詩人羅隱曾詠道:“一山分四頂,三面瞰平湖。過夏僧無熱,凌冬草不枯。遊人來至此,願舍發和須。”宋代文人張彥修也在詩中讚揚四頂山:“翠巒齊聳壓平湖,晚綠朝紅畫不如。寄語商山賢四皓,好來個各一峰居。”明代詩人許蕃春的詩專門描繪了四頂山春色:“亭午過朝霞,山溪約略斜。細泉分石齒,晴鳥亂銀沙。地遠昔年夢,春濃野詩花。晚煙迷短騎,歸路柳條遮。”清代周家頤留下了非凡讚美四頂山晨景的詩:“瞥見朝霞彩,臨湖四頂山。曉鐘才覺得,孤騖未飛還。”四頂山景色美麗,文脈深厚,山的周邊出過許多名人。
單從山下的六家畈就走出了眾多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藝術家,還有革命烈士。在杭州執勤時,為避免火車出軌事故而犧牲的蔡永祥烈士的家鄉大蔡村也坐落在四頂山麓。
一字奇聯
在名勝中題寫一字聯的比較少見,因為無論如何一個字無法描繪出名勝的景色。不過,當代聯家方克逸為巢湖四頂山題有一字聯,上聯是“月”,下聯為“霞”。僅僅兩個字,就高度概括出巢湖四頂山的核心景色,給人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著名楹聯家方克逸創作、著名書法家劉建民書寫的“月,霞”一字聯,此乃中國墨書畫院名譽院長,當代中國聯壇十秀之一的方克逸先生於1990年為安徽省巢湖四頂山的撰聯。上聯為“月”,下聯為“霞”。方先生的解釋是:“四頂朝霞與巢湖秋月,自古並列為廬陽八景,四頂山觀賞霞月最佳處,謹以霞對月也。”經學術權威鑑定,此聯匠心獨運,書法別開生面,為世界上最早、唯一、最短的名勝楹聯。於1995年榮獲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證書,創吉尼斯世界記錄。
歷史背景
四頂山是三國時期魏、吳爭霸的遺址之一。魏青龍元年(233)揚州都督滿寵築新城以抵抗吳國軍隊。吳大帝孫權於嘉禾二年(233)率十萬大軍圍攻,未能攻下。據《三國志》載:“是歲,(孫)權向合肥新城,遣將軍全琮征六安,皆不克還。”次年,夏五月,“(孫權)率大眾圍合肥新城”,也沒有攻下。在合肥東南的巢湖,更是魏、吳連年爭奪的軍事要地,後人常用作典故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就是曹操在巢湖口儒須塢望見吳水軍軍容整肅後說的。事隔將近兩千年的今天,人們還能看到新城遺址,這是由十幾個連綿不絕的土墩組成的,呈長方形,長約330米,寬約210米。孫吳、曹魏霸業已空,遺址猶在,遊人自有一番感慨。
風土人情
打香炭、放鞭炮合肥人過年有兩點與全國不同:一是要"打香炭";二是鞭炮通宵達旦,節日氣氛非常熱烈。
"打香炭"即在大年三十掃塵後,家家都要在屋內用醋澆紅木炭,剎時,濃煙滾滾,煙霧繚繞,這時閉上大門,以求淨化空氣,去邪避災。吃罷年飯後,開始燃放鞭炮,從晚上到次日早上,連續不斷,炮聲震耳欲聾,火光沖天,大有千軍萬馬攻城之勢。
如今,此風雖有所消退,但較全國而言,仍屬數一數二端午衣每年端午節,徽州家家戶戶都要為小孩子製作端午衣。端午衣包括端午服、端午帽和端午棉。端午服,多用色布置做,上裝為大襟系帶和對襟扣紐兩種,亦有後背開禁扣紐的;褲子視孩子大小分為開襠、密襠兩種。端午服的製作極為講究,富貴人家,多在衣褲上用五彩絲線繡上圖案、花卉和“如意”邊,上裝繡在胸前、肩頭、袖口、下擺等部位,褲子則繡在膝蓋、褲腳口等處。端午帽,主要是為幼小的嬰兒或一二歲小孩製作,端午節前後的氣候雖已暖賀,但較小的孩子還須戴帽防風。
長袍馬褂舊時徽州男子服飾習俗。長袍與馬褂均為盤領、窄袖。長袍為大襟。馬褂是對襟,大都有馬蹄袖。馬褂以直筒呢、黑花綢緞為多,與藍色、朱青色、灰色長袍配套,顯得莊重大方。也有馬褂、長袍相連的“兩接頭”形式,這種形式的長袍只有下半截,用扣子扣在馬褂的下擺內,酷似戰國時流行的“戰衣”。
