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鑫培(1847-1917),清末著名京劇演員,"同光十三絕"之一(時為武生),老生"新三鼎甲"之一。光緒年間曾入清廷昇平署承差,為慈禧所喜。譚鑫培是京劇史上第一個老生流派"譚派"的創始人(譚門至今已七代),是京劇鼎盛時期老生流派的奠基者和改革者。他師事程長庚、余三勝,一改以往京劇老生實大聲宏的特點,用"雲遮月"的嗓音,以聲調悠揚婉轉,長於抒情取勝。時京劇"無生(老生)不學譚",前後"四大鬚生"均從其"譚派"化出。《譚鑫培傳》共十章,記錄譚鑫培的一生,也可見京劇老生流派的發展脈絡和京劇鼎盛時期的梨園風貌。並附有傳主大事年表、源流譜系、研究資料索引等。
基本介紹
- 書名:四海一人·伶界大王:譚鑫培傳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2567966
- 作者:周傳家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頁數:240頁
- 開本:1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四海一人·伶界大王:譚鑫培傳》由周傳家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周傳家,1944年生,漢族。中共黨員,研究員、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已發表專業論文200多篇,出版各類著作20種。著作有《中國古代戲曲》(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暨暢銷書獎)、《新花部農譚》、《獨特的魅力》、《戲曲編劇概論》(主持編寫)、《北京戲劇通史》(主編)等。
圖書目錄
總序
第一章 南雁北飛
一、故土難離
二、落戶津門
第二章 初涉人生
一、學徒生涯
二、婚事風波
第三章 坎坷江湖
一、初闖京師
二、京城東的粥班
三、鏢行護院
第四章 藝夢難圓
一、搭入三慶
二、轉益多師
三、醉心老生
第五章 百折不回
一、暫別三慶
二、初試鋒芒
三、站穩腳跟
四、三足鼎立
第六章 志在必得
一、入宮承應
二、三慶情結
三、精益求精
第七章 多事之秋
一、宮廷內外
二、清歌漏船
第八章 千錘百鍊
一、獨占鰲頭
二、佛緣有加
三、爐火純青
第九章 邁向巔峰
一、大紅大紫
二、伶界大王
第十章 抱恨以終
一、得罪權貴
二、面對挑戰
三、巨星隕落
附錄一 譚鑫培藝術年表
附錄二 譚門七代嫡傳世系表
附錄三 譚派老生世系譜
附錄四 譚鑫培研究資料索引
後記
第一章 南雁北飛
一、故土難離
二、落戶津門
第二章 初涉人生
一、學徒生涯
二、婚事風波
第三章 坎坷江湖
一、初闖京師
二、京城東的粥班
三、鏢行護院
第四章 藝夢難圓
一、搭入三慶
二、轉益多師
三、醉心老生
第五章 百折不回
一、暫別三慶
二、初試鋒芒
三、站穩腳跟
四、三足鼎立
第六章 志在必得
一、入宮承應
二、三慶情結
三、精益求精
第七章 多事之秋
一、宮廷內外
二、清歌漏船
第八章 千錘百鍊
一、獨占鰲頭
二、佛緣有加
三、爐火純青
第九章 邁向巔峰
一、大紅大紫
二、伶界大王
第十章 抱恨以終
一、得罪權貴
二、面對挑戰
三、巨星隕落
附錄一 譚鑫培藝術年表
附錄二 譚門七代嫡傳世系表
附錄三 譚派老生世系譜
附錄四 譚鑫培研究資料索引
後記
後記
1996年,我應吳乾浩先生之約,勉為其難地承擔起撰寫《譚鑫培傳》的任務。譚鑫培先生是20世紀初光耀神州的明星、無人不知的巨擘,但如今在世者不要說生也甚晚的我,就連從小就徜徉於京師菊壇歌場的京劇名票劉曾復先生、譚鑫培的嫡孫譚元壽先生,也都未曾親眼看過譚鑫培的演出、親耳聽過譚鑫培的演唱。由於科技水平的限制,當時也沒有留下多少影像,只有很少的錄音。在這種條件下,我只能靠披覽、爬梳文字資料,通過精心篩選、仔細辨析、反覆印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進行符合邏輯的分析、歸納、推理、判斷,將零碎的片段和資料有機地連綴起來,努力復原重要事件和當時情境,勾勒其人生道路,描述、總結其藝術成就,凸顯氣韻生動的人物。只是由於才疏學淺,工夫尚未到家,難以盡如人意,時常為此感到惴惴不安,愧對先賢。
這次承蒙謝柏梁先生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垂青,《譚鑫培傳》忝列《中國京昆藝術家傳記叢書》,修訂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出版,並增補《譚鑫培藝術年表》、《譚門七代嫡傳世系表》、《譚派老生世系譜》、《譚鑫培研究資料索引》等四種附錄。我本打算利用這個寶貴的機會,深入披覽,從嚴考證,重新結構,不僅在觀點上要嚴謹科學,而且要在資料上有所刷新,力爭“無一事無出處,無一字無來歷”。但又因種種原因,未能徹底實施。只是全面增刪、修飾了文字,訂正了錯訛和硬傷。雖然從字面來看,改動也不算少,但基本框架結構未動。在本書修訂過程中,得到鈕驃先生的熱情幫助,特此致謝!
