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縣四烈鄉盧氏紀念館

四川高縣四烈鄉盧氏紀念館

高縣四烈鄉(玉皇樓)盧氏祖籍,來源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明末清初(1644年前後),天鳳公弟兄四人,同入西南邊陲。長房樂業水過河(今宜賓縣橫江鎮),二房住宜賓市大南門,三房去雲南牛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高縣四烈鄉盧氏紀念館
  • 地點:四川高縣四烈鄉
  • 性質:盧氏紀念館
  • 歷史:祖天鳳、增榮父子二人
歷史,傳承,淵源,

歷史

祖天鳳、增榮父子二人,移居玉皇樓(今四川高縣四烈鄉)。從此繁衍生息,世代相傳,至今已有15代。
族人來川前之先輩,因無資料可循,年代久遠,無從考證。始祖入川,在明末清初。由於戰亂之故,四川遭受了一場大浩劫。在這個地域上,長期處於大規模的戰爭之中:1639年明末農民領袖張獻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後建立大西政權,次年十一月,張獻忠在西充陣亡。長期戰爭使川人累遭塗炭;1647至1650年,明軍內部爭權奪利,戰火又起;1650至1659年,張獻忠餘部孫可望劉文秀進入四川,在川北與清軍激戰;1660至1664年,清軍鎮壓義軍,大肆殺害無辜民眾。搜捕明軍殘餘分子。1673至1680年清軍平西王吳三桂叛亂,攻入四川,長期持續一百多年的戰亂,使四川人煙稀少,土地荒蕪,民不聊生。使四川歷史上歷經長達一百多年的大移民,史稱“湖廣填四川”。

傳承

吾祖隨“湖廣填四川”而來,遺忘或遺失族譜,亦理之常也,吾輩人又何怨於先人耶。往者已唉來者可追,所幸四烈鄉金星村馬家組小地名燒箕背八世祖嘉慶年間家譜手抄本流傳至今,並查考歷代先祖碑文與手抄本族譜相結合。故入川後本族源流脈絡可清,承先啟後尋宗追遠,是所寄望於後人也。
由是而知入蜀以來,歷代世祖的名諱和五言八句字輩排行詩:登廷文大正,仲應定國朝,孝德承宗澤,英明尚秉賢。渭河傳先緒,封齊乃啟原,相唐家聲遠,安幫永長綿。

淵源

我族人有志於蟬聯代系,查考淵流,序列長幼傳諸後世之舉久也。遂於公元1994年11月14日,在四烈鄉大地頭盧定宗家召開清譜籌備會議。與會長者及族中有聲望人士共20餘人,經充分討論形成共識。故立即組建清譜小組。並由盧明星(字朝仲)負責收集資料,查證整理,編排成冊,經清譜小組初審,於1995年清明掃墓(300餘人)通過定稿,印冊成譜,散發各系,以供流傳。由於人世滄桑,今觀是譜,仍感不全,而望後之者能縱橫考證以續之,使其繁衍有序也。
現在這裡建立“四川省高縣四烈鄉盧氏紀念館”,旨在讓盧氏後人永遠銘記我盧氏族人在歷史上的奮鬥歷績。一個人的生命是可寶貴的,但一代人的真理更是可寶貴的。我盧氏族人自歷史以來,代代相傳,永無止境,可謂一個偉大的姓氏。基於工作、生活等諸多因素,族人們在每逢佳節或清明時節都不可能次次趕到先祖墓地進行祭奠,因此,有了這個紀念館,可以進入“網墓、祭堂”對先祖祭奠,寄以抒發盧氏後人對先祖的追思與懷念。同時,大家可以在這裡輕鬆查到自己祖輩情況和親房分布。因此,希望大家在這裡互相交流,提出一些寶貴意見,使我盧氏歷史清清楚楚,以此激勵後人發揚光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