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葉葎 (原變種)

四葉葎 (原變種)

多年生叢生直立草本,花期4-9月,果期5一翌年1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四葉葎 (原變種)
  • 拉丁學名:var. bungei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茜草目
  • :茜草科
  • 亞科:茜草亞科
  • :茜草族
  • :拉拉藤屬
  • 粗拉拉藤組
  • 沼生系
  • 四葉葎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叢生直立草本,高5-50厘米,有紅色絲狀根;莖有4棱,不分枝或稍分枝,常無毛或節上有微毛。葉紙質,4片輪生,葉形變化較大,常在同一株內上部與下部的葉形均不同,卵狀長圓形、卵狀披針形、披針狀長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長0.6-3.4厘米,寬2-6毫米,頂端尖或稍鈍,基部楔形,中脈和邊緣常有刺狀硬毛,有時兩面亦有糙伏毛,1脈,近無柄或有短柄。聚傘花序頂生和腋生,稠密或稍疏散,總花梗纖細,常3歧分枝,再形成圓錐狀花序;花小;花梗纖細,長1-7毫米;花冠黃綠色或白色,輻狀,直徑1.4-2毫米,無毛,花冠裂片卵形或長圓形,長0.6-1毫米。果爿近球狀,直徑1-2毫米,通常雙生,有小疣點、小鱗片或短鉤毛,稀無毛;果柄纖細,常比果長,長可達9毫米。花期4-9月,果期5一翌年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2520米的山地、丘陵、曠野、田間、溝邊的林中、灌叢或草地,常見。

分布範圍

產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分布於日本、朝鮮。模式標本采自北京附近。

主要價值

全草藥用,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尿路感染、赤白帶下、痢疾、癰腫、跌打損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