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叢刊初編》是2015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元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部叢刊初編
- 作者:張元濟
-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ISBN:9787545810318
《四部叢刊初編》是2015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元濟。
《四部叢刊初編》是2015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元濟。內容簡介《四部叢刊》由近代著名出版人張元濟主持編輯,是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的大型古籍叢書。先後出版“初編”、“續編”、“三編”。這套叢書按照《四庫全書》分...
《四部叢刊》是中國的經典文學著作。所謂“四部”,即按中國的傳統分類法,將所有的書分成“經史子集”四大門類,“叢刊”即今天通常所說的叢書,說得具體些,《四部叢刊》是一部集中各方面必讀書、必備書的小型《四庫全書》。從1922年起,到抗戰爆發為止,《四部叢刊》由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共出了初編、...
縮本四部叢刊初編書錄 《縮本四部叢刊初編書錄》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這套書與商務的“萬有文庫”、“四部叢刊”和中華書局的“四部備要”都成為了近代出版史上尤其是叢書史上的經典之作。唯斷句、排校不無訛誤。“叢書集成”中盡多一些不常見的書,為治學的人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在那些稀有叢書尚未影印之時,不少善本秘笈都在某些大藏書家手中,秘不示人,學者要用卻無緣得見...
截止1936年,張元濟先生完成了《四部叢刊》初編、續編、三編的出版,同時籌備出版《四部叢刊四編》,他編好草目,寄給著名學者和藏書家徵求意見,得到吳其昌、朱希祖等學者的一致支持。然而1937年8月13日日軍攻擊上海,商務印書館損毀嚴重。編輯人員轉移香港,《四部叢刊四編》的出版事宜隨之擱淺。經過當代學者柳和...
《范德機詩集》--是由元朝范德機編著,共七卷,四部叢刊初編景印舊鈔本。簡介 作者:范德機 元范梈撰。此本七卷,不知何人所並。葉子奇《草木子》載:梈有與危素同晚步,得“雨止修竹閒(案諸本多訛“閒”為“開”,今據原本改正,)流螢夜深至”二句,喜甚,既而曰“語太幽,殆類鬼作”云云。即...
《駱賓王集》是唐代駱賓王創作的詩文集,有宋刻本(藏北京圖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據明刻本影印本。創作背景 唐駱賓王(619—684)撰。詩文集,十卷。《義烏縣誌》卷十四:“駱賓王,字觀光”,《周易·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意思是說,諸侯或其臣下朝見國王,而看到國家政績之光輝,作王之賓客,則...
《劉基集》,作者劉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本書整理以《四部叢刊》初編本中所收影印隆慶《太師誠意伯劉文成公集》為底本。全書按文體分類,計26卷。著者 明·劉基 朝代 明 書目提要 劉基(1311~1375),字伯溫,青田(今屬浙江)人。生活於元末明初。元代末葉,反元軍蜂起,劉基曾助元軍...
有《四庫全書》本、《叢書集成初編》本。《四部叢刊初編》本名《剡源戴先生文集》。作者簡介 戴表元字帥初,一字曾伯。號剡源,奉化(今屬浙江)人。鹹淳七年(1271)進士,官建康府教授。元大德中以薦起為信州教授。文章雅潔,為元代大家。見《元史》卷一九o、《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元學案》卷八五、《元詩選...
碑十七、銘五、記七、箴誡銘一、書十二、序八、傳錄紀事二。共收文、賦1104篇,詩961首。明代張溥有《唐文粹刪》,清代王士禎有《唐文粹詩選》,郭麟有《唐文粹補遺》二十六卷。民國初年黃侃(季剛)在去世前一天,大量嘔血,堅持把《唐文粹補遺》末二卷圈點讀完。現有中華書局影印的四部叢刊初編本。
《和靖詩集》是宋代林逋創作的詩集。內容簡介 詩集,四卷。卒,仁宗賜謚和靖先生。宋梅堯臣《林和靖詩集序》:“君既老,不欲強起之,乃令長吏歲時勞問,及其歿也,謚曰和靖先生。”《諡法》:“不剛不柔曰和”,“寬樂令終曰靖”。此以諡號名其集。版本信息 有《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初編》本、...
並以此為書名。 《自序》:“今餘年屆六十矣,自取舊帙,授兒子輩重編寫之……統名曰集者,非一類也,繼此有作,各以類續也。室名研經者,余幼學以經為近也。余之說經,推明古訓,實事求是而已,非敢立異也。”版本信息 有道光年間刻本、《四部叢刊初編》本、中華書局1993年點校本。
《閒閒老人滏水集》是金代趙秉文創作的詩文集。創作背景 詩文集,二十卷。凡詩九卷,文十一卷。閒閒,心胸廣闊之意。《莊子·齊物論》:“大知閒閒,小知間間。”《釋文》:“簡文云:‘廣博之貌。”’滏水,即今滏陽河,源出河北磁陽縣西北滏山,東流入漳河,為作者家鄉水。版本信息 有《四部叢刊初編...
有《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初編》本、《叢書集成初編》本、《金華叢書》本等。作者簡介 吳萊字立夫,號深裊山道人。浦陽(今浙江浦江)人。延秸年間,以《春秋》舉上禮部,不利,退居松山,益窮諸書奧旨。後以御史薦任長鄉書院山長,未至而卒。著有《尚書標說》、《春秋世變圖》。亦工詩文。門生學子私謚...
(清)龔自珍:《定盦文集·補》古今體詩下卷《常州高材篇送丁若士》,四部叢刊初編本。(宋)陸游:《修河碑記》,(清)陳夢雷、蔣廷錫輯《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卷722《常州府部藝文一》,齊魯書社,2006年影印本。《元史》卷62《地理志五》,頁1494,中華書局,1976年點校本(下同)。《明史...