回眸京劇將近兩百年的發展歷史,潮起潮落,幾度輝煌。如果說“全能全智”的程長庚堪稱“伶聖”、“鼻祖”,梅蘭芳登峰造極,享譽世界,不愧為傑出代表的話;那么,譚鑫培則是一位聽從歷史的召喚,抓住發展的機遇,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譚鑫培對於京劇,特別是老生藝術的貢獻是巨大的,是他確立了京、漢語音為主的湖廣韻、中州調語音系統,極大地更新豐富了老生唱腔,樹立起全能型演員的典範。他取精用宏,獨闢蹊徑,標新立異,卓然成家,使京劇從“老三傑”諸腔雜陳的初級階段,邁向音韻、聲腔統一,唱念做打全面發展,突出人物塑造的成熟時期。陳彥衡在《舊劇叢談》中說:“集眾家之特長,成一人之絕藝,自皮黃以來,譚氏一人而已。”實在不為過譽。梁啓超曾經賦詩預言:“四海一人譚鑫培,聲名廿紀轟如雷。”如今也已得到驗證。譚鑫培之後,繼譚、學譚、慕譚、宗譚、化譚,匯成潮流,蔚為大觀。
譚鑫培是一個奇蹟,一個高峰、一座寶庫、一本內涵豐富的書,給後人留下很多有益的啟示。隨著時間的推移,譚鑫培的價值、意義:地位、作用將愈來愈彰顯於世。對於他的挖掘、整理、研究、總結永遠不會停止。我的這本小書絕不是對譚鑫陪探索研究的終結,只不過是漫長過程中的一個淺淺的足跡而已。
2012年飛雪迎春之日於北京薊門煙樹
這次承蒙謝柏梁先生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垂青,《譚鑫培傳》忝列《中國京昆藝術家傳記叢書》,修訂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出版,並增補《譚鑫培藝術年表》、《譚門七代嫡傳世系表》、《譚派老生世系譜》、《譚鑫培研究資料索引》等四種附錄。我本打算利用這個寶貴的機會,深入披覽,從嚴考證,重新結構,不僅在觀點上要嚴謹科學,而且要在資料上有所刷新,力爭“無一事無出處,無一字無來歷”。但又因種種原因,未能徹底實施。只是全面增刪、修飾了文字,訂正了錯訛和硬傷。雖然從字面來看,改動也不算少,但基本框架結構未動。在本書修訂過程中,得到鈕驃先生的熱情幫助,特此致謝!
回眸京劇將近兩百年的發展歷史,潮起潮落,幾度輝煌。如果說“全能全智”的程長庚堪稱“伶聖”、“鼻祖”,梅蘭芳登峰造極,享譽世界,不愧為傑出代表的話;那么,譚鑫培則是一位聽從歷史的召喚,抓住發展的機遇,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譚鑫培對於京劇,特別是老生藝術的貢獻是巨大的,是他確立了京、漢語音為主的湖廣韻、中州調語音系統,極大地更新豐富了老生唱腔,樹立起全能型演員的典範。他取精用宏,獨闢蹊徑,標新立異,卓然成家,使京劇從“老三傑”諸腔雜陳的初級階段,邁向音韻、聲腔統一,唱念做打全面發展,突出人物塑造的成熟時期。陳彥衡在《舊劇叢談》中說:“集眾家之特長,成一人之絕藝,自皮黃以來,譚氏一人而已。”實在不為過譽。梁啓超曾經賦詩預言:“四海一人譚鑫培,聲名廿紀轟如雷。”如今也已得到驗證。譚鑫培之後,繼譚、學譚、慕譚、宗譚、化譚,匯成潮流,蔚為大觀。
譚鑫培是一個奇蹟,一個高峰、一座寶庫、一本內涵豐富的書,給後人留下很多有益的啟示。隨著時間的推移,譚鑫培的價值、意義:地位、作用將愈來愈彰顯於世。對於他的挖掘、整理、研究、總結永遠不會停止。我的這本小書絕不是對譚鑫陪探索研究的終結,只不過是漫長過程中的一個淺淺的足跡而已。
2012年飛雪迎春之日於北京薊門煙樹
序言
一
在宇宙的浩瀚星空中,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地球,無疑是最有靈性的星球之一。
人類作為地球的主人,其源遠流長的創造與發展變化的歷史,主要由各行各業的傑出人物所代表,由各色各樣的奮鬥歷程所體現。
在美麗地球的東方世界,在古老而又年輕的中國,歷朝歷代的歷史大家們,一向以對各式各類人物事跡的記述與描摹作為己任。我國的人物傳記體裁豐富多樣,大致可以分為紀傳(皇家大事記)、文傳(文學化傳記)、史傳(歷史家所寫人物傳記)、志傳(各地方志中所記載的本地人物傳記)這四大類別。四類傳記彼此發明,互為補充,構成了中國傳記文化的多元譜系。
從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的專業化分工,到《左傳》、《國語》、《戰國策》式的整體氛圍感的描述,最後由司馬遷振臂一呼,以人物傳記體為中心的《史記》橫空出世。《史記》記載了地球東方的上自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共3000多年的華夏歷史。概述歷代帝王本末的十二本紀,記錄諸侯國和漢代諸侯興廢的三十世家,描摹重要歷史人物的七十列傳,使之成為號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在《史記·孔子世家》所記載的夾谷會盟中,孔夫子面對“優倡侏儒為戲而前”的表演場面,在非常嚴肅而力圖放鬆的外交場合下,做出了特別粗暴野蠻的極端化處理。這也成為歷代梨園界對孔子不夠恭敬的源頭。此後歷代史書方誌,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優伶們的言行事跡。
魏晉以降,文史兩家由混成到分野,自一體而兩適。文者重藻飾心曲,史家倡材料事實,各臻其至,涇渭分明。隋唐而後,碑銘行傳,五花八門,高手操觚,佳作如雲。韓愈《祭十二郎文》情深委婉,柳宗元為慧能所作碑文機趣橫生。
北宋樂史作《太平寰宇記》,分地區而織人姓氏人物,因人物又詳及詩詞、官職,“後來方誌必列人物藝文者,其體皆始於史”(《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太平世界,因人物而繁盛;梨園天地,賴優伶而生存。
美妙絕倫的中華戲曲藝術從唐代的梨園開始,至少存在了漫長的10個世紀。千百年以來,戲曲藝術一直在蓬勃興旺地發展,成為中國人民雅俗共賞的朵朵奇葩、民族文化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部類、戲劇天地內中華文化的閃亮名片、國際社會審美天地中的東方奇觀。
較早對優伶進行分類撰述的史書,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新五代史》。該書包含了分類列傳四十五卷,這種分類傳的體例較有特色,其中就包括了《伶官傳》。一向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甚至還被收入到中學教科書的《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云:“《書》曰:‘滿招損,謙受益。”隴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儘管歐陽修的本意是說禍患之起乃多方面的原因所累積爆發而成,但還是對表演藝術家們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與東土中國的情形完全不同,西方世界對於戲劇藝術家的看法與評價完全不一樣。對於以三大悲劇家和一大喜劇家作為代表的古希臘戲劇家,對於以莎士比亞、歌德、席勒等的西方戲劇界的燦爛星座,西方人給予了無限崇敬和由衷熱愛。
晚清以來最早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是那些在西方世界出使、考察或者讀書的官員士子。當他們瞻仰西洋劇院的建築藝術之華美絕倫、內部裝飾之金碧輝煌後,不由地發出由衷的讚美,感嘆西洋劇院其“規模壯闊逾於王宮”,特別是舞台上的機關布景之生動逼真,變幻無窮,“令觀者若身歷其境,疑非人間”;至於西方的戲劇藝術家地位之高貴,更是令國人嘆為觀止:所謂“英俗演劇者為藝士,非如中國優伶之賤”,“優伶聲價之重,直與王公爭衡”!
