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正斷,出自《雜阿含經》, 一斷斷謂所起惡不善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正斷
- 出自:雜阿含經
- 一斷:所起惡不善法
- 二斷:律儀斷謂堅持戒律
斷已復生。更須精進攝受。令不生起。斷而又斷。是名斷斷。二律儀斷謂堅持戒律。慎守威儀。斷一切惡。是名律儀斷。三隨護斷謂於無漏真實三昧相中。隨順守護。不令退沒。是名隨護斷。(無漏者。不漏落生死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四修斷謂已起善法。增益修習。令其生長。諸不善法自然斷除。是名修斷。
四正斷,出自《雜阿含經》, 一斷斷謂所起惡不善法。
四正斷,出自《雜阿含經》, 一斷斷謂所起惡不善法。...... 四正斷,出自《雜阿含經》, 一斷斷謂所起惡不善法。中文名 四正斷 出自 雜阿含經 一斷 ...
梵語catva^ri praha^n!a^ni,巴利語catta^ri sammappadha^na^ni。又作四正斷、四意斷、四意端、四正勝、四斷。...
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聖諦的智慧,通向涅盤聖果的道路。分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支。亦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
即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支七科,總計七科有三十七個項目,所以叫作三十七菩提分。菩提,舊譯作道,新譯作覺;分的意義是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