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據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四平戲老藝人代代相傳的說法,閩東地區的四平戲系明末該村名叫陳清英(音)的農民從江西學來,後父傳子、子傳孫,傳媳婦不傳女兒,至1982年已傳16代,形成一套嚴格班規,並作為該村陳姓家族的傳統祖業,從老人到小孩都會演唱。
清中葉是四平戲最興盛時期,屏南縣龍潭村僅有100多戶人家,就有“老祥雲”、“新祥雲”、“賽祥雲”等戲班。“老祥雲”班成立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聲譽很高,常年出鄉演出,遠至江西、浙江等省。政和縣楊源村的四平戲班,這時期也走出本縣,到周寧、壽寧等縣演出。同時,在嘉慶初年,有一個四平木偶戲班從江西傳到政和縣的禾洋村,到光緒七年(1881年),該班四平戲由木偶戲發展為人戲四平班。從清道光到光緒年間(1821~1908年),政和的四平戲受到亂彈、皮黃聲腔的影響,增加了《擋馬》、《游龍戲鳳》、《大補缸》、《小補缸》等京劇劇目和“唱下江亂彈”、“唱皮黃倒板”等曲調。而屏南龍潭村的四平戲因受其它聲腔影響較小,故保留比較原始的面貌。
辛亥革命後,閩劇與京劇盛行,四平戲由衰落而瀕臨消亡,至80年代,僅存屏南縣龍潭村一個民間職業四平戲班,在鄰縣偏僻山村流動演出。據統計,1992年,全年演出約70場。
另一路流行於閩南漳州、平和、漳浦、詔安、雲霄、南靖等地的四平戲,據老藝人曾憲乙回憶,明末清初時,江西不少移民遷徙入閩,四平戲隨之傳入閩南,曾憲乙的祖先就是江西南豐縣移民到閩南平和縣的。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人蔡伯龍在《官音匯解釋義》卷上“戲耍音樂”條中記載:“做正音,(正)唱官腔;做白字,(正)唱泉腔;做大班,(正)唱崑腔;做九角,(正)唱四平;做潮調,(正)唱潮腔……”說明明末清初四平戲已在閩南流行,至乾隆年間(1736~1795年),角色已從“七子班”發展到“九角”,其音樂曲牌、傳統劇目、伴奏樂器等均與閩東、閩北的四平戲大體相同,並把《蔡伯喈不認前妻》、《蘇秦六國封相》、《劉文龍菱花鏡》、《呂蒙正衣錦還鄉》稱為“四大棚頭”戲。
清中葉後,閩南四平戲發展很快,行當角色從“九角”發展到“十二角”,同時,從崑山腔、皮黃等聲腔劇種吸收不少音樂唱腔與表演藝術,特別是後期唱南北路(二黃、西皮)的外江戲盛行,閩南四平戲受到很大影響,開始大量吸收皮黃曲調。從清末流傳下來的傳統劇本里發現,其唱腔絕大部分還在四平戲的曲牌名下標註為頭板、二板、倒板、疊板、快板、搖板和“唱西皮”等。傳統劇目除代表性的“四大棚頭”外,增加了“四大弓馬”(即《鐵弓緣》、《千里駒》、《馬陵道》、《忠義烈》)和“五大元記”(即《滿床笏》、《五桂記》、《月華園》、《樊梨花》、《羅帕記》)。
清末民初是閩南四平戲最繁盛的時期,漳屬每縣都有四平戲專業班社。在漳州、龍溪有“鳳儀班”、“萬盛班”、“玉鳳班”、“永春班”等;在南靖、平和有“永豐班”、“榮華班”、“新福班”、“彩霞班”、“金麟鳳班”、“麟鳳班”等;在雲霄、詔安有“萬利班”、“慶樂堂班”、“全發班”等,演出《狀元遊街》、《金花報捷》、《貴妃醉酒》、《五代榮封》、《五台山》等劇目。平和縣的風儀、萬利等班還到閩西龍巖演出。民國24年(1935年),南靖縣榮華班在龍巖演出後就地解散,藝人流落蘇溪、條圍、紅坊、龍門等地教戲,以業餘形式組班演出。
20世紀20年代,因薌劇崛起、潮劇盛行,閩南四平戲走向衰落。
20世紀80年代後,平和縣農村恢復“四平鑼鼓”活動,作為逢年過節、社火廟會、婚喪喜慶時的器樂演奏。
文化特徵
唱腔結構
