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唱片使用的標準模式是兩個軌道的 44.1kHz 16-bit 線性 PCM 音訊編碼,然而,制定音訊 CD 標準的創造者,也曾考慮搭配之以四個軌道的規格。
由 Sony 和飛利浦出版的專利紅皮書規格,在該書的 1980 年 6 月版、1983 年 9 月版和 1991 年 11 月版中,都曾經簡要地提及一種四軌道模式。在第一頁上它描述了 CD 系統的主要參數,包括“同時取樣的 2 或 4 軌道音訊”,並註解“在多於兩軌的情況下,編碼和解碼器的圖解需要更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軌音訊CD
- 外文名:Four-channel 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
- 領域:計算機
簡介,CD,歷史,物理分析,音頻CD,參看,
簡介
CD 唱片使用的標準模式是兩個軌道的 44.1kHz 16-bit 線性 PCM 音訊編碼,然而,制定音訊 CD 標準的創造者,也曾考慮搭配之以四個軌道的規格。
由 Sony 和飛利浦出版的專利紅皮書規格,在該書的 1980 年 6 月版、1983 年 9 月版和 1991 年 11 月版中,都曾經簡要地提及一種四軌道模式。在第一頁上它描述了 CD 系統的主要參數,包括“同時取樣的 2 或 4 軌道音訊”,並註解“在多於兩軌的情況下,編碼和解碼器的圖解需要更動”。
紅皮書也保留了所謂的 Q 副通 道(Q subchannel)中的控制碼,來提供四聲道是否存在的資訊,但並未解說在 CD 系統上如何使用四聲道。在之後的說明中,才知道這個模式也許有著四個分別的 PCM 音訊,並搭配以較快的光碟旋轉、較低的取樣頻率或位元數。最後,這個保留的控制碼被指定用來表示矩陣編碼錄音的代表碼。
在現實中,從 CD 標準被IEC接受,並成為 IEC 908:1987 (後來成為 IEC 60908:1999) 標準的時候開始,名分不明的“四聲道”模式就被遺棄了。許多國家性當局也都接受 IEC 作為他們的標準,例如 CD 也是歐洲標準 EN 60908:1999。
在 1987 年和 1999 年的兩次 IEC 標準會議都未曾討論四聲道音訊的可能性。相反地,IEC 檔案指定 Q 副通道的該控制碼作不同的用途。根據第 17.5 款第 2 條,它被用做表示“非音訊套用 CD”的“廣播性用途”。
由於該控制碼的定義未明,從未有支援四聲道模式的商業化 CD 被生產,也沒有任何一台播放器支持它。
CD
歷史
CD技術其後被用作存儲數據,稱為CD-ROM546。可錄式光碟隨後面世,包括只可錄寫一次的CD-R及可重複錄寫的CD-RW,直至2007年為止,成為個人計算機業界最為廣泛採用的存儲媒體之一。CD及其派生格式獲取極大的成功,2004年,全球Audio CD、CD-ROM、CD-R、CD-RW等的合計總銷量達到300億張。
物理分析
CD的基本規格(根據1983年9月的Audio-CD 標準紅皮書):
- 掃描速度:1.2–1.4 m/s,固定線速度/CLV(Constant Linear Velocity)- 約相等於碟內環每分鐘500轉,碟外環每分鐘200轉。
- 軌距 (Track pitch):1.65 微米
- 碟直徑:124 毫米
- 碟厚度:1.2 毫米
- 內半徑面積:24 毫米
- 外半徑面積:358 毫米
- 讀寫速度:1X = 150 KiB/s = 153,600 Bytes/s
- 容量:700MB
最初,飛利浦和索尼打算製造一種播放時間為60分鐘,直徑為100毫米(新力)或115毫米(飛利浦)的數字光碟,但時為索尼副社長的大賀典雄堅持“不能讓歌劇在幕中中斷,並且需得納入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若不是用戶能接受的媒體那就啥沒意義了。”由於已知最長演奏為福特萬格勒1951拜魯特音樂節的九號是市面上貝多芬九號裡面錄音版本的74分鐘版,最終雷射唱片定為能容納74分42秒音樂的120毫米光碟。
音頻CD
音頻CD(Audio-CD)包括一條或以上的立體聲音軌(Track),以16bitPCM編碼,採樣率為44.1kHz。標準CD的直徑為120毫米或80毫米,120毫米CD可存儲約80分鐘的音頻。80毫米的雷射唱片,有時被用作發行單曲雷射唱片(CD singles),則可存儲約20分鐘的聲音數據。
參看
- K2HQ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