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菩薩行,教義名數。亦稱“四種聖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種菩薩行
- 別名:四種聖行
- 性質:教義名數
- 出處:《瑜伽師地論》
四種菩薩行,教義名數。亦稱“四種聖行”。
四種菩薩行,教義名數。亦稱“四種聖行”。出處解釋菩薩修持之一切踐行,舉其大類,略為四種:“波羅蜜多”、“菩提分法”、“神通”和“成熟有情”。《瑜伽師地論》卷四九、《顯揚聖教論》卷三等謂,“於此一切菩薩地中,當知略有四種菩...
四種法離菩薩行,出大寶積正法經,一疑惑佛法謂人宿無善種。於佛法中心生疑惑而不愛樂。是以離於菩薩行也。(梵語菩薩。華言覺有情。)二我見貢高謂人妄執我見。心懷貢高。嗔恚一切眾生。是以離於菩薩行也。三嫉他利養謂人見他所得利養。妄起貪愛而復憎嫉。是以離於菩薩行也。四不敬信謂人心著邪見。於...
即指菩薩於惡世末法期間,弘揚法華經時安住身心之法。據法華經卷四安樂行品載,安樂行計有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等四種,稱為四安樂行。定義概念 安樂行亦即諸眾菩薩應遠離身、口、意三業之過失,並發誓教導眾生,度化眾生,行自利利他之安樂行為。由來 據慧思之法華經安樂行義載,於一切...
【四種性行】 [出佛本行集經] 一自性行經雲。若諸菩薩本性已來。賢良質直。順父母教。信敬沙門及婆羅門。善知家內尊卑親疏。恭敬承事無失。具足十善。復更廣行其餘善業。是名菩薩自性行。(梵語沙門。華言勤息。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十善者。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
四攝菩薩是佛教真言宗用語。指攝引眾生的四種菩薩。略稱四攝,即金剛鉤(Vajra-an%kus/a)、金剛索(Vajra-pa^s/a)、金剛鎖(Vajra-sphot!a)、金剛鈴(Vajra-a^ves/a)等四菩薩。[佛教專有名詞]密教將佛陀化益眾生的四種相配屬此四菩薩。金剛界曼荼羅中,為表現五佛攝化之德,而將四者配置於四方。五...
謂可得安樂之四種行法。即《法華經》〈安樂行品〉所載,菩薩於惡世弘揚《法華經》時,應安住的四種法。謂︰(1)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2)若口宣說《法華》時,遠離說過、怨嫌、嘆毀等惡行。(3)受持讀誦時,無懷嫉妒、諂誑等心。(4)發菩薩行之誓願,願於得無上菩提時,以神通智慧力引導眾生。關於此...
(四)羯摩曼荼羅,即諸佛菩薩等種種威儀事業,若鑄若捏等亦是。亦名羯磨智印。’又說︰‘如是四種曼荼羅四種智印其數無量,一一量同虛空,彼不離此,此不離彼,猶如空他礙不逆。故云四種曼荼羅各不離。’種別 大曼荼羅 指諸尊的相好具足身,乃依五相三密妙行而成佛的加持受用身。相當於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中...
【四種白法】 [出用思惟梵天所問經論] 謂修菩薩行者。當習一切白淨善法。【四種白法】 [出用思惟梵天所問經論] 謂修菩薩行者。當習一切白淨善法。遠離四趣諸惡之黑法也。(四趣者。修羅趣。餓鬼趣。畜生趣。地獄趣也。)一欲白法謂修菩薩行者。聞佛正教。理趣深遠。心生樂欲而不暫舍。故名欲白法。二行白...
