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八節

四時八節

四時八節,讀音sì shí bā jié ,漢語成語,泛指一年中的各個節氣。出自《周髀算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時八節
  • 讀音:sì shí bā jié 
  • 出自:《周髀算經》
  • 類型:成語
  • 釋義:泛指一年中的各個節氣。
解釋,出處,用法,

解釋

四時:、秋、。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中的各個節氣。

出處

《周髀算經》卷下:“凡為八節二十四氣。” 趙爽 註:“二至者,寒暑之極;二分者,陰陽之和;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是為八節。”
唐 寒山 《詩》之二七一:“四時周變易,八節急如流。”
《四遊記·華光來千田國顯靈》:“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春之景。”
唐·馬總《意林》卷一引《隋巢子》:“鬼神為四時八節以紀育人。”
唐·杜甫《短歌行贈四兄》詩:“四時八節還拘禮,女拜弟妻男拜弟。”
白居易 《策林·立制度》:“故作四時八節,所以時寒燠、節風雨,不使之過差為沴也。”

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季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