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山水冊》是樊圻創作的一幅中國書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時山水冊
- 作者:樊圻
- 分類:中國書畫>繪畫
- 尺寸:本幅12.5×14.5cm×8;題跋17.5×22cm×2
作品簡介,作者簡介,
作品簡介
題 跋:
1. 光緒乙酉宰福安,得畫絹八幅,靜妙入神,無款志,謹有印章一署怡谷二字,前有乾隆時杏莊道人跋語,極賞其畫,而不能詳其人考。國朝畫徵錄國初時吳中黃玢字憲尹號怡谷者,敦學行工山水,著聲於吳,則此畫為黃君作無疑……古棠心燕氏跋。鈐印:心燕、徐承禧印 2.乾隆丙子秋客榕城,於古書肆中得山水畫。絹八方,絕倫未稔誰氏手筆杜少陵咫尺,應須論萬里,蘇長公點綴,毫末分清妍。遇過之,極裝成帙,以作臥遊。杏莊道人題於三山竹里館。鈐印:陳坊私印、開林筆札、常奉四香戒、尺璧齋、杏莊珍藏書畫
3.茲冊絹本山水八頁。無款。每頁皆鈐同一朱文小印。印文為㣛公。而非冊前心燕氏所云:怡谷也。㣛字會字異體。㣛公即會公,察其畫風儘是清初金陵寫實面貌。故必出會公手筆。會公姓樊名圻,會公其字也。金陵八家之一。王鐸曾題其小景云:洽公吾不知為誰?此幅全摹趙松雪、趙大年,穆然恬靜。若厚德醇儒敦龐湛凝無忒無兆燈下睇觀覺小雷大雷紫溪白岳一段忽移於尺幅間矣。小印模糊,王鐸誤視㣛公為洽公。圻後即以洽公行,感知者也。王鐸所見之小印或即此冊所鈐之印,㣛洽相似極易誤,而會洽則相距遠矣。斯冊幅小僅三寸,所繪四時山水,頗類金陵附近江河風物,細密精微咫尺千里,應是樊圻三十餘歲所作。質之方家以為然否?時庚子夏月於金陵愛蓮居,戈父蕭平識。鈐印:戈父、蕭平
簽 條:
鐘山樊圻四時山水圖冊。庚子梅熟時節,戈父蕭平署於金陵。鈐印:蕭、平
鈐 印:
㣛公(8次)
1.陳坊、徐承禧、蕭平題跋並題籤條。
2.蔣國榜舊藏。
陳坊(清),字開林,號杏莊,上杭人。景山官學教習,纂修福安縣誌。
徐承禧(清),字心燕,江蘇六合人。光緒二年權縣事。監生。光緒二年至七年為長樂知縣。任官五載,百廢俱興。凡籌款增吳航書院經費、修廟宇、備祭祀,無不悉心籌劃,民不受擾。士民感其德而建祠祭祀他。
蔣國榜(1893-1970),字蘇庵,江蘇南京人。工詩文、書師漢魏。喜好書畫、金石、碑帖等。民國三年與王一亭、哈少夫等合資修葺嘉興煙雨樓。平素樂助公益事業,晚年隨馬一浮游,常居杭州西湖。
作者簡介
樊圻(1616-1694後),字會公,更字洽公,江寧(今江蘇南京人)。與其兄樊沂均以畫出名。與龔賢、高岑、吳宏、葉欣、胡慥、謝蓀、鄒喆等人並稱為“金陵八家”。山水師趙令穰,劉松年、趙孟孚等而能自成風貌,王鐸嘗題其小景云:“洽公吾不知為誰,此幅全摹趙松雪、趙大年,穆然恬靜,若厚德醇儒,敦龐湛凝,無忒無(兆) 。燈下睇觀,覺小雷、大雷、紫溪、白岳一段,忽移於尺幅間矣。”按故宮博物院藏其《花蝶圖卷》,作於辛卯康熙五十年,樊圻應九十六歲尚在。傳世作品:《江浦風帆圖》卷,藏遼寧省博物館;《柳溪漁樂圖》卷,藏故宮博物院;《雪景山水圖》軸,藏上海博物館;《春山策杖圖》軸,藏南京博物院;《山徑騎驢圖》軸,藏中國美術館;《胡茄十八拍圖》冊,藏首都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