《四種施處》是一篇古文。【四種施處】 [出瑜伽師地論] 一一有苦者謂貧窮乞匃。盲聾殘疾。無依倚者。如是等類。名為有苦。故宜施之。二有恩者謂凡於我有恩德者。故宜施之。此施非是菩薩之行。菩薩行施。豈分有恩無恩也。(菩薩梵語具雲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三親愛者謂凡於我有親情眷愛者。故宜...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未得度”,系指未證實際,未完全度了,亦即無明未盡。“先度人者”,先思度他人,令他人出生死,舍己利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這就猶如地藏菩薩;以地藏菩薩之大願心,系一切菩薩之根本,故居大乘四大菩薩“願、悲、智、行”之首。一切菩薩修大乘道者...
[出大乘莊嚴經論] 中的概念 【四種自在】 [出大乘莊嚴經論] 一得無分別自在謂菩薩住第八不動地。即舍一切功用之行。得無功用法。於一切法。遠離一切分別之想而得自在。故名得無分別自在。(木動地者。以無生智慧舍於三界。性無動移故也。)二得剎土自在謂菩薩住不動地。深心清淨。於諸剎土亦得清淨。出生...
教即能詮之教。【四種定學】 [出成唯識論] 行即所修之行。果即所證之果也。二集福王定謂此一自在。即能聚集無邊福德。如王勢力。無有等比。故名集福王定。三賢守定謂此定即能守世間出世間賢善之法。故名賢守定。四健行定謂佛菩薩以精進大健之力。修行勝行而得此定。故名健行定。
四性行 四性行,佛學術語, 指菩薩之四種性質。據佛本行集經卷一載,即:(一)自性行,謂菩薩之自性本來賢良,具足十善,孝順父母,信敬沙門及婆羅門。(二)願性行,謂菩薩發菩提心,願悟道成佛。(三)順性行,謂菩薩順六波羅蜜而修行。(四)轉性行,謂菩薩以修行之功而轉凡成聖。
(10)真實行︰謂成就第一義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語行相應,色心皆順。以上是根據智周《大乘入道次第章》的解釋。《大乘義章》卷十四〈十行義〉說明十行的四種目的︰(1)為厭有為,(2)為求菩提,滿足佛德,(3)為欲於現在及未來世救度眾生,(4)為求實際,證法如。關於修此十行的菩薩階位,《...
四無量心是指菩薩普度眾生所應具備的四種精神──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以無量的與樂心、拔苦心、歡喜心和包容心來廣度一切有情。慈無量心是一種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的心。慈與悲合稱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可見慈悲思想與佛教關係...
九地菩薩,能得法、義、辭、辯──四無礙解智,在一切說法人中,為第一大法師,守護佛的法藏。菩薩能一音說一切法,為無量差別根性,一時說一切應機的法門,自然而然地不加功用。在十波羅蜜多中,九地能圓滿清淨一切力波羅蜜多。第十‘法雲地’如王子冊封了太子,要正式登位,在印度要舉行灌頂禮。取四大...
◇菩薩有四種安隱心。云何為四?若在家時,自財知足,他財不貪;若出家時,依四聖種,行頭陀法。是為四。——《大乘四法經》◇如大迦葉,勤修十二頭陀苦行,心無所著厭離世間。如是觀者名為正觀,若異觀者名為邪觀。佛告阿難,佛滅度後佛諸弟子,想是法者,思惟是法者,觀是法者,當知此人常見諸...
四弘誓願指的是一切菩薩於因位時所應發起的四種誓願。又稱四弘誓、四弘願行、四弘行願、四弘願。略稱四弘,或稱總願。(術語)梵語僧那,譯曰誓願。諸佛有總願別願,四弘誓願為總願,一切菩薩初發心時,必發此願。以所願廣普故曰弘,自製其心故曰誓,志求滿足故曰願。緣四真諦而發此四願也。止觀大意謂...
須菩提,如果菩薩心中還有自我的相狀、他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壽命的相狀,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薩了。”作品評析 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現生相,故名眾生。此眾生之一名之本義。引申之則為數多類繁,名為眾生。儘其所有之眾生則數多,故云一切。其類繁,故又雲之類。其類云何,若卵生至若非有想非無想是也。...
