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腔

越劇唱腔

【四工腔】時期:民國12年,第一個女班在嵊縣誕生,翌年1月進入上海。第二年,為解決【正調腔】不適應女聲音區的矛盾,琴師王春榮和演員施銀花等借鑑京劇【西皮】,將定弦改為63,調高改1=F,並將【西皮】過門稍作改動,從而形成了適應女聲演唱的唱腔。由於63兩音在工尺譜中稱謂“四、工”,因此把這種唱腔稱之為【四工調】。

基本介紹

一些演員在演唱過程中形成不同行當的唱腔風格。如施銀花受當時男班著名演員琴素娥花腔唱法的影響,形成了宛轉圓潤,一波三折的旦角【四工調】唱法,人們稱之為“施腔”,奠定了旦角基本腔的基礎。又如屠杏花在唱腔中較多吸收了紹興大班、武林調(杭劇)高亢、爽朗的音調和輪廓鮮明的節奏,初步形成了較為硬朗的小生唱腔;老生演員沈興妹則吸收紹興大班激昂上揚的音調和堅實的咬字,豐富了老生唱腔。初期【四工腔】較為簡單,民國24年後,其唱腔結構及過門漸趨規範化,如唱腔節拍由2/4改為4/4拍,形成一板三眼的節奏形式,句幅增為3~4小節,唱腔中出現了宮、徽調式交替,增強了唱腔旋律的活力,並產生了與唱腔風格相適應的韻音式過渡,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四工調】唱腔特色。隨著【四工腔】的發展,演員們創造了各種落音的起腔、哭腔、落腔等附屬腔,還借鑑運用紹興大班的【流水】、【三五七】等板式豐富了【四工腔】。到40年代,【四工腔】已日臻成熟,出現了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等一批演員,她們的唱腔各有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