人類的藝術天地原本皆是可以共同分享的,何以東西方對於戲劇藝術家的認同度與景仰度,相差之大猶若天壤之別呢?泱泱中華,文明古國,難道就沒有有識之士站出來振臂一呼,為戲劇藝術家們說幾句公道話嗎?
二
江山代有才人出,是非終有識者論。
我國歷史上,首度給予戲曲藝術家們全方位高度評價的文人,是元代的鐘嗣成(約1279一約1360)。這位祖籍大梁(今河南開封)的人士,長期生活在素有天堂之稱的杭州城。他先在杭州官學讀書,師從於鄧文原、曹鑒、劉漫等名家宿儒,又與對戲曲有著共同愛好的趙良弼、屈恭之、劉宣子、李齊賢等人同窗攻書,其樂融融。有記載說,鐘嗣成曾一度在江浙行省任掾史。他自己寫過《寄情韓翊章台柳》、《譏貨賂魯褒錢神論》、《宴瑤池王母蟠桃會》、《孝諫鄭莊公》、《韓信詆水斬陳余》、《漢高祖詐游雲夢》、《馮鸌燒券》等7種雜劇,但不知為何皆已散佚。
真正使得鐘嗣成開宗立派、名傳青史的著作,還是其為中華民族有史以來第一代劇作家描容寫心、傳神存照、樹碑立傳的《錄鬼簿》。
《錄鬼簿》上卷分“前輩已死名公有樂府行於世者”、“方今名公”、“前輩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編傳奇行於世者”三類,這三類名公才人之情形,乃其友陸仲良從“克齋吳公”處輾轉所得,故“未盡其詳”。下卷分為“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為之作傳,以[凌波曲]吊之”、“已死才人不相知者”、“方今才人相知者,紀其姓名行實並所編”、“方今才人聞名而不相知者”四類。這上下兩卷書大體依據時代之先後加以排列,一共記述了152位元雜劇及散曲作家的基本情況,同時也記錄了400餘種劇目。
我很欣賞鐘嗣成的“不死之鬼”說。在他看來,天地開闢,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則?聖賢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著在方冊者,日月炳煥,山川流峙,及乎千萬劫無窮已,是則雖鬼而不鬼者也。
不死之鬼,是為不朽之神或日永恆之聖。在鐘氏的神聖譜系中,那些門第卑微、職位不振的劇作家,那些高才博識、俱有可錄的梨園才人,都值得傳其本末,敘其姓名,述其所作,吊以樂章,使之名傳青史,彪炳千秋,澤及後世。
因此,寫作《錄鬼簿》更為重要而直接的意義,還在於對於後學的直接指導和充分激勵。“冀乎初學之士,刻意詞章,使冰寒於水,青勝於藍,則亦幸矣。名之日錄鬼簿。”惟其如此,則雜劇戲文創作之道,才可能被一代代年輕的才人們所自覺自愿地衣缽相傳,推陳出新,生生不已,得到更加健康的發展。
元雜劇作為中國戲劇史上第一個黃金時代,需要有人進行認真的歸納和總結。從此意義上言,鐘嗣成在中國的地位,因為其成書於至順元年(1330)的《錄鬼簿》之橫空出世,甚至可以與西方的大學問家亞里士多德的《詩學》等書相提並論。
有明一代,在賈仲明所增補的天一閣藍格鈔本《錄鬼簿》之後,又附有約成書於洪熙、宣德(1425—1435)年間的《錄鬼簿續編》一卷。該書直接受到《錄鬼簿》的影響,以相同的體例記述了元、明之間一些戲曲家、散曲家的大致事跡,接續前賢,踵事增華,令人欣慰。
自茲之後,從總體上對於當代戲曲作家進行專門記載和研究的著作,從明清兩代至中華民國,皆未得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安葵的《當代戲曲作家論》和本人的《中國當代戲曲文學史》等相應的專著,都屬於《錄鬼簿》的悠遠傳統在新時代的傳承、師範和發展。
三
與《錄鬼簿》蔚為雙璧的元代重要戲曲典籍,是生於元延祐年間、卒於明初的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夏庭芝所撰的《青樓集》。前書論作家,後者集演員,正好勾勒出元代戲曲藝術家中兩個最為重要部類的旖旎景觀和綽約風采。
《青樓集》成書於元至正乙未十五年(1355),該書記述了從元大都到山東,從湖廣武昌到金陵、維揚以及江浙其他地方的歌妓、藝人共110餘人的簡約事跡。這些女演員們各自身懷絕技,有的在雜劇、院本、諸宮調方面負有盛名,有的在嘌唱、樂器和舞蹈等項目上造詣頗深。有的演員如珠簾秀的弟子賽簾秀在雙目失明之後,依然能在舞台上正常表演,“出門入戶,步線行針,不差毫髮”;腳步地位,規範猶在,這是多么高深的藝術造詣!
