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水庫建設,水庫樞紐,整修加固,水庫效益,
水庫建設
這座水庫是新中國建立後,黑龍江省新建成的第一座中型水庫。由省水利廳設計和施工技術指導,省水利廳工程隊和佳木斯市郊區人民政府共同承擔施工任務。1957年5月破土動工,10月大壩合龍,12月竣工,當年施工當年建成。完成土石方41.8萬立方米,使用人工24萬個工日,工程總造價274萬元,國家投資224萬元,地方自籌及勞務折款50萬元。
水庫樞紐
水庫樞紐有大壩、豎井輸水溢洪隧洞、取水塔和非常溢洪道。(1)大壩為均質土壩,全長834米,最大壩高11米,壩頂寬6.8米(設計壩頂寬4.5米),壩身迎水面為塊石護坡,坡度1:3,背水壩面用碎石護坡,坡度為1:2.5。(2)豎井輸水溢洪隧洞在土壩右端山腳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洞長142米。其中:輸水洞段長32米,斷面似馬蹄形,高1.8米,寬1.5米;溢洪段長110米,圓形,直徑4米。隧洞入口與輸水洞出口交叉處,頂端為圓形豎井式溢洪口,直徑12米,豎直穿山與隧洞垂向銜接,恰似“大漏斗”。泄量100立方米/秒,可泄二十年一遇洪水。(3)取水塔為混凝土結構,全高13米,分上中下3層引水,各置1孔閘門,啟閉機為手搖式。(4)非常溢洪道在土壩左端山腳下,長340米,寬100米。1959年開挖一部分,1963年收尾,1976年又加深0.6米。(見附圖) 四豐山水庫在施工中,試行了工程承包制和技術責任制等施工管理辦法。施工手段為人工和機械相助結合。運土用單膠輪、雙膠輪車,單軌雙輪車,雙軌四輪車;採石、土方碾壓、混凝土攪拌等方面都採用機械或半機械化施工。整個施工機械化程度達到40%,在當時是全省最高水平。這是黑龍江省機械化施工的第一項水利工程。
整修加固
四豐山水庫竣工後,1964年對溢洪道消力池和護坦,因冬季施工清基不徹底,產生底板漏水,一側翼牆淘空,進行整修;對豎井洪隧洞及輸水洞漏水,進行灌漿處理,共灌注34個孔,灌入水泥170噸,解決了70處漏水現象;新修壩後排水溝長450米,底寬1米;邊坡1:1.5,為乾砌石護坡,渠底塊石護砌,碎石砂子墊層。1965年對土壩右端背坡腳以外5米處管涌,採取在湧泉中心安裝2米長,直徑0.8米的混凝土管,在管內外填按級配要求的砂礫作了處理;對土壩背水坡右端接頭處2平方米滲流,採用開溝導滲辦法作了處理。1973年和1976年又對壩後溝進行翻修,1976年為水庫消險加固,國家投資25萬元,在原有迎水面護坡基礎上,增加0.3—0.5米厚的乾砌塊石。1981年溢洪道護坦和翼牆遭到水毀,1982年進行了翻修。
水庫效益
1960、1963、1973、1981、1985年先後發生春、夏汛,水庫達到或超過豎井溢洪水位。1981年入庫洪峰流量50立方米/秒,排洪量4.2立方米/秒,削減洪峰流量45.8立方米/秒,為洪峰量91.6%。1985年入庫洪峰流量100立方米/秒,排洪量2.83立方米/秒,削減洪峰流量97.17立方米/秒,為洪峰量97.2%,對保護下游農田和佳木斯市區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1958年灌溉農田1.5萬畝,為設計灌溉面積69.8%,以後由於灌區工程質量差、不配套,灌溉面積減少,1985年灌溉0.5萬畝。1975年開始放魚苗,1976—1980年因庫內水量少,養魚事業沒發展起來。1981年庫內水位增高,投放魚苗4.3萬尾,1983年又投放3寸以上魚苗4.5萬尾。水庫泄下去的水為沖洗市區的杏林河污水,改善和美化市區環境起了一定作用。1984年水庫開始經營旅遊,供市內和外地來人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