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鎮節度副使右金吾大將軍楊公神道碑

《四鎮節度副使右金吾大將軍楊公神道碑》是唐代楊炎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四鎮節度副使右金吾大將軍楊公神道碑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楊炎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四鎮節度副使右金吾大將軍楊公神道碑
昔我乃祖,世族關西,左華右河,前虢後晉。食唐虞之地,首韓魏之封,大輅盤瑲,彤弓之錫:此之謂保姓。在帝為高辛氏,在周為司徒,在秦為上卿,在漢為太尉:此之謂世祿。太尉之道齊宣父,大夫之文似相如:此之謂世德。內史之採金虎,赤泉之斷江龍,袞州佐命於齊,驃騎重侯於晉,建公能官基業:此之謂武功。
公名和,字惟恭,河東人也。為高祖驃騎之曾孫。大父諱言,隋朝散大夫。國士經術之奧,高論上庠,洎河海風塵,吳輿敗露,出補棣州蒲台令,考諱楷,河州大夏縣令。以神明之化,出綰桐鄉,驥局於轅,蛇蟠於沼。公賢明本乎祖德,精勁因乎地氣,好兵有秦韓之俗,受學得孫吳之書。發跡洮隴,成功西極;仗劍出萬人,腳踏車入絕域。則群凶下拜,室胡隧則漠地空(疑)所以利建侯成輅之賞。凡三破石國,再征蘇祿。開勃者三,誅達覓者一,始自弱水府別將至執金吾,十五攻常冠軍鋒,大小百餘戰,竟終牖下。初開元中,群胡方盛,南寇于闐。公以中軍副鼓行而前,雲火照於王庭,雷霆起於帳下。故羸師破竹,後騎建瓴,灌夫之勇也。二十七年,有詔四鎮諸軍,大出漢南壘,問罪蘇祿,洗兵滇河,旌甲數萬人,城池五十國。公以麾下為前四罪之名,有百牢之饋;酈生之奇也。後五載,有累姓之後來朝京師,金甲善馬,織文大貝,告於廟之室,旅於大庫之庭。公覽傳常遺風,鳥孫故事,井泉可數,談笑成功。上壯之,賜弓甲一副,廄馬二疋:伏波之美也。明年,元帥封常清署公行軍司馬都虞侯,西討石國,觀兵海隅。歷莎車,臨大夏,見條支之卵,飲郅支之頭。烜兮赫兮,雲卷萬里:博空之略也。自武衛將軍四鎮經略副使加雲麾將軍兼于闐軍大使,其地兵甲之富,寶玉之林,公鎮以清靜,同其習俗,如鼓簧琴,政用大康。又遷金吾大將軍四鎮節度副使,金紫之貴,樊纓羽旄,雄風凜然,壯圖未極。方將戴衣冠於地表,會風雨於天庭,夢厲成災,明淫生戾。以十四載五月,薨於鎮西之官舍,春秋若干。夫人晉陽賈氏,彼美孟姜,顏如桃李。靈劍始合,泛於碧海之潯;鴆雛漸沖,坐於金蓮之界。嗣子預,有霸王之略,好倜儻之奇。初以右武衛郎將見於行在,天子美其談說,問以中興。遂西聚鐵關之兵,北稅堅昆之馬,起日城,開天郎,特拜左衛將軍兼瓜州都督關西兵馬使,又遷伊西北庭都護,策茂勛也。誅門人以息群盜,設勇爵以酬諸戎,锺鼓再考,騂旄既備,可以答明君,告宗廟。揚於祖考,有銘篆之功;問於著黽,無松榆之舊。以月日輿次於某,葬我公於某所,禮也。於戲!昔齊方草昧而袞州降,隋室始創而驃騎興,當今受命而武作,豈公侯之美必復,將輔之跡有歸歟?中丞以炎聽於親宗,服於祖業,捧持簡牘,見托斯文。邱陵蒼蒼,歸於萬世。地連汾水之舊,基望虞鄉之古。祠遠蒼龍松寒口馬,晉人墮淚,如看峴首之碑;漢將焚舟,遙識祁連之家。銘曰:
偉哉忠壯,萬夫之冠。熊視三軍,鷹揚霄漢。星殞月窟,魄沈海畔。寥落英風,功名相半。我有令子,王之寶臣。勛參十亂,名畫麒麟。光華玉帳,出入朱輪。祠於上蔡,奉我先人。反葬何鄉?言歸晉土。蒲阪之北,汾陰東滸。雲雨千峰,山河萬古。蟠青蛇兮負騰虎,埋金劍兮何時睹?

作者簡介

楊炎(727—781年),唐德宗時大臣,創製“兩稅法”。字公南,鳳翔天興人。唐代宗時,官至中書舍人。大曆九年(774年)遷吏部侍郎。與當權宰相元載交誼頗深。十二年,元載獲罪被誅,楊炎受牽連被貶為道州司馬。唐德宗即位後,楊炎又被重用,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職同宰相)。建中元年(780年)提議廢除租庸調製,創立並推行“兩稅法”,為後代沿用。建中二年他被另一權相盧杞誣陷,貶為崖州司馬。途中賜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