也正是因為她們的色藝雙絕,聲名鵲起,所以才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和諸多應酬往還。書中除了記載與她們有過合作關係的20多位男伶之外,還記錄了她們與諸多戲曲散曲作家等文人士子的交情。甚至有50多位達官貴人、名公士大夫,都與這些女演員們有著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廣泛交往。一部《青樓集》,作為第一部比較簡練而系統的表演藝術家史傳,對研究元代演劇、表演藝術、演員行跡與時代風尚等多方面的話題,都具備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文化意義。
明清以來,與關於戲曲劇作家的記錄相對寂寥的研究局面不一樣,類似明代潘之恆《鸞嘯小品》之類關於演員與表演藝術的文獻相對較多。表演藝術家們的優美聲容及其較大的社會影響力,使他們得到了較多的關注和充盈的記載。
清代,戲曲藝術進入另一個鼎盛時期,演員記錄極為豐富。《清代梨園燕都史料》中所收錄的《燕蘭小譜》、《日下看花記》等幾十種書,都對演員予以了主體性的關注。如小鐵笛道人在《日下看花記》自序中論及其作傳緣起云:
唐有雅樂部。宋時院本始標花旦之名,南北部恆參用之。每部多不過四、三人而已。有明肇始崑腔,洋洋盈耳。而弋陽、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會,笙磬同音,歌詠昇平,伶工薈萃,莫盛於京華。往者,六大班旗鼓相當,名優雲集,一時稱盛。嗣自川派擅場,蹈蹯競勝,墜髻爭妍,如火如荼,目不暇給,風氣一新。邇來徽部迭興,踵事增華,人浮於劇,聯絡五方之音,合為一致,舞衣歌扇,風調又非卅年前矣。……錄成一稿,名之日《日下看花記》。梨園月旦,花國董狐,蓋其慎哉。余別有《楊柳春詞》一冊,備載芳名,以志網羅,無俾遺珠之嘆。凡不登斯錄者,毋懟予為寡情也。
這段序言,既有史識在,又有人情濃,令人為之莞爾首肯。
民國以來,由於出版業的發達與報刊傳媒業的勃興,又使得關於演員的記載、評選和評論蔚為大觀。民國二十七年(1938)由徐慕雲編著的《中國戲劇史》(上海世界書局出版)卷一專列《古今優伶戲曲史》,以編年體形式,研究家的眼光,縱述自先秦以來直到民國戲曲演員的大的歷史線索與知名演員,頗具史家眼光。
近些年來,北京學者孫崇濤、徐宏圖等人合著的《戲曲優伶史》(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和上海學者譚帆的《優伶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先後問世,這都是關於中國歷代演員事跡的研究著作。
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戲劇藝術家的位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提高。在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的席位中,戲劇家特別是戲曲表演藝術家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與此同時,關於戲曲表演藝術家的各種傳記資料愈來愈繁盛起來。最負盛名的自傳性著作,是梅蘭芳的《舞台生活四十年》。蓋叫天的《粉墨春秋》,也曾激勵過業內外的諸多讀者。
20世紀末葉到21世紀初葉以來,戲曲藝術家的傳記紛紛面世。諸如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等多家單位,都出版過不少戲曲家傳記。 有鑒於目前出版的一些戲曲家傳記,還存在著收錄偏少、體例不全的遺憾,隨著新資料的發現、新人物的湧現,社會各界迫切需要一套相對系統、完整些的戲曲人物傳記資料。這既是對鐘嗣成、夏庭芝等人開拓的曲家與伶人傳記之風的現代傳承,也是在國學與民族藝術學越來越受到全民重視的前提之下,從戲曲藝術家傳記方面所做出的積極呼應。
在中國已經崛起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的今天,在中國商品出口多、文化輸出少的不對稱情形下,在國際社會與世界戲劇界關於中國民族戲劇的熱切關注下,一部系統的中國戲曲家傳記叢書呼之欲出。
作為中國戲曲人才培養與學術研究的專業化最高學府,中國戲曲學院理所當然地應該擔當起編纂中國戲曲藝術家傳記叢書的重任。而且今天的戲曲藝術家叢書,既包括了演員與編劇在內,也同樣不會遺漏著名的戲曲音樂家和舞美設計家等不同專業的代表人物。
中國戲曲學院的表、導、音、舞、美等不同系科,都對本專業的佼佼者了如指掌。在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三結合的編纂模式下,在文獻資料收集、當事人採訪調查、專輯文本寫作修改等較為漫長的過程中,學院都有著較為雄厚的人才基礎。有道是鐵打的校園水流的學生,也只有中國戲曲學院才能一直具備較為豐富而新鮮的專業化人力資源。
在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的慧眼關照下,在上海文化基金會的支持下,在中國戲曲學院領導與師生的有效指導與大力參與下,在社會各界賢達眾人相幫、共襄盛舉的積極姿態下,《中國京昆藝術家傳記叢書》終於正式立項。從2010年到2011年兩年問,上海古籍出版社已經出版了12種京昆人物傳記。從2012年開始,這套叢書將以月出一本的節奏,穩步運行,逐步推進。
2011年12月30日,《中國京昆藝術家傳記叢書》新書發布會及學術研討會在京隆重召開。此次盛會由全國政協京昆室、文化部藝術局支持,北京市教委、上海文化基金會、中國戲曲學院、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聯合主辦。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具體承辦。
國務院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仲呈祥、全國政協京昆室負責人趙景發、王春祥、文化部外聯局舒曉書記、中國戲曲學會會長薛若琳、副會長龔和德、王安奎、北京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郭啟宏、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所前所長田本相等40餘名院內外領導與專家出席了會議並發表了講話。《中國戲劇》主編曉賡、《中國演員》主編陳牧,《中國京劇》、《戲曲研究》、《光明日報》、《新民晚報》等多家報刊的相關編輯參與了盛會。中國戲曲學院李世英副書記、上海古籍出版社田松青主任分别致歡迎詞。張永和、翁思再、和寶堂、陳珂、陳培仲、田志平等院內外傳記作者代表分別就自己的撰寫情形作了交流。大家共同期待這套叢書能夠成為中國戲曲學院的諸多學術與專業品牌之一,為弘揚京昆傳統、繼承國粹藝術、深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研究與推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我們打算用五年時問,首先推出京昆藝術家當中的重要人物傳記。五年之後,評傳工程將向著越劇、黃梅戲、豫劇和粵劇等地方戲的各大劇種之領軍人物轉移,持續推進。積之以時日,繼之以心力,伴隨著梨園界各方賢達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支持,中國戲曲藝術家的系列傳記就一定能夠在太平盛世當中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共同托舉出中華文化中戲曲藝術家的輝煌群像。
五
本套叢書首批推出的系列傳記,都屬於中國京昆藝術家的可觀序列。
崑曲,既是京劇之前最具備代表意義的“前國劇”,又是戲曲劇本文學性較強、表演藝術趨於典範精美的大劇種,還是2002年起首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具備較大國際影響的古典劇種。
從1917年開始,吳梅先生在北大開闢了戲曲教學的先例。在他的指導、啟發和參與下,由上海的實業家穆藕初贊助,崑劇傳習所在蘇州正式開班,培養了承前啟後的“傳”字輩演員。設非如此,蘭苑遺音,古典仙音,險些兒作廣陵散,斯人去矣,芳蹤難尋。至於北昆的韓世昌、白雲生等人,也都是正式拜過吳梅先生的嫡傳徒弟。這些人,這些事,不可不寫,不可不傳。
京劇,至今被公認為中國戲曲最具代表性的劇種,海內外的不少人索性將其稱為“國劇”,也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京劇表演藝術家,流派紛呈,各稱其盛,具備非常廣泛的民眾基礎,也在世界各國都具備較高的知名度。這些角兒,這些流派,不可不述,不可不歌。
因此,崑曲類傳記中,首先推出的是近代戲曲學術大師吳梅、崑劇表演藝術大師俞振飛和素負盛名的崑劇“傳”字輩老藝人;京劇類傳記中,“四大鬚生”與“四大名旦”等名宿傳記也規劃較早。
細心的讀者很快將會發現,在本套叢書中,大多數都是眾所公認的戲曲界大師,但也還有部分正處在發展過程的中年名家。或許有人要問:既然日傳,樹碑立傳,蓋棺才能論定,中年才俊尚還處於發展過程之中,緣何倉促為之寫傳?