四平戲的結構形式屬曲牌體,常用曲牌有【山坡羊】、【一江風】、【駐雲飛】、【泣顏回】、【鎖南枝】等數十支,根據劇情內容與人物角色聯綴演唱,其旋律高亢激越,簡樸流暢,間以滾唱、滾白、曲詞通俗,行腔自由,發聲以本嗓為主,真假嗓交替,一唱眾和,幫腔突出,尾聲多翻高八度。
屏南的四平戲音樂,保存較多的四平腔與青陽腔成份,而流行於閩南平和與閩北政和一帶的四平戲,在清末以後均受到亂彈聲腔的影響,唱腔加入皮黃曲調。
民歌小曲部分,抒情優美,朗朗上口,富有民間鄉土氣息,善於表達人物感情與歡樂場面,如《劉智遠白兔記》里的【撒帳歌】、《劉錫沉香破洞》里的【破洞歌】、《崔君瑞江天暮雪》里的【請神歌】等,為其它劇種所罕見。唱腔以五聲音階為主,調式有徵、角、商、羽四種,以商調式為主,板式以一眼板為主,穿插散板。
樂隊樂器
以鑼、鼓、吹為主。鼓有小堂鼓、清鼓、鼓板;鑼有大鑼、小鑼、小鈸;吹有大小嗩吶,不用管弦樂器,後台共5人,除伴奏外,兼為前台演員幫腔。
清末以後,因吸收崑劇與皮黃個別劇目,增加了笛子、二胡等樂器。
角色行當
從明末到清中葉,四平戲的行當角色,一直保持生、旦、淨、末、醜、貼、外7個。據老藝人說,清朝中葉後發展成9個,增加夫、禮二角;“夫”即老旦,“禮”即副生,這種班底體制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戲班人員最多時只有26個,除演員9個角色外,後台5人、挑箱6人。如果角色不夠,往往一人兼扮幾個角色,經常生旦下場後改扮龍套上場。
不同角色地位待遇也不同,正生、正旦、大花屬一等;小生、小旦、二花屬二等;老生、老旦、三花屬三等。
身段科介
四平戲的表演藝術既古樸粗獷,又優美自然,雅俗共賞,富有生活氣息與民間色彩。開頭,生出場必自報家門,舉止文雅端莊,旦角注重靜淑纖弱,淨角要求粗獷誇張,丑角則引逗滑稽。每個行當的表演都有一套嚴格的規範:小生“指如蛇爪,出手平胸,舉手到眉”;小旦“出手平乳,向下到肚臍”;大花“手似虎爪,出手平耳,以三步為一節,大步踩大鑼,上步踩小鑼。”;老生“手似龍爪,出手平肩,步大腳下輕”;老旦“手如環指,扣指如杯”;小丑“出手平乳,一伸即縮”等。尤其是淨與醜的科介與念白,隨劇情發展而插科打諢,甚至游離腳本台詞而臨場發揮,以增添滑稽與民俗色彩。
特色技藝
穿花對陣:屏南四平戲在《趕白兔》里,有一套十分完整而又與眾不同的表演。每當雙方兵馬對陣作戰時,雙方各有四個龍套從下門同時出場,一方持刀,一方持槍,作“雙蝴蝶”、“過黃門”、“火過弄”、“翻過門”等舞台調度,隨即雙方對向開始交鋒,刀槍相架,彼此相持,台上出現四對兵卒作蛇形曲線繞轉。然後一方中的兩人站立舞台正中,背靠背,一個臉朝外,一個臉朝內,另兩人分立兩側;另一方的四個龍套則從對方的右邊,繞對方左邊,形成“S”形,最後穿過中間的兩人。繞穿之後,另一方也以同樣的調度動作,作相對應的表演,呈現出舞台對稱平衡美。然後,雙方的四個龍套迅速分開兩邊,引出各自的將帥進行激烈的開打。這時,場上兵對卒,將對帥,刀槍交架,連成“一”字長陣穿花繞圈,層層包圍,又層層解脫,隨著緊鑼密鼓,雙方對陣速度加劇。最後,持搶的龍套直立不動,不停地向上抖動槍把,持刀的龍套也向上舉起刀把,不停跳躍,表示一場激烈的混戰,直至一方失敗退下場為止。
插科打諢:丑角和淨角不論念白還是動作,都通過大量的插科打諢來增加喜劇性。四平戲是用江西“藍青”土官話演唱的,但丑角與淨角都在念白中夾雜本地土話,甚至粗話,因而更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在《趕白兔》“打獵回獵”一場裡,兩醜扮小校跟隨劉承佑打獵、追趕白兔,來到李三娘屋旁時,小丑隨意互相插科打諢,一個說來東,一個道去西,互相扯皮,故意打岔,利用本地方言“諧音”進行逗趣。當李三娘向他們哭訴深受哥嫂虐待時,醜甲說:“你婦人家講了許多話,我無處藏,就藏在這帽子裡。”說罷便取頭上的帽子,左手托帽,右手作“抓話”表演,聽一句,抓一把,然後把李三娘的話,都裝進帽子裡。接著醜乙匆匆從右邊上場與醜甲相撞,把帽子碰落地上。醜乙問他:“剛才婦人家都說了哪些話?”醜甲說:“話都裝在帽子裡,結果被你碰落地上,全丟光了。”這種用“帽子裝話”來體現沒有文化的士卒的表演,為福建其它劇種所罕見。