騷達子每逢正月十五,在合肥城鄉還可常見玩旱船活動。玩旱船的主角是艄公。艄公俗稱作“騷達子”。其反穿皮襖,頭戴破草帽,無頂,後沿反捲起,嘴角飾兩撇“汪丫胡”子,手持一把破芭蕉扇,若手持篙桿時,則將破扇插於腰間或脖後,隨旱船扭來扭去,合著鑼鼓節奏,不時地哼唱小調。唱詞多望風采柳,即興發揮,幽默、詼諧,為節日街頭最為逗引看燈人的一道風景。故騷達子的唱腔唱詞,就連兒童們在做遊戲的時候,都喜於習誦:“騷達哥哥怎么講的,兩隻蘭花二妹子……地藏菩薩吉誕日自唐代以來,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薩吉誕日)前後,佛教徒和當地工商界都聯合舉辦盛大紀念活動,
遠近朝山拜佛者和遊人紛至。1983年廟會制度恢復,至1989年共舉辦7屆。1989年廟會為期1個月,舉辦各種活動12項。大型的佛事活動有:百歲宮金堂佛像和無瑕真身開光儀式、水陸法會、紀念金地藏(金喬覺)誕辰1294周年法會、祗園寺傳授三壇大戒和佛教禪宗二祖慧可法師道場地址證會等。
地方美食
四頂山美食到合肥,葡萄魚、懷胎魚、油爆蝦、安慶素火腿、素烤鴨等是遊人必嘗的美味佳肴。
包河所產鯽魚背烏,人稱“包公魚”,烹飪後骨酥肉嫩,回味無窮;
名菜曹操雞,俗稱“逍遙雞”,相傳是當年曹操鐘愛的藥膳雞,皮黃骨酥,肉白細嫩,別有風味,比之燒雞、扒雞之類,勝過百倍。
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得主棗廬州烤鴨,原系宮廷御膳美食,選料嚴謹,加工考究,香氣濃郁、皮酥肉嫩、鹹淡適宜、肥而不膩、味道鮮美,膾炙人口。
到合肥,不可不吃“李鴻章大雜燴”。相傳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期間宴請美國賓客時,廚師急中生智的發明。主要原料有海參、魚肚、魷魚、玉蘭片、腐竹、雞肉、火腿、蛋黃糕、鴿蛋、豬肝、干貝、冬菇、鹹鴨蛋黃、菠菜、雞湯等燒燴而成,具有醇香多味、鮮鹹可口等特點。
合肥的點心小吃也頗有名氣,尤以麻餅、烘糕、寸金、白切四大名點著稱。麻餅外皮鬆軟香甜,內餡甜而不膩,具有橘、梅等果料風味;烘糕金黃油潤,疏鬆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寸金具有橘餅、桂花的特有香氣,脆、甜兼得,清香可口;白切片具有片薄甜脆、質白透明的特點,並帶有濃郁的芝麻香。蚌埠路的黃山菜館、長江路的淮上酒家、淮河路的劉鴻盛餃麵館及綠楊村酒家,均頗有特色,是餐飲的好去處。
地方特產
合肥主要土特產品有:羽毛扇、巢湖銀魚、大閘蟹、虎皮金桔蛋、竹黃雕刻等。
此外,作為省會,安徽各地的土特產、有名工藝品盡皆雲集於此,如涇縣的宣紙、宣筆,歙縣的徽墨、歙硯,蕪湖鐵畫、鳳陽畫、界首陶瓷、符離集燒雞、淮北口子酒、毫州古井貢酒、碭山酥梨、黃山毛峰茶、安徽祁紅茶、安徽屯綠茶、安徽猴魁茶等,應有盡有,任君挑選。
合肥商業中心區在長江中路及金寨路一帶。城隍廟小商品批零市場、中菜市綜合商場、壩上街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以及近年來迅速崛起的安徽大市場、長江批發市場、東方商城、瑤海家具世界,在省內外頗有影響;合肥百貨大樓、鼓樓商廈、商之都、樂普生商廈等一批大型現代化綜合商場,已構成了合肥商業網點的骨架
交通指南
1、南七里站-金寨路-長江中路-勝利路-老火車站-勝利北路-臨泉路-新火車站
2、博物館-安慶西路-蒙城路-壽春路-長江東路-長江批發市場
3、曙光影院-和平路-全椒路-屯溪路-巢湖路-長江中路-長江西路-省農機化校聯誼活動有首屆中國
地址
四頂山位於肥東縣境內,主峰海拔174米,因四峰並列,故名。此山又因仿佛是只巨大的香爐,四足朝天倒立,亦稱四鼎山。隋書《地理志》、《太平寰宇記》把它列入名山大川。山雖不高,但由於緊靠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顯得尤為峻偉。