此問有理,但又不全正確。須知任何一時代較有影響的人物,首先是被同時代的人們所熱愛。舉例說來,于魁智、李勝素和張火丁等人都還處在發展前進的藝術路上,可是他們也確實擁有大量的觀眾群。那些忠實的冬粉們,迫切需要知道他們心中偶像的更多情形。那么,為同時代的人們的戲曲界偶像樹碑立傳,實屬必要。再比方今天我們的諸多梅蘭芳傳記,實際上更多的是具備歷史文獻的意義,因為現存的大部分觀眾再也無緣得睹梅大師演出的現場風采了。
更有甚者,我們與《中國京劇》的朋友們總是計畫某月某日去採訪某一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可是每當我們如期去實地採訪時,常常會發現老人家年事已高,對於昔日的風采與精彩的藝術,已經很難清楚地加以表述了。英雄暮年,情何以堪?
至於有時候看到訃告上的名家,原本已經列入我們要拜訪的日程表上,但是拜訪者尚未成行,受訪者卻已經遠行,遠行到另外一個遙遠而不可及的世界中去也!天壤永隔,溝通萬難,那就更屬於永遠的遺憾了。
有鑒於此,我們提倡兩次寫傳法或日多次寫傳法。此次先寫名家的壯年時期,未來再補足傳主的晚年事跡,這樣的傳記,也許更加齊備可靠一些。若必要年老而可寫,若必等蓋棺而論定,卻使後人對前輩藝術家知之甚少,敘之渺渺,稱之信史,恐也非理想之傳記。
傳記的生命力在於講述一個個真實的故事,演出一幕幕人生的大戲。但是如何講好故事,怎樣使得故事講得精彩動人,令人讀後余香滿口,味道襲人,實屬不易。《史通》說:“夫史之稱美者,以敘事為先,至若書功過,記善惡,文而不麗,質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懷其德音,三復忘疲,百遍無斁。” 戲曲藝術家們在舞台上創造了富於美感的各色人物形象,但在生活中卻還是一位凡人,或者說往往是一位煩惱更多的凡人。如何使得生活中的凡人和舞台上各色才子佳人、賢士高官和其他或正或邪的人物形象有機地對接起來,更是亟需在傳記寫作過程中不斷探索的難關。
傳記包括家族身世、教育承傳、藝術人生和舞台創造等部分,也酌選精彩而有歷史價值的照片,以期圖文並茂,賞心悅目。傳記強調文獻記載、口述歷史與適度評述相結合。附錄包括大事年表、源流譜系、研究資料索引等。每位傳主的評傳大約15萬字,俱以單行本方式印行出版。
二百年來,風雲變幻,梨園天地,名家輩出。區區一套叢書,儘管編者力圖使之相對完整系統一些,但掛一漏萬、滄海遺珠的現象,還是不能避免。即便收入本叢書中的名家大師,由於多側面歷史的諸多誤會以及材料的相對匱乏,由於諸多熱情有餘、經驗不足的年輕人的參與,錯訛之處,在所難免。尚求方家不吝指正,遂使學問一道,有所長進;梨園群星,光芒璀璨。這也正好呼應了馬克思的人物傳記理想,那就是寫人物應當從感情氣勢上具備“強烈色彩”、“栩栩如生”,力求達到恩格斯關於人物形象應當“光芒奪目”的審美理想。
儘管為梨園界的藝術家們作傳,從理論上看厥功甚偉,但實際工作卻常常舉步維艱。甚至梨園界的一些同仁乃至某些傳主的家屬學生,也都會存在著一些不一致的想法。儘管前路漫漫,雲霧遮蔽,甚至常常山重水複,坎坷難行,但是堅定的追求者和行路人還是會歷經千辛萬苦,抹去一路風塵,匯聚錦繡文章,迎來晨曦微明’。
彼時彼刻,仰望戲曲藝術的長空,那一顆顆晶瑩的晨星正在深情地閃爍著動人的光華。晨鐘響起,無限芳馨遠播,那正是全體傳記寫作人和得以分享傳記的讀書人,以及關心本套叢書的戲迷和社會各界朋友們的無量福音。
謝柏梁
2012年元旦
(本叢書主編為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主任,北京市特聘教授與教學名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副會長)
在宇宙的浩瀚星空中,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地球,無疑是最有靈性的星球之一。
人類作為地球的主人,其源遠流長的創造與發展變化的歷史,主要由各行各業的傑出人物所代表,由各色各樣的奮鬥歷程所體現。
在美麗地球的東方世界,在古老而又年輕的中國,歷朝歷代的歷史大家們,一向以對各式各類人物事跡的記述與描摹作為己任。我國的人物傳記體裁豐富多樣,大致可以分為紀傳(皇家大事記)、文傳(文學化傳記)、史傳(歷史家所寫人物傳記)、志傳(各地方志中所記載的本地人物傳記)這四大類別。四類傳記彼此發明,互為補充,構成了中國傳記文化的多元譜系。
從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的專業化分工,到《左傳》、《國語》、《戰國策》式的整體氛圍感的描述,最後由司馬遷振臂一呼,以人物傳記體為中心的《史記》橫空出世。《史記》記載了地球東方的上自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共3000多年的華夏歷史。概述歷代帝王本末的十二本紀,記錄諸侯國和漢代諸侯興廢的三十世家,描摹重要歷史人物的七十列傳,使之成為號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在《史記·孔子世家》所記載的夾谷會盟中,孔夫子面對“優倡侏儒為戲而前”的表演場面,在非常嚴肅而力圖放鬆的外交場合下,做出了特別粗暴野蠻的極端化處理。這也成為歷代梨園界對孔子不夠恭敬的源頭。此後歷代史書方誌,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優伶們的言行事跡。
魏晉以降,文史兩家由混成到分野,自一體而兩適。文者重藻飾心曲,史家倡材料事實,各臻其至,涇渭分明。隋唐而後,碑銘行傳,五花八門,高手操觚,佳作如雲。韓愈《祭十二郎文》情深委婉,柳宗元為慧能所作碑文機趣橫生。
北宋樂史作《太平寰宇記》,分地區而織人姓氏人物,因人物又詳及詩詞、官職,“後來方誌必列人物藝文者,其體皆始於史”(《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太平世界,因人物而繁盛;梨園天地,賴優伶而生存。
美妙絕倫的中華戲曲藝術從唐代的梨園開始,至少存在了漫長的10個世紀。千百年以來,戲曲藝術一直在蓬勃興旺地發展,成為中國人民雅俗共賞的朵朵奇葩、民族文化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部類、戲劇天地內中華文化的閃亮名片、國際社會審美天地中的東方奇觀。
