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式中型坦克

四式中型坦克

四式中型坦克(研製代號為“奇托”,日文假名:チト,又稱:四式中戰車)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研發的中型坦克(日文:中戰車),這是全新設計和以坦克大決戰為主的新式坦克。四式中戰車基本代表了日軍戰時中戰車的最高技術水平,日本戰後的61式戰車也是有濃厚的四式中戰車影子,不過四式中戰車與1式/3式中戰車都可視為97改中戰車的變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式中型坦克
  • 前型/級三式中型坦克
  • 研製時間:1942年9月 
  • 定型時間:1945年
  • 國家:日本
  • 別名:四式中戰車
  • 研究廠商三菱重工 
發展沿圖片革,技術特點,性能數據,總體評價,

發展沿圖片革

在二戰的初期和中期,日本軍隊的坦克以97式中型坦克為主,戰鬥全重僅15噸,車子輕,裝甲薄,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備同坦克作戰的能力。但是,由於日本在戰爭的初期和中期,主要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作戰,作戰對象基本上沒有坦克部隊或僅裝備少量坦克,反坦克火力也較弱,這使得日本的小坦克得以耀武揚威。但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日本坦克的發展。二戰的中後期,在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面對美軍強大的M3/M4中型坦克,日本的各型小坦克顯得不堪一擊,使日軍感到“切膚之痛”。痛定思痛的結果,是緊急研製能與對方坦克作戰的三式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於1943年開始研製,1944年研製成功,共生產了約150輛(一說60輛),成為日本的最後一張“王牌”。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可以說是三式中型坦克的繼續和發展。
從97式和97改坦克到三式/四式/五式坦克,可以說是二戰中日本軍方在坦克的研製思想上的重大轉變。前者是支援步兵用的小坦克,後者才是能與敵方坦克作戰的坦克。三式中型坦克的戰鬥全重只有18.8噸,而四式、五式Ⅱ型坦克的戰鬥全重卻達到了約30噸和約35噸。也就是說,只有四式和五式坦克才具有一定的同M4和T-34坦克相抗衡的能力。不過,到了1945年初,日本已是“秋後的螞蚱”,四式坦克僅造出幾輛,五式坦克僅造出樣車,還未來得及在戰場上“露臉”,日本就戰敗投降了。

技術特點

四式中型坦克的戰鬥全重為30.8噸,和日本的只有10多噸的“中型坦克”相比,有了質的飛躍。
四式坦克車全長6.343米,車全寬2.865米,車全高2.772米,比起三式坦克來要大一圈。乘員為5人:車長、炮長、駕駛員、裝填手、副駕駛員。其整車的內部布置如圖所示。車體前部為駕駛室和傳動裝置,中部為戰鬥室,後部為動力艙。發動機的動力通過一根很長的傳動軸傳到車體前部的變速箱,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這種總體布置方式,在二戰中的坦克上相當普遍。其主要優點是坦克的縱向布置較合理,縱向重心容易平衡,但最大的缺點是使整車的高度增加。
四式中型坦克上的主要武器為四式75毫米高射炮(新75高)。原來是準備用於五式中型坦克的,並準備採用自動裝彈機。由於研製時間緊急,被迫去掉了自動裝彈機裝到四式坦克上。但它至少說明,在二戰期間日本已經開始研製了用於坦克上的自動裝彈機。
採用的彈種有:一式穿甲彈和試製四式榴彈。發射一式穿甲彈時,在1 000米的射擊距離上,可擊穿75毫米厚的鋼裝甲。為提高穿甲威力,在強化彈體材料的同時,還在彈頭內加裝65克高猛炸藥。彈藥基數為77發。
輔助武器為2挺7.7毫米機槍,1挺為並列機槍,1挺為前機槍,彈藥基數5 400發。

性能數據

乘員與載員
5人
車長
5.73米
寬度
2.33米
高度
2.61米
戰鬥全重
30,000千克
最大速度
45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
250公里

總體評價

主要用途是戰車對戰,性能比美軍M4中型坦克優越的多,但發展的太晚,戰爭結束前只完工了6輛,另有2輛準備裝150毫米榴彈炮與150毫米加農炮的改型在產,沒有實戰記錄。
二戰剛剛結束時,美軍一個考察團的成員在第4研究所見到四式坦克時,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如果四式坦克能大量製造出來,太平洋戰場的歷史將要改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