四頂山景色之美,以朝霞為最。每當雨霽露晨,旭日東升,則霞光四射,滿山璀璨,所以“四頂朝霞”聞名海內,先後被列入廬陽八景和巢湖八景。清代《廬州府志》、《合肥縣誌》、《巢湖志》和當代《中國名勝詞典》等書,對此山美景均有記載。四頂山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和古蹟。相傳東漢著名道學家魏伯陽(會稽上虞人,《周易參同契》作者)曾不遠千里,入此山煉丹修道,丹成吞服後,魏伯陽和他的三個弟子紛紛升天成仙,就連他帶來的一條白狗,也成了仙犬。今雖人去爐空,然丹氣仍在,當年魏伯陽在此山上留下的丹砂仙粉,常常映著朝霞,放出異彩。
清代廬州府學正朱弦“頗疑其說”。他在寫《廬陽八景——四頂朝霞》時,曾親自登山觀察:“一日晨起,徘徊於螺髻之側。適當初晴露旦,草木含滋,旭日東升,奇光四射,俯視四五里許,恍乎涌五色琉璃中,我始悟。”才知朝霞是水氣折光反射形成的奇觀。
遊人觀朝霞,一般是頭天晚上就住在山上,凌晨登高眺望,要是遇到雨過天晴的好天氣,當旭日透過蒙蒙的水霧,帶著閃動的陽光來到大地時,在腳下的草地上,會出現一道道光環:在浩瀚的湖水中,會回呈現出一派五顏六色的光彩,微風拂起,光逐水,水生光,直向湖天盡頭。
四頂山南端高峰,有一座金碧輝煌、蔚為壯觀的古剎。唐代一僧人在此結廬為庵。宋時建“慶和寺”,明代學者黃道日改名為“朝霞寺”,供奉關羽像。廟前一片大樹林鬱鬱蔥蔥,中有兩棵高達10餘丈的紫檀,像兩個忠實的衛士分列兩邊,特別引人注目。金屬門鉑的黑漆大門上有副對聯曰:“山勢東來猶望蜀,湖波西下欲吞吳。”明末著名學者方自勉曾隱居朝霞寺,設書院授徒,造就出一大批學士,聞名當時。
1935年之前,山下六家畈的吳中流先生在山上的第四峰偏北處,建了一座“四頂公園”。稍後,愛國將領張治中先生又在附近建了一所西式結構、小巧玲瓏的別墅,取名“朝霞小築”。
廟後有一專供遊人休息的場所,石凳石椅厝放四周。一塊方形青石棋盤,32個棋子好像分成兩隊人馬,正在楚河漢界前線激戰拼殺。周邊有四個石鼓圓凳供觀陣者助威。相傳南北斗星曾下界在此對弈,並從此留下了千古神話。
尤其令人驚奇和不可思議的是,在那大廟和花園相隔的長廊之間,有一口十幾米深,名為“滴蘆井”的高山古井,晚上月上中天時,從井底水中能看到光怪陸離的五彩祥雲和美妙的月光,這便是四頂山景中之景——朝霞映月。
北面山腰處有一處驚險奇觀:一條巨大呈寶塔狀的尖石直穿長空,高約七八米,頂端鑲有一塊石片,並垂下一條長三四米的石線,仿佛一個仙翁正坐在那裡靜靜地垂釣。
在南面山腰朝陽處,有兩塊形似一雙鸚鵡巨石,名曰“鸚鵡石”,每當陽光照射之時,站在三里外的中廟或更遠一點的姥山向北眺望,只見那鸚鵡石宛如一對情鳥在交頸相偎,喃喃細語。
巢湖水邊的西山腳下,有一孤石,似出水青蛙棲息岸邊,昂首望天,曰“青蛙石”。
四頂勝鏡,不僅吸引了大批古今遊客,也留下了成篇累卷的膾炙人口的詩賦。晚唐詩人羅隱曾詠道:“一山分四頂,三面瞰平湖。過夏僧無熱,凌冬草不枯。遊人來至此,願舍發和須。”宋代文人張彥修也在詩中讚揚四頂山:“翠巒齊聳壓平湖,晚綠朝紅畫不如。寄語商山賢四皓,好來個各一峰居。”明代詩人許蕃春的詩專門描繪了四頂山春色:“亭午過朝霞,山溪約略斜。細泉分石齒,晴鳥亂銀沙。地遠昔年夢,春濃野詩花。晚煙迷短騎,歸路柳條遮。”清代周家頤留下了特別讚美四頂山晨景的詩:“瞥見朝霞彩,臨湖四頂山。曉鐘才覺得,孤騖未飛還。”
四頂山景色優美,文脈深厚,山的周邊出過許多名人。
單從山下的六家畈就走出了眾多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藝術家,還有革命烈士。在杭州執勤時,為避免火車出軌事故而犧牲的蔡永祥烈士的家鄉大蔡村也坐落在四頂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