較早對優伶進行分類撰述的史書,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新五代史》。該書包含了分類列傳四十五卷,這種分類傳的體例較有特色,其中就包括了《伶官傳》。一向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甚至還被收入到中學教科書的《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云:“《書》曰:‘滿招損,謙受益。”隴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儘管歐陽修的本意是說禍患之起乃多方面的原因所累積爆發而成,但還是對表演藝術家們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與東土中國的情形完全不同,西方世界對於戲劇藝術家的看法與評價完全不一樣。對於以三大悲劇家和一大喜劇家作為代表的古希臘戲劇家,對於以莎士比亞、歌德、席勒等的西方戲劇界的燦爛星座,西方人給予了無限崇敬和由衷熱愛。
晚清以來最早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是那些在西方世界出使、考察或者讀書的官員士子。當他們瞻仰西洋劇院的建築藝術之華美絕倫、內部裝飾之金碧輝煌後,不由地發出由衷的讚美,感嘆西洋劇院其“規模壯闊逾於王宮”,特別是舞台上的機關布景之生動逼真,變幻無窮,“令觀者若身歷其境,疑非人間”;至於西方的戲劇藝術家地位之高貴,更是令國人嘆為觀止:所謂“英俗演劇者為藝士,非如中國優伶之賤”,“優伶聲價之重,直與王公爭衡”!
人類的藝術天地原本皆是可以共同分享的,何以東西方對於戲劇藝術家的認同度與景仰度,相差之大猶若天壤之別呢?泱泱中華,文明古國,難道就沒有有識之士站出來振臂一呼,為戲劇藝術家們說幾句公道話嗎?
二
江山代有才人出,是非終有識者論。
我國歷史上,首度給予戲曲藝術家們全方位高度評價的文人,是元代的鐘嗣成(約1279一約1360)。這位祖籍大梁(今河南開封)的人士,長期生活在素有天堂之稱的杭州城。他先在杭州官學讀書,師從於鄧文原、曹鑒、劉漫等名家宿儒,又與對戲曲有著共同愛好的趙良弼、屈恭之、劉宣子、李齊賢等人同窗攻書,其樂融融。有記載說,鐘嗣成曾一度在江浙行省任掾史。他自己寫過《寄情韓翊章台柳》、《譏貨賂魯褒錢神論》、《宴瑤池王母蟠桃會》、《孝諫鄭莊公》、《韓信詆水斬陳余》、《漢高祖詐游雲夢》、《馮鸌燒券》等7種雜劇,但不知為何皆已散佚。
真正使得鐘嗣成開宗立派、名傳青史的著作,還是其為中華民族有史以來第一代劇作家描容寫心、傳神存照、樹碑立傳的《錄鬼簿》。
《錄鬼簿》上卷分“前輩已死名公有樂府行於世者”、“方今名公”、“前輩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編傳奇行於世者”三類,這三類名公才人之情形,乃其友陸仲良從“克齋吳公”處輾轉所得,故“未盡其詳”。下卷分為“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為之作傳,以[凌波曲]吊之”、“已死才人不相知者”、“方今才人相知者,紀其姓名行實並所編”、“方今才人聞名而不相知者”四類。這上下兩卷書大體依據時代之先後加以排列,一共記述了152位元雜劇及散曲作家的基本情況,同時也記錄了400餘種劇目。
我很欣賞鐘嗣成的“不死之鬼”說。在他看來,天地開闢,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則?聖賢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著在方冊者,日月炳煥,山川流峙,及乎千萬劫無窮已,是則雖鬼而不鬼者也。
不死之鬼,是為不朽之神或日永恆之聖。在鐘氏的神聖譜系中,那些門第卑微、職位不振的劇作家,那些高才博識、俱有可錄的梨園才人,都值得傳其本末,敘其姓名,述其所作,吊以樂章,使之名傳青史,彪炳千秋,澤及後世。
因此,寫作《錄鬼簿》更為重要而直接的意義,還在於對於後學的直接指導和充分激勵。“冀乎初學之士,刻意詞章,使冰寒於水,青勝於藍,則亦幸矣。名之日錄鬼簿。”惟其如此,則雜劇戲文創作之道,才可能被一代代年輕的才人們所自覺自愿地衣缽相傳,推陳出新,生生不已,得到更加健康的發展。
元雜劇作為中國戲劇史上第一個黃金時代,需要有人進行認真的歸納和總結。從此意義上言,鐘嗣成在中國的地位,因為其成書於至順元年(1330)的《錄鬼簿》之橫空出世,甚至可以與西方的大學問家亞里士多德的《詩學》等書相提並論。
有明一代,在賈仲明所增補的天一閣藍格鈔本《錄鬼簿》之後,又附有約成書於洪熙、宣德(1425—1435)年間的《錄鬼簿續編》一卷。該書直接受到《錄鬼簿》的影響,以相同的體例記述了元、明之間一些戲曲家、散曲家的大致事跡,接續前賢,踵事增華,令人欣慰。
自茲之後,從總體上對於當代戲曲作家進行專門記載和研究的著作,從明清兩代至中華民國,皆未得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安葵的《當代戲曲作家論》和本人的《中國當代戲曲文學史》等相應的專著,都屬於《錄鬼簿》的悠遠傳統在新時代的傳承、師範和發展。
三
與《錄鬼簿》蔚為雙璧的元代重要戲曲典籍,是生於元延祐年間、卒於明初的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夏庭芝所撰的《青樓集》。前書論作家,後者集演員,正好勾勒出元代戲曲藝術家中兩個最為重要部類的旖旎景觀和綽約風采。
《青樓集》成書於元至正乙未十五年(1355),該書記述了從元大都到山東,從湖廣武昌到金陵、維揚以及江浙其他地方的歌妓、藝人共110餘人的簡約事跡。這些女演員們各自身懷絕技,有的在雜劇、院本、諸宮調方面負有盛名,有的在嘌唱、樂器和舞蹈等項目上造詣頗深。有的演員如珠簾秀的弟子賽簾秀在雙目失明之後,依然能在舞台上正常表演,“出門入戶,步線行針,不差毫髮”;腳步地位,規範猶在,這是多么高深的藝術造詣!