慈悲喜舍,是《阿含經》到大乘諸經中反覆倡導的精神。慈、悲、喜、舍的無限擴大、無限深化,稱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無量心”,或稱“四梵住”(四種清淨無染 的心)。基本概念 慈(梵maiteya),音譯為“彌勒”,著名的彌勒菩薩即以之為名。慈由“友”〔mitra〕演變而來,意為以深刻、親切之...
佛教對於人道,始終是歌贊的,認為唯有人道才有發起菩提心、學習菩薩行、成就佛道的可能,盛讚人身難得,喻之為如在高山頂上放根長線穿入平地上一枚繡花針孔那樣的難能可貴,在大乘佛教,絕沒有厭離人間、對人間抱著消極態度的思想;最顯明的對比,就是在經論中不易找到讚美天堂那類的語句,而批評求生天道的人是...
四大菩薩 觀音、文殊、普賢、地藏是大乘佛教最著名的四大菩薩。文殊表智慧、觀音表慈悲、普賢表行踐、地藏表願力,大乘佛教理念人格化凝聚在四大菩薩之中,使至理成為有血有肉的形象事跡;在中國四大菩薩信仰之盛形成了四大名山道埸。大乘佛教最著名的四大菩薩,象徵願力的是地藏王菩薩;象徵實踐的是普賢菩薩;象徵...
譬如轉輪聖王有大勇將諸四種兵皆悉隨從。堅意。如是所有三昧門禪定門辯才門解脫門陀羅尼鬥神通門明解脫門。是諸法門悉皆攝在首楞嚴三昧。隨有菩薩行首楞嚴三昧。一切三昧皆悉隨從。堅意。譬如轉輪聖王行時七寶皆從。如是堅意。首楞嚴三昧。一切助菩提法皆悉隨從。是故此三昧名為首楞嚴。《大般涅槃經》須跋陀言...
圓教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等覺諸菩薩所居之土也。觀無量壽佛經疏雲。行真實法。感得勝報。是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五、天人禮敬願。二十六、聞名得福願。二十七、修殊勝行願。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
欲界即:八大地獄、四大部洲、六欲天及旁生、餓鬼等,系是人類多犯五逆十惡者,必墮地獄,而犯貪瞋必墮餓鬼,愚痴必墮旁生(禽獸)。實踐修持五戒,即生四大部洲富貴人類。十善(言語四、動作三、思想三)圓整,即生天上,雖貴為天人,還未離樂欲。色界:在人間必具十善,加之還要實踐修習止觀坐禪。證初...
習菩薩行。餘四小王。常習邪行。大王憐愍。意欲度之。呼來上殿。共相娛樂。乃至七日。終日竟夜。作倡伎樂。七日已滿。四王共白天王言。國事甚多。請還政治。大王語諸左右。嚴駕車乘。群臣吏民。都共送之。至其半道。大王憐愍。意欲度之。語四王言。各說卿等所樂之事。一王言。我願欲得陽春三月樹木榮華遊戲...
佛教語。指佛菩薩普度無量眾生而應具有的精神。計有四種,即:給眾生歡樂為慈無量心;救眾生於苦難為悲無量心;見眾生離苦得樂而喜,為喜無量心,對眾生無憎無愛,一視同仁,為舍無量心。 清 龔自珍 《重輯六妙門序》:“昔者大師判八教曰:藏、通別、圓、頓、漸、秘密、不定……自初禪、四禪、四無量心...
《出無量門持經》,佛經名,全一卷。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394~468)譯。又作阿難陀呵離陀經、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簡介 本經旨在揭示菩薩行之要義。內容敘述佛陀居於惟舍梨(毗舍離)國大黎樹間之時,對舍利弗等宣說,菩薩若欲得無邊門總持,須具備四種預備行,並依四種清淨住以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