今本僅存三十六卷。版本信息 有《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初編》本、《叢書集成初編》本。作者簡介 元姚燧(12391314)撰。燧字端甫,號牧庵。洛陽人。至大年間歷官集賢殿大學土、翰林院承旨。為文宏肆該洽,有西漢風。見《元史》卷一七四、《宋元學案》卷九〇、《元詩紀事》卷四、《書史會要》卷七。
三編刊行於1935~1936年﹐收書73種共1910卷﹐線裝500冊。《四部叢刊》所用底本選擇精良。編者以商務印書館附設涵芬樓收藏的古籍善本為主﹐遍訪南北各圖書館﹐併到日本訪求﹐反覆比較﹐擇優付印。如果古本已經卷帙不全﹐編者就用後出善本相補。《四部叢刊初編》有《書錄》可供查找﹐《書錄》按經﹑史﹑子...
背上有文字,禹取以為法,以作書,即《尚書·洪範》。古代以為“河出圖,洛出書”是聖王盛世的祥瑞和表識。因此,司空圖字表聖。其詩集以字命名。司空圖詩文高雅,為晚唐著名作家。其《獨望》詩“綠樹連村暗,黃花入麥稀”,尤膾炙人口。版本信息 有《唐音統簽》本,《四部叢刊初編》據以影印。
14. 四部叢刊初編〖線裝〗15. 四部叢刊續編〖線裝〗16. 四部叢刊三編 17. 縮本四部叢刊初編 18. 《四部備要》〖線裝〗19. 四部全書珍本初集〖線裝〗20. 叢書集成初編 21. 萬有文庫第一集 22. 萬有文庫第二集 23. 百川學海〖線裝〗24. 說郛〖線裝〗25. 今獻匯言〖線裝〗26. 百陵學山〖線裝〗2...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金興定五年(1221)進士,官至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構野史亭,以著述存史自任,元末修《金史》多采之①。元好問於金末在學術上名重一時。本書凡詩14卷,文26卷,其中記序、碑銘志碣甚多,保存了金末元初人物和事件的豐富資料。通常有《四部叢刊初編》本。
該書包含各種門類,宛似一小圖書館,推出之後,極受各界歡迎,從1964年12月開始預約發售,到1965年4月,已銷售400餘部,台灣商務印書館聲威重振。繼《萬有文庫薈要》之後,王雲五為台灣商務印書館重印了《四部叢刊初編縮本》 《叢書集成簡編》 《漢譯世界名著甲編》 《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 《百衲本二十四史》...
是集以宋刻鈔補本為最善,今藏國家圖書館,此本乃黃丕烈於道光元年(1821)購得,宋刻占三分之一,餘者鈔補出呂無黨之手,亦源於宋本,《四部叢刊初編》二次印本即據此影印,為通行善本。又有趙熟典刊本,刊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今藏國家圖書館,《四庫全書》本即據以著錄,又刊入《武英殿聚珍版叢書》。30卷...
又,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影宋鈔本《武經七書》,亦頗受推重。1919年,上海涵芬樓曾據瞿氏影宋鈔本影印《六韜》《吳子》《司馬法》,收入《四部叢刊初編》。今國家圖書館網站中華古籍資源庫可閱覽瞿氏本全文圖像。2.《武備志》《武備志》為明末兵學家茅元儀所撰,分《兵訣評》《戰略考》《陣練制》《軍資乘》...
四、江南製造局翻譯館的圖書編輯 五、江楚編譯書局的圖書編輯 第七節近代江蘇古籍的整理與編輯出版 一、近代江蘇古藉整理與編輯業繁榮的原因 二、近代江蘇古籍整理與編輯綜述 三、朱緒曾與《開有益齋讀書志》的編輯 四、孫毓修與《四部叢刊初編》、《續編》的編輯 五、張元濟與古籍整理、影印工作 第八節近代江蘇...
《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印書館,1919)《德國商戰之策略》 (德)黑卓(S. Herzog)著 ; (美)胡佛(H. A. Hoover)英譯 ; 曹雲祥譯 上海印書館, 1929 《捉鬼篇》王任叔著 上海 : 上海印書館, 1948 《全面抗日血戰史》 林紀衡著 上海 : 上海印書館, 1938 《墨子學說研究》 謝湘著 香港 : 上海...
有《四部備要》本,《四部叢刊初編》本名《洪北江詩文集》。作者簡介 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字稚存,號北江,江蘇陽湖(今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進士,官貴州學道,通經史,工詩文,尤精輿地之學,著名學者。著有《春秋左傳詁》、《六書轉注錄》、《北江詩話》等。見《清史稿》卷三五六、《清史...
《四部叢刊三編》本就是根據這個刻本影印的。另外有《律逮秘書》本、《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初編》本、《叢書集成初編》本、中華書局1958年出版斷句本。作者簡介 陶宗儀,字九成,號南村,為元末明初活躍於江浙一帶的文人。元惠宗季科舉失利,舉進士不第,後又避亂於浙東。明朝後定居松江,開館授課,終身...
這套書與商務的“萬有文庫”、“四部叢刊”和中華書局的“四部備要”都成為了近代出版史上尤其是叢書史上的經典之作。唯斷句、排校不無訛誤。“叢書集成”中多是一些不常見的書,為治學的人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在那些稀有叢書尚未影印之時,不少善本秘笈都在某些大藏書家手中,秘不示人,學者要用卻無緣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