也正是因為她們的色藝雙絕,聲名鵲起,所以才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和諸多應酬往還。書中除了記載與她們有過合作關係的20多位男伶之外,還記錄了她們與諸多戲曲散曲作家等文人士子的交情。甚至有50多位達官貴人、名公士大夫,都與這些女演員們有著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廣泛交往。一部《青樓集》,作為第一部比較簡練而系統的表演藝術家史傳,對研究元代演劇、表演藝術、演員行跡與時代風尚等多方面的話題,都具備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文化意義。
明清以來,與關於戲曲劇作家的記錄相對寂寥的研究局面不一樣,類似明代潘之恆《鸞嘯小品》之類關於演員與表演藝術的文獻相對較多。表演藝術家們的優美聲容及其較大的社會影響力,使他們得到了較多的關注和充盈的記載。
清代,戲曲藝術進入另一個鼎盛時期,演員記錄極為豐富。《清代梨園燕都史料》中所收錄的《燕蘭小譜》、《日下看花記》等幾十種書,都對演員予以了主體性的關注。如小鐵笛道人在《日下看花記》自序中論及其作傳緣起云:
唐有雅樂部。宋時院本始標花旦之名,南北部恆參用之。每部多不過四、三人而已。有明肇始崑腔,洋洋盈耳。而弋陽、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會,笙磬同音,歌詠昇平,伶工薈萃,莫盛於京華。往者,六大班旗鼓相當,名優雲集,一時稱盛。嗣自川派擅場,蹈蹯競勝,墜髻爭妍,如火如荼,目不暇給,風氣一新。邇來徽部迭興,踵事增華,人浮於劇,聯絡五方之音,合為一致,舞衣歌扇,風調又非卅年前矣。……錄成一稿,名之日《日下看花記》。梨園月旦,花國董狐,蓋其慎哉。余別有《楊柳春詞》一冊,備載芳名,以志網羅,無俾遺珠之嘆。凡不登斯錄者,毋懟予為寡情也。
這段序言,既有史識在,又有人情濃,令人為之莞爾首肯。
民國以來,由於出版業的發達與報刊傳媒業的勃興,又使得關於演員的記載、評選和評論蔚為大觀。民國二十七年(1938)由徐慕雲編著的《中國戲劇史》(上海世界書局出版)卷一專列《古今優伶戲曲史》,以編年體形式,研究家的眼光,縱述自先秦以來直到民國戲曲演員的大的歷史線索與知名演員,頗具史家眼光。
近些年來,北京學者孫崇濤、徐宏圖等人合著的《戲曲優伶史》(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和上海學者譚帆的《優伶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先後問世,這都是關於中國歷代演員事跡的研究著作。
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戲劇藝術家的位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提高。在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的席位中,戲劇家特別是戲曲表演藝術家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與此同時,關於戲曲表演藝術家的各種傳記資料愈來愈繁盛起來。最負盛名的自傳性著作,是梅蘭芳的《舞台生活四十年》。蓋叫天的《粉墨春秋》,也曾激勵過業內外的諸多讀者。
20世紀末葉到21世紀初葉以來,戲曲藝術家的傳記紛紛面世。諸如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等多家單位,都出版過不少戲曲家傳記。 有鑒於目前出版的一些戲曲家傳記,還存在著收錄偏少、體例不全的遺憾,隨著新資料的發現、新人物的湧現,社會各界迫切需要一套相對系統、完整些的戲曲人物傳記資料。這既是對鐘嗣成、夏庭芝等人開拓的曲家與伶人傳記之風的現代傳承,也是在國學與民族藝術學越來越受到全民重視的前提之下,從戲曲藝術家傳記方面所做出的積極呼應。
在中國已經崛起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的今天,在中國商品出口多、文化輸出少的不對稱情形下,在國際社會與世界戲劇界關於中國民族戲劇的熱切關注下,一部系統的中國戲曲家傳記叢書呼之欲出。
作為中國戲曲人才培養與學術研究的專業化最高學府,中國戲曲學院理所當然地應該擔當起編纂中國戲曲藝術家傳記叢書的重任。而且今天的戲曲藝術家叢書,既包括了演員與編劇在內,也同樣不會遺漏著名的戲曲音樂家和舞美設計家等不同專業的代表人物。
中國戲曲學院的表、導、音、舞、美等不同系科,都對本專業的佼佼者了如指掌。在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三結合的編纂模式下,在文獻資料收集、當事人採訪調查、專輯文本寫作修改等較為漫長的過程中,學院都有著較為雄厚的人才基礎。有道是鐵打的校園水流的學生,也只有中國戲曲學院才能一直具備較為豐富而新鮮的專業化人力資源。
在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的慧眼關照下,在上海文化基金會的支持下,在中國戲曲學院領導與師生的有效指導與大力參與下,在社會各界賢達眾人相幫、共襄盛舉的積極姿態下,《中國京昆藝術家傳記叢書》終於正式立項。從2010年到2011年兩年問,上海古籍出版社已經出版了12種京昆人物傳記。從2012年開始,這套叢書將以月出一本的節奏,穩步運行,逐步推進。
2011年12月30日,《中國京昆藝術家傳記叢書》新書發布會及學術研討會在京隆重召開。此次盛會由全國政協京昆室、文化部藝術局支持,北京市教委、上海文化基金會、中國戲曲學院、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聯合主辦。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具體承辦。
