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隆昌石牌坊

石牌坊,是我國古代一種集石料建築與雕刻藝術為一體,具有歷史、數學、文學、力學、建築學、美學價值的紀念性建築物。在四川省隆昌縣境內,原有明清時期石牌坊共69座,歷經幾百年風雨滄桑、天災人禍,大多已被毀。現存的17座牌坊集中分布於縣城南的古驛道上,分別建造於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至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49年間,歷經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四個朝代。儘管歷史上的毀壞使牌坊數量下降但與其它省份的牌坊相比,無論是數量規模還是門類種類都堪稱一絕,其建造工藝精湛、造型端莊、雕刻精細、保存完好、寓意深遠,使得當地具有“中國石牌坊之鄉”的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隆昌石牌坊
  • 外文名:Sichuan etc.counties stone archawy
石牌坊介紹
據《隆昌縣誌》記載,古代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以來,隆昌縣因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一直是商賈雲集、文人輩出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當地頗有建樹的名流官宦,懷著或是千古流芳的嚮往或是揚善除惡的目的,紛紛立坊。一些商人名儒也極力效仿,於是一座座“節孝”、“貞節”、“德政”牌坊拔地而起,一時間立坊積德便成了社會之風。
隆昌的石牌坊主要分為節孝坊、貞節坊、功德坊、德政坊、百壽坊、警示坊、花牌坊等種類。均為四柱三門重檐建造,每座牌坊的正門上面分別刻有不同的碑文。上下、左右兩側也分別刻有善長芳名、立坊年代以及闡述牌坊的典故和傳說。
隆昌石牌坊多為朝廷頒旨建造
看牌坊,不僅能夠細細領略建造者的匠心獨具,更能夠回味那每一座牌坊後原汁原味的古老故事。
節孝坊:為夫盡孝朝廷贊
這是一座節孝牌坊,表彰的是一名郭氏婦女,她二十三歲喪夫,為了讓九泉之下的丈夫瞑目,她不畏艱辛,將兩個兒子哺養成人並雙雙中舉,在清朝道光十八年間(公元1838年),縣府將郭氏婦女為夫盡孝終身的事跡奏請朝廷,聖旨批准建造郭氏節孝坊。
德政坊:執政為民百姓頌
隆昌的一座座德政牌坊為民間集資修造,為的是表彰清朝鹹豐年間(公元1856年)時任隆昌知縣的肅慶,為官期間為民辦事且清政廉潔。當地百姓為了頌其功績,自願捐出銀錢,修造了德政坊。有趣的是,該牌坊的橫批“政在養民”與今天所倡導的執政為民、保持黨員先進性等思想可謂有同工之妙。
多人共坊:封建禮教下的一大特色
這座節孝總坊上列名近兩百名,這種多人共坊的形式也是罕見的。總坊南面左書“明景內映朗節外新”,右為“行高冰節操與霜整”。北面左雕“隆橋霜肅華碣雲高”,右刻“古井波恬瑤池冰潔”。牌坊上不僅有類似三從四德等節孝內容的石刻像,南北面的左右旁門上還分別刻有“梅蘭菊竹”等浮雕石刻。從這種節孝總坊,可見當年川南節孝風氣、封建禮教之盛行。這為研究此地彼時的社會、民俗提供了很好的依據。
此功德坊是為郭玉巒建造。據說他在清朝道光年間任忠義大夫時,購得千餘畝良田,其所收租金大多用於為百姓謀福利上,其救貧扶困之舉得到首肯,後為其建立功德牌坊以示表彰。郭氏家族的興盛,直接反映出隆昌明、清時的繁華。
無論是哪一種牌坊,在修造、雕刻、篆寫文筆等方面都極其講究。而立坊者更是注重牌坊修建時的“高”、“精”、“理”。所謂“高”,指牌坊要有氣勢,要有高大挺拔之感;“精”是指雕刻工藝精緻、用石獨特講究;“理”則是指牌坊上所刻文字、圖案頗具深刻的思想內涵、高深的文化和生活哲理。同時,每一座牌坊上面都雕刻著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鳥、動植物等圖案,深刻地反映了該坊所建時代的社會生活狀況。其雕刻物象之逼真、手法之獨特,令人叫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