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道林場
- 位於:牡丹江市區東南17公里處
- 隸屬於:牡丹江市林業局國有林場管理處
- 北部:與青梅林場相接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自然地理概況,社會經濟情況,林業生產建設情況,發展方向,發展項目,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四道林場,地理坐標為東經129°39′19″—129°55′24″,北緯44°24′—44°39′。林場東南與穆稜市磨刀石鎮接壤,西部與牡丹江自然保護區毗鄰,施業區屬陽明區鐵嶺鎮行政區域。
自然地理概況
山脈:林場地處長白山系老爺嶺西北坡。地形以山區、丘陵地貌為主,坡度較緩,大部分坡度在15°—25°之間,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增高,海拔高度在230米—900米之間,平均海拔550米。
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降水集中,氣候溫熱,濕潤,春秋兩季天氣多變。全年平均氣溫3.5℃,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35℃。無霜期126天,早霜在九月中旬,晚霜在五月中旬,年降水量550毫米,日照時數2400小時,平均積溫2300℃。根據氣候特徵確定4—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0月為秋季,11—3月為冬季。
植被:屬長白山植物區系,主要喬木樹種有紅松、雲杉、冷杉、樟子松、落葉松、黃鳳梨、水曲柳、胡桃楸、柞樹、椴樹、楊樹、柳樹、白樺、黑樺、榆樹、楓樺、色木等。中草藥有黨參、黃芪、刺五加、滿山紅等。山野菜主要有蕨菜等10餘種;藤本類有山葡萄等。
社會經濟情況
林場現有職工114人,其中幹部13人,技術人員16人。有撫育伐工段、營林工段、森警隊、小型加工廠、苗卜。固定資產108.7萬元,年產值212萬元,利潤56萬元。施業區內有1個鎮、10個自然村屯,301國道、濱綏鐵路橫穿施業區,林區公路33.5公里,公路密度3.4米/公頃。
森林資源狀況
經營總面積9801公頃,林業用地面積9557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7536公頃,森林總蓄積833960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536公頃,無林地1483公頃,苗圃2公頃,非林業用地244公頃。森林覆被率76.9%。
林分類型: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5873公頃,蓄積719710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77.9%和86.3%。主要林分類型有椴樹林面積11公頃,蓄積770立方米;柞木林面積2154公頃,蓄積205540立方米;楊樹林1684公頃,蓄積231080立方米;白樺林面積276公頃,蓄積34140立方米;軟闊混交林1161公頃,蓄積139960立方米;硬闊混交林75公頃,蓄積8410立方米;針闊混交林121公頃,蓄積15310立方米;針葉混交林51公頃,蓄積13550立方米;闊葉混交林285公頃,蓄積50430立方米;紅松林55公頃,蓄積20520立方米。
人工林面積1663公頃,蓄積114250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22.1%和13.7%。人工紅松林158公頃,蓄積4740立方米;人工樟子松284公頃,蓄積19130立方米;人工落葉松1221公頃,蓄積90380立方米。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區劃界定總面積9557公頃,區劃界定生態公益林7077公頃,占林業用地74.1%。其中重點生態公益林2981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31.2%;一般公益林面積4096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42.9%。區劃界定商品林面積2480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25.9%。
林業生產建設情況
林場始建於1963年, 39年來,累計為國家生產商品材12.6萬立方米,年產木材3020立方米,更新造林3561公頃,封山育林550公頃;年育苗1.3公頃,產成苗56萬株,品種有落葉松、雲杉、楊樹苗等。
農業基地27公頃,其中旱田26公頃,水田1公頃,年繁殖林蛙5萬隻,產成蛙200公斤,栽培果樹8公頃,產木耳500公斤,養魚占地150畝,採集山野菜0.25噸。
林場有各類磚瓦結構公用、民用建築2400平方米;風力滅火機10台,對講機4部,24米高鐵架防火瞭望塔1座,車輛4台,有閉路電視、電話等設施。
發展方向
林場在今後的發展上,一是通過分類經營區劃界定,把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生態公益林,加大管護力度,充分發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以發揮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商品林,科學管理,提高林地生產力,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二是立足林業資源和地緣優勢,利用山地、冠下資源優勢,開展中草藥種植、食用菌栽培、山野菜採集;利用水源優勢,開發養殖業;利用山泉優勢,開發礦泉水等。
發展項目
依託斗溝子水庫水面遼闊、水碧山青自然特點,開發興辦旅遊業;進行木材加工;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培育種植中草藥、食用苗、養殖林蛙和經濟作物等。
林場場長:曹玉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