國務院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仲呈祥、全國政協京昆室負責人趙景發、王春祥、文化部外聯局舒曉書記、中國戲曲學會會長薛若琳、副會長龔和德、王安奎、北京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郭啟宏、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所前所長田本相等40餘名院內外領導與專家出席了會議並發表了講話。《中國戲劇》主編曉賡、《中國演員》主編陳牧,《中國京劇》、《戲曲研究》、《光明日報》、《新民晚報》等多家報刊的相關編輯參與了盛會。中國戲曲學院李世英副書記、上海古籍出版社田松青主任分别致歡迎詞。張永和、翁思再、和寶堂、陳珂、陳培仲、田志平等院內外傳記作者代表分別就自己的撰寫情形作了交流。大家共同期待這套叢書能夠成為中國戲曲學院的諸多學術與專業品牌之一,為弘揚京昆傳統、繼承國粹藝術、深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研究與推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我們打算用五年時問,首先推出京昆藝術家當中的重要人物傳記。五年之後,評傳工程將向著越劇、黃梅戲、豫劇和粵劇等地方戲的各大劇種之領軍人物轉移,持續推進。積之以時日,繼之以心力,伴隨著梨園界各方賢達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支持,中國戲曲藝術家的系列傳記就一定能夠在太平盛世當中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共同托舉出中華文化中戲曲藝術家的輝煌群像。
五
本套叢書首批推出的系列傳記,都屬於中國京昆藝術家的可觀序列。
崑曲,既是京劇之前最具備代表意義的“前國劇”,又是戲曲劇本文學性較強、表演藝術趨於典範精美的大劇種,還是2002年起首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具備較大國際影響的古典劇種。
從1917年開始,吳梅先生在北大開闢了戲曲教學的先例。在他的指導、啟發和參與下,由上海的實業家穆藕初贊助,崑劇傳習所在蘇州正式開班,培養了承前啟後的“傳”字輩演員。設非如此,蘭苑遺音,古典仙音,險些兒作廣陵散,斯人去矣,芳蹤難尋。至於北昆的韓世昌、白雲生等人,也都是正式拜過吳梅先生的嫡傳徒弟。這些人,這些事,不可不寫,不可不傳。
京劇,至今被公認為中國戲曲最具代表性的劇種,海內外的不少人索性將其稱為“國劇”,也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京劇表演藝術家,流派紛呈,各稱其盛,具備非常廣泛的民眾基礎,也在世界各國都具備較高的知名度。這些角兒,這些流派,不可不述,不可不歌。
因此,崑曲類傳記中,首先推出的是近代戲曲學術大師吳梅、崑劇表演藝術大師俞振飛和素負盛名的崑劇“傳”字輩老藝人;京劇類傳記中,“四大鬚生”與“四大名旦”等名宿傳記也規劃較早。
細心的讀者很快將會發現,在本套叢書中,大多數都是眾所公認的戲曲界大師,但也還有部分正處在發展過程的中年名家。或許有人要問:既然日傳,樹碑立傳,蓋棺才能論定,中年才俊尚還處於發展過程之中,緣何倉促為之寫傳?
此問有理,但又不全正確。須知任何一時代較有影響的人物,首先是被同時代的人們所熱愛。舉例說來,于魁智、李勝素和張火丁等人都還處在發展前進的藝術路上,可是他們也確實擁有大量的觀眾群。那些忠實的冬粉們,迫切需要知道他們心中偶像的更多情形。那么,為同時代的人們的戲曲界偶像樹碑立傳,實屬必要。再比方今天我們的諸多梅蘭芳傳記,實際上更多的是具備歷史文獻的意義,因為現存的大部分觀眾再也無緣得睹梅大師演出的現場風采了。
更有甚者,我們與《中國京劇》的朋友們總是計畫某月某日去採訪某一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可是每當我們如期去實地採訪時,常常會發現老人家年事已高,對於昔日的風采與精彩的藝術,已經很難清楚地加以表述了。英雄暮年,情何以堪?
至於有時候看到訃告上的名家,原本已經列入我們要拜訪的日程表上,但是拜訪者尚未成行,受訪者卻已經遠行,遠行到另外一個遙遠而不可及的世界中去也!天壤永隔,溝通萬難,那就更屬於永遠的遺憾了。
有鑒於此,我們提倡兩次寫傳法或日多次寫傳法。此次先寫名家的壯年時期,未來再補足傳主的晚年事跡,這樣的傳記,也許更加齊備可靠一些。若必要年老而可寫,若必等蓋棺而論定,卻使後人對前輩藝術家知之甚少,敘之渺渺,稱之信史,恐也非理想之傳記。
傳記的生命力在於講述一個個真實的故事,演出一幕幕人生的大戲。但是如何講好故事,怎樣使得故事講得精彩動人,令人讀後余香滿口,味道襲人,實屬不易。《史通》說:“夫史之稱美者,以敘事為先,至若書功過,記善惡,文而不麗,質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懷其德音,三復忘疲,百遍無斁。” 戲曲藝術家們在舞台上創造了富於美感的各色人物形象,但在生活中卻還是一位凡人,或者說往往是一位煩惱更多的凡人。如何使得生活中的凡人和舞台上各色才子佳人、賢士高官和其他或正或邪的人物形象有機地對接起來,更是亟需在傳記寫作過程中不斷探索的難關。
傳記包括家族身世、教育承傳、藝術人生和舞台創造等部分,也酌選精彩而有歷史價值的照片,以期圖文並茂,賞心悅目。傳記強調文獻記載、口述歷史與適度評述相結合。附錄包括大事年表、源流譜系、研究資料索引等。每位傳主的評傳大約15萬字,俱以單行本方式印行出版。
二百年來,風雲變幻,梨園天地,名家輩出。區區一套叢書,儘管編者力圖使之相對完整系統一些,但掛一漏萬、滄海遺珠的現象,還是不能避免。即便收入本叢書中的名家大師,由於多側面歷史的諸多誤會以及材料的相對匱乏,由於諸多熱情有餘、經驗不足的年輕人的參與,錯訛之處,在所難免。尚求方家不吝指正,遂使學問一道,有所長進;梨園群星,光芒璀璨。這也正好呼應了馬克思的人物傳記理想,那就是寫人物應當從感情氣勢上具備“強烈色彩”、“栩栩如生”,力求達到恩格斯關於人物形象應當“光芒奪目”的審美理想。
儘管為梨園界的藝術家們作傳,從理論上看厥功甚偉,但實際工作卻常常舉步維艱。甚至梨園界的一些同仁乃至某些傳主的家屬學生,也都會存在著一些不一致的想法。儘管前路漫漫,雲霧遮蔽,甚至常常山重水複,坎坷難行,但是堅定的追求者和行路人還是會歷經千辛萬苦,抹去一路風塵,匯聚錦繡文章,迎來晨曦微明’。
彼時彼刻,仰望戲曲藝術的長空,那一顆顆晶瑩的晨星正在深情地閃爍著動人的光華。晨鐘響起,無限芳馨遠播,那正是全體傳記寫作人和得以分享傳記的讀書人,以及關心本套叢書的戲迷和社會各界朋友們的無量福音。
謝柏梁
2012年元旦
(本叢書主編為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主任,北京市特聘教授與教學名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