逼寫休書:在《趕白兔》里有一場“逼寫休書”的表演。當李三娘的哥哥李洪信強迫妹夫劉智遠寫休書時,劉智遠迫於無奈只好如實寫下一紙:“劉智遠同鄉共里人,多蒙岳父岳母恩,念將女兒來結姻,三叔為媒說合親,無端大舅心狠毒,迫寫休書退還親。”醜扮的李洪信接讀休書,見其中不順眼的字句,如“無端大舅心狠毒”的“無端”與“毒”字,“迫寫休書退還親”里的“迫”字時,便對著台下觀眾兩手展開休書說:“這些字不好,我把它吃掉!”說罷便當場用嘴咬掉,然後把“休書”貼在臉上,讓眼睛、鼻子、嘴巴從被咬掉那三個字的紙洞裡露出來,並對觀眾說:“這些字我都吃進去了,現在有字讀字,沒字讀窟窿。”以上這種丑角的表演,明顯保留宋雜劇、南戲的詼諧與科諢。
撒帳:屏南四平戲保留不少古代的民間婚俗,並加以藝術處理,搬上舞台。在《趕白兔》“招親”這場戲裡,有一段十分典型精彩的結婚“撒帳”的表演。當劉智遠與李三娘成親拜堂時,李員外夫妻端坐堂上,新郎新娘披紅戴花,分坐左右,這時醜扮秋奴手拿一圓籮,內裝五穀、彩花,繞著新郎新娘,邊舞邊唱《撒帳歌》。這首民歌分東、西、南、北、中五段,唱一段繞一圈,最後秋奴解下身上紅綢帶,讓新郎新娘雙雙牽引進洞房。據老藝人說,這種表演直接來自民間婚禮習俗,當地人叫做“撒青”。
人當道具:在《沉香破洞》里的“題詩”這一場,生扮劉錫在聖母殿里見華岳三娘姿容秀麗,想在三娘神像的飄帶上題詩,表示自己的愛慕之情。正提筆欲題,發現沒有墨,只見殿上兩邊判官、一小鬼頭上戴有帽子,於是喜出望外,便用筆桿輕輕刮下判官烏紗帽上的烏煙,調水當墨。戲中的判官、小鬼均由演員扮演,一直不動,形同偶像。這種實虛結合的表演,達到以實應虛的形象效果。
真刀真槍:清朝中葉,屏南縣龍潭村四平戲戲班曾盛行真刀真槍武打表演。演員能從五張高疊的桌子上,手持短把,翻身而下。而台沿正當中,插著兩把刀,演員的頭部要正好翻落在兩把利刃之間。凡表演這種特技的藝人,班主都要跟他簽訂生死約書。如果成功,便另加賞銀;如果不慎喪命,便準備一口棺材。由於這種特技十分危險,曾造成傷亡事故,嗣後便失傳了。但凡表演兩軍對陣武打場面,則出現勾鐮槍、排刀、平頭刀、關刀、腰刀、月片刀、鋼劍以及三叉戟、三節棍等。至今,該戲班還保存有這些真刀真槍的道具。清末至民國期間,由於老藝人相繼逝去,傳統技藝逐漸失傳,這些真刀真槍道具平時便作為戲班翻山越嶺、走村闖寨演出時,途中對付土匪、強盜的武器。
打洞破門:在《沉香破洞》“救母”這一場戲裡,保存一個獨特的打洞破門表演。演出時,小沉香手持開天斧,口唱《破洞歌》,然後向右場門一角用布帳布置的山洞猛砍,這時,寫有“金”字代表洞門的布帳被掀開,表示第一道洞已被打破;一個小鬼牽著披枷戴銬的三娘作過場表演,然後迅速下場。接著,小沉香又唱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破洞歌》,以同樣表演形式,連破銀門、銅門、鐵門。而最後惟獨紙門無法打開,這時李鐵拐師父上場,教小沉香用葫蘆噴火,只見從邊幕里噴出一道煙火,火舌要正對兩根竹竿撐著的寫有“紙”字的大門,霎時“紙門”被燒毀,台上煙霧迷漫,台下觀眾有驚無險。這時,三娘出洞,母子相會。這種破五道門的表演,為其它劇種的同類劇目所沒有。
代表劇目
四平戲傳統劇目十分豐富,常演的有《趕白兔》、《劉錫》、《反五關》、《崔君瑞》、《中三元》、《白鸚哥》、《孟宗哭竹》、《虹橋渡》、《王十朋》、《李彥貴》、《施三德》、《劉沉香破洞》、《秦世美》、《琥珀嶺》、《紅娘請宴》、《鐵鏡記》、《南華山》、《烏鴉記》等80多本。
