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廟(唐代元稹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四皓廟》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五言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四皓廟
  • 創作年代:唐
  • 作品體裁:五言詩
  • 作者:元稹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詞句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四皓廟
巢由昔避世,堯舜不得臣1
伊呂雖急病,湯武乃可君2
四賢胡為者,千載名氛氳。
顯晦有遺蹟,前後疑不倫。
秦政虐天下3,黷武窮生民。
諸侯戰必死,壯士眉亦嚬4
張良韓孺子,椎碎屬車輪5
遂令英雄意,日夜思報秦。
先生相將去,不復嬰世塵。
雲卷在孤岫,龍潛為小鱗6
秦王轉無道7,諫者鼎鑊親8
茅焦脫衣諫9,先生無一言。
趙高殺二世10,先生如不聞。
劉項取天下11,先生游白雲。
海內八年戰,先生全一身。
漢業日已定,先生名亦振。
不得為濟世,宜哉為隱淪。
如何一朝起,屈作儲貳賓12
安存孝惠帝,摧悴戚夫人13
舍大以謀細,虬盤而蠖伸14
惠帝竟不嗣15,呂氏禍有因。
雖懷安劉志,未若周與陳16
皆落子房術17,先生道何屯18
出處貴明白,故吾今有雲。

詞句注釋

1.“巢由”二句:巢由,巢父、許由之並稱,傳說為唐堯時隱士。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上:“巢父者,堯時隱人也。山居,不營世利,年老以樹為巢而寢其上,故時人號曰巢父。堯之讓許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隱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擊其膺而下之。”
2. “伊呂”二句:伊呂,伊尹、呂尚之並稱。伊尹名摯,又名阿衡,說商湯以王道,被委以國政,佐湯為相。事詳《史記·殷本紀》;呂尚,本姓姜,封於呂。尚窮困年老,遇西伯(周文王)於渭陽,後輔佐周武王滅殷。事詳《史記·齊太公世家》。雖,通惟,獨。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惟,獨也。亦作雖。”
3.秦政:即秦始皇。秦始皇姓嬴名政,故稱秦政。
4.嚬:通顰。皺眉頭,表示憂愁或鬱悶。《正字通·口部》:“嚬,眉蹙也。”
5.“張良”二句:張良,字子房,傳為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人。其先祖五世相韓,秦滅韓,良結交刺客,在博浪沙謀刺秦始皇未遂。後更姓名,亡匿下邳,得黃石公兵法,輔佐劉邦建立西漢政權,被封為留侯。事詳《史記·留侯世家》。孺子,古代稱天子、諸侯、世卿之繼承人。參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孺子》。屬車,帝王出行時之侍從車。秦漢以來,皇帝大駕屬車八十一乘,法駕屬車三十六乘,分左中右三列行進。宋高承《事物紀原·輿駕羽衛·屬車》:“周末諸侯有貳車九乘,貳車即屬車也,亦周制所有。秦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八十一乘。”
6.龍潛:《易·乾》:“潛龍勿用。”唐孔穎達疏:“潛者,隱伏之名;龍者,變化之物……聖人作法言,於此潛龍之時,小人道盛,聖人雖有龍德,於此唯宜潛藏,勿可施用,故言勿用。”比喻聖人未遭其時或賢才未蒙知遇。小鱗:小魚。
7.王:蜀本、楊本、胡本、類苑作“皇”。
8.鼎鑊親:受鼎鑊之刑。鼎鑊,古代之酷刑,即用烹飪器具鼎鑊烹人。
9.“茅焦”句:齊人茅焦冒死諫秦始皇,謂其遷母不孝,諫後即脫衣就刑。秦始皇納其諫,尊為上卿。事詳劉向《說苑·正諫》。
10.“趙高”句:秦宦官趙高,本趙國貴族,入秦專權二十餘年。西元前二○七年,殺秦二世,立子嬰為帝。事詳《史記·秦始皇本紀》。何焯云:“茅焦諫始皇,在未並六國之前。”
11.劉項:劉邦、項羽之並稱。秦末,劉、項等起兵反秦,後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
12.儲貳賓:太子之幕僚。儲貳,太子。
13.“安存”二句:孝惠帝,即太子劉盈,呂后所出。戚夫人,劉邦之寵姬,生趙王如意。劉邦以如意類己,欲廢劉盈而立如意。呂后用張良計,召四皓輔佐劉盈,劉邦廢立之意遂寢。後呂后鴆殺如意,斷戚夫人手足,並去其眼,煇耳,飲以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事詳《史記·呂太后本紀》。
14.虬盤:如虬龍般盤曲其體,比喻人生不得意。虬,傳說中之無角龍。蠖伸:如尺蠖般伸延其體,比喻人生得意之時。
15.不嗣:沒有子嗣。
16.周與陳:周勃與陳平。周勃,沛(今江蘇省沛縣)人。為人質樸敦厚,劉邦以為可成大事,遺言“安劉氏者必勃也”。呂后死,諸呂謀奪朝政,勃以太尉之身份入主北軍,誅滅諸呂,還政於劉氏。事詳《史記·高祖本紀》、《呂太后本紀》、《絳侯世家》。陳平,陽武(今河南省原陽東南)人。因劉邦之遺言,於孝惠帝六年(前一八九)為左丞相,呂后元年遷右丞相。呂后死,平與周勃合謀誅諸呂,立文帝。事詳《史記·陳丞相世家》。
17.“皆落”句:《史記·留侯世家》:“漢十二年,上從擊破布軍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諫,不聽……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從太子……上乃大驚,曰:‘吾求公數歲,公辟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18.屯:艱難。《說文·屮部》:“屯,難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難。”

作者簡介

元稹(779—831),唐代詩人。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早年家貧。唐德宗貞元九年(793年)舉明經科,貞元十九年(803年)舉書判拔萃科,曾任監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舊官僚,遭到貶斥。後轉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最後以暴疾卒於武昌軍節度使任所。與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後期之作,傷於浮艷,故有“元輕白俗”之譏。有《元氏長慶集》60卷,補遺6卷,存詩830餘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