值得一提的是,四平戲完整地保留了《荊釵記》、《劉知遠》、《拜月記》、《殺狗記》及《琵琶記》等五大宋元南戲的代表劇目。
分布地區
四平戲流行於閩北政和、建甌,日東的蕉城、屏南、壽寧、福安、古田、福州,以乏閩南的漳浦、長泰等地區。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四平戲保存原始的弋陽高腔特色,古樸傳統的南戲表演風格,文本與表演的雅俗組合特徵以及與宗教民俗關係密切之等顯著特徵。以前中國戲劇界專家均認為四平腔已在中國絕種消失,並被寫入《中國戲曲曲藝辭典》。想不到在20世紀80年代初,卻意外在
屏南縣被發現,一時轟動全國戲劇界,被視為四平腔的活文物。尤其是至今仍保存大批宋代南戲與明清傳奇劇目的清代手抄古本。此外四平戲由於“錯用鄉語”以及隨意性、即興式“插科打諢”表演保存了大量傳統民間口頭文學與科諢動作以及研究古音韻發聲、古聲腔唱法以及武打套路等都是難得活資料。
傳承人物
陳秀雨,女,漢族,1945年生,福建省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人。2008年2月,陳秀雨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屏南縣申報。1958年,陳秀雨進入龍潭村四平戲班,成為四平戲的首批女藝人之一,正式向村裡有名的四平戲老藝人陳元雪、陳官瓦、陳官企等拜師學藝。
陳大並,男,漢族,1949年生,福建省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人。2008年2月,陳大併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屏南縣申報。陳大並是四平戲的後台演員,有著近40年的演藝生涯,精於四平戲後台幫腔、演奏和後台布景製作。
張孝友,男,漢族,1951年生,福建省政和縣楊源鄉楊源村人。2008年2月,張孝友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政和縣申報。
李式青,男,漢族,1949年6月生,福建省政和縣楊源鄉禾洋村人。2008年2月,李式青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政和縣申報。李式青12歲開始學習四平戲,師從禾洋村四平戲名生李典甘,工文武生。
保護措施
屏南縣人民政府非常重視四平戲的保護與發展,縣委宣傳部在2002年就成立了“屏南縣地方戲曲研究辦公室”,對四平戲等傳統戲曲進行保護與研究,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幾年來投入了大量資金,恢復了陳元雪家鄉的“龍潭四平戲劇團”,培養了一大批年輕演員。2006年5月20日屏南四平戲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同年10月16號,“中國四平腔學術研討會”在屏南召開,2007年6月5日,龍潭四平戲劇團晉京參加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戲劇匯報演出(福建專場)的演出。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6年3月,政和縣選送、楊源四平戲劇團獻演的四平戲《御賜縣名》,獲第六屆福建藝術節劇目三等獎、劇本三等獎,飾演縣令的